itgle.com

某高层普通民用办公楼,拟建高度为37.8m,地下2层,地上10层,如题图所示。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Ⅳ类,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且框架柱数量各层保持不变,地下室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假定,集中在屋盖和楼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G10=15000kN,G2-9=16000kN,G1=18000kN。假定,该结构在规定水平力作用下的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M0=2.1×10`6kN·m,底层剪力墙所承受的地

题目
某高层普通民用办公楼,拟建高度为37.8m,地下2层,地上10层,如题图所示。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Ⅳ类,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且框架柱数量各层保持不变,地下室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假定,集中在屋盖和楼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G10=15000kN,G2-9=16000kN,G1=18000kN。



假定,该结构在规定水平力作用下的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M0=2.1×10`6kN·m,底层剪力墙所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Mw=8.5×10`5kN·m。试问,该结构地下一层主体结构构件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应为下列何项(  )

A. 框架一级,剪力墙一级
B. 框架一级,剪力墙二级
C. 框架二级,剪力墙二级
D. 框架二级,剪力墙一级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
解析:
该结构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为
Mc=M0-Mw=2.1×10`6-8.5×10`5=1.25×10`6 kN·m
Mc/M0=1.25/2.1=0.60=60%>50%,且<80%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8.1.3条第3款规定,当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但不大于80%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宜按框架结构采用。
根据第3.9.2条规定,当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和9度(0.40g)时各类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该建筑应按8度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根据表3.9.3,查表得:框架为一级,剪力墙为一级。
根据第3.9.5条规定,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时,地下一层相关范围的抗震等级应按上部结构采用,即框架为一级,剪力墙为一级。
更多“某高层普通民用办公楼,拟建高度为37.8m,地下2层,地上10层,如题图所示。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Ⅳ类,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且框架柱数量各层保持不变,地下室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假定,集中在屋盖和楼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G10=15000kN,G2-9=16000kN,G1=180”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地上16层、地下1层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办公楼,如图所示。房屋高度为64.2m,该建筑地下室至地上第3层的层高均为4.5m,其余各层层高均为3.9m,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Ⅲ类场地,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结构底层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10%但不大于50%,地下1层顶板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40





    4.地上第3层某L形剪力墙墙肢的截面如图所示,墙肢轴压比为0.24。试问,该剪力墙转角处边缘构件(图中阴影部分)的纵向钢筋面积



    最小取下列何项数值时才能满足规范、规程的最低构造要求?(  )
    提示:不考虑承载力计算要求。


    A. 2700
    B. 3300
    C. 3500
    D. 3800

    答案:B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3.9.2条规定,当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地区,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和9度时各类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故本题应按8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根据表3.9.3可知,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一级;
    根据第7.1.4条第2款规定,底部两层为剪力墙加强部位,第3层为相邻的上一层;
    根据第7.2.14条第1款规定,一级抗震设计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墙肢端部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根据第7.2.15条规定,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阴影部分的竖向钢筋的配筋率在一级时不应小于1.2%,故纵向钢筋截面面积最小为:



    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2题:

    某地上16层、地下1层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办公楼,如图所示。房屋高度为64.2m,该建筑地下室至地上第3层的层高均为4.5m,其余各层层高均为3.9m,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Ⅲ类场地,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结构底层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10%但不大于50%,地下1层顶板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40







    A. 1320、400
    B. 1400、400
    C. 1320、378
    D. 1680、432

    答案:A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3.9.2条规定,当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和9度时各类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故本题应按8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根据表3.9.3可知,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一级;
    根据第7.1.4条第2款规定,地上底部两层为该剪力墙结构的加强部位;
    根据第7.2.6条规定,8度一级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墙肢截面的剪力设计值,按V=ηvwVw计算。其中,ηvw为剪力增大系数,一级时取1.6。故V=1.6×250=400kN。弯矩可不调整,弯矩设计值M=1023kN·m。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3题:

    某地上16层、地下1层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办公楼,如图所示。房屋高度为64.2m,该建筑地下室至地上第3层的层高均为4.5m,其余各层层高均为3.9m,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Ⅲ类场地,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结构底层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10%但不大于50%,地下1层顶板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40





    A. 107
    B. 157
    C. 200
    D. 250

    答案:B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7.2.10条第2款规定,地震设计状况时,偏心受压剪力墙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满足:

  • 第4题:

    某高层普通民用办公楼,拟建高度为37.8m,地下2层,地上10层,如题图所示。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Ⅳ类,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且框架柱数量各层保持不变,地下室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假定,集中在屋盖和楼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G10=15000kN,G2-9=16000kN,G1=18000kN。



    假定,该结构进行了方案调整,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1.2s,采用底部剪力法估算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12600kN。试问,作用于该结构顶部的附加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ΔF10(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0
    B. 950
    C. 1300
    D. 2100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5.1.4条规定,特征周期应根据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按表5.1.4-2采用,题中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Ⅳ类,查表5.1.4-2,得:Tg=0.75s。
    根据第5.2.1条规定,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按下式计算
    ΔF10=δ10·FEK
    根据表5.2.1,Tg=0.75s,T1/Tg=1.2/0.75=1.6>1.4,查表可得顶部附加作用系数:δ10=0.08T1-0.02=0.08×1.2-0.02=0.076
    代入数据计算,得:ΔF10=12600×0.076=957.6kN。故B项最为接近。

  • 第5题:

    某高层普通民用办公楼,拟建高度为37.8m,地下2层,地上10层,如题图所示。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Ⅳ类,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且框架柱数量各层保持不变,地下室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假定,集中在屋盖和楼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G10=15000kN,G2-9=16000kN,G1=18000kN。



    假定,该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四层以下柱截面尺寸均为0.7m×0.7m(轴线中分),其中框架梁CD在重力荷载和地震作用组合下,梁的左、右端同时针方向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分别为Mbl=120kN·m、Mbr=350kN·m,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按简支梁分析的梁端截面剪力设计值VGb=150kN。试问,该框架梁端部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220
    B. 230
    C. 240
    D. 250

    答案:C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6.2.5条规定,抗震设计时,除了一级框架结构及9度时的框架外,其余情况的框架梁端部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应按下式确定
    V=ηvb(Mbl+Mbr)/ln+VGb
    式中,ln=7-2×0.35=6.3m,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时,取ηvb=1.2。
    代入数据,计算得

  • 第6题:

    某高层普通民用办公楼,拟建高度为37.8m,地下2层,地上10层,如题图所示。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Ⅳ类,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且框架柱数量各层保持不变,地下室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假定,集中在屋盖和楼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G10=15000kN,G2-9=16000kN,G1=18000kN。



    假定,该结构按侧向刚度分配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如下:结构基底总剪力标准值V0=15000kN(满足最小地震剪力系数要求),各层框架承担的地震剪力标准值最大值Vf,max=1900kN。首层框架承担的地震剪力标准值Vf=1620kN,柱EF的柱底弯矩标准值M=480kN·m,剪力标准值V=150kN。试问,该柱调整后的内力标准值M(kN·m)、V(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480、150
    B. 850、260
    C. 890、280
    D. 1000、310

    答案:B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8.1.4条规定,满足式(8.1.4)要求的楼层,其框架总剪力不必调整;不满足式(8.1.4)要求的楼层,其框架总剪力应按0.2V0和1.5Vf.max二者的较小值采用。
    由于Vf=1620kN<0.2V0=0.2×15000=3000kN,则该柱内力需要调整。
    1.5Vf,max=1.5×1900=2850kN<0.2V0
    故取较小值V=2850kN作为框架部分承担的总剪力,则该层框架内力调整系数为
    2850/1620=1.76
    该层EF柱底弯矩M=1.76×480=845kN·m.,剪力V=1.76×150=264kN。

  • 第7题:

    某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普通办公楼,见图5-16所示,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房屋高度为40m;设一层地下室,采用箱形基础。该工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Ⅲ类建筑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按刚性地基假定确定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为0.8s。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40(fe=19.1N/mm2,fi=1.71N/mm2)。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相同,皆为6840kN;柱E承担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占全部重力荷载代表值的1/20。

    在重力荷载代表值、水平地震作用及风荷载作用下,首层中柱E的柱底截面产生的轴压力标准值依次为2800kN、500kN和60kN。试问,在计算首层框架柱E柱底截面轴压比时,采用的轴压力设计值(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3360 (B)4010 (C)4410 (D)4494


    答案:C
    解析:

  • 第8题:

    某40层高层办公楼,建筑物总高度152m,采用型锅棍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楼面梁采用钢梁,核心筒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经计算地下室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该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首层某型钢混凝土柱的剪跨比不大于2,其截面为1100mmx1100mm,按规范配置普通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为,柱内十字形钢骨面积为51875mm2如图下所示。试问,该柱所能承受的考虑地震组合满足轴压比限值的轴力最大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34900 (B)34780 (C)32300 (D)29800


    答案:D
    解析:
    根据《高规》11.1.4 条表11.1.4,该柱抗震等级为一级。根据《高规》11.4.4 条表11.4.4,该柱的轴压比限值为0.7;根据附注2: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其轴压比减少0.05;根据附注3: 当采用C60以上混凝土时,其轴压比减少0.05。所以,该柱的轴压比限值为:0.7-0.05-0.05=0.6
    (D)最为接近。

  • 第9题:

    某钢框架房屋为6层,如图所示,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Ⅲ类,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T1=1.2s,结构阻尼比ζ=0.035,集中在屋盖和楼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G6=4750kN,G2-5=6050kN,G1=7000kN,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则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kN)与(  )最为接近。

    A. 2413
    B. 2720
    C. 2839
    D. 3140

    答案:B
    解析:

  • 第10题:

    某40层高层办公楼,建筑物总高度152m,采用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楼面梁采用钢梁,核心筒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经计算地下室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该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A.600;160
    B.670;180
    C.1010;265
    D.1100;270

    答案:C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11.1.6条及第9.1.11条规定,当框架部分分配的地震剪力标准值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标准值的20%,但其最大值不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标准值的10%时,应按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标准值的20%和框架部分楼层地震剪力标准值中最大值的1.5倍二者的较小值进行调整;
    由0.1V0=29000×0.1=2900kN<Vf=3400kN<0.2V0=29000×0.2=5800kN,该层柱内力需要调整,1.5=1.5×3828=5742kN<0.2V0,取较小值V=5742kN作为框架部分承担的总剪力;
    根据第9.1.11条第3款规定,该层框架内力调整系数=5742/3400=1.69,则该层柱底弯矩M=596×1.69=1007.24kN·m,剪力V=156×1.69=263.64kN。

  • 第11题:

    某11层办公室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竖向刚度比较均匀,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丙类建筑,Ⅰ类场地。试问,确定该结构需采取何种抗震构造措施所用的抗震措施,应为下列何项?()

    • A、一级
    • B、二级
    • C、三级
    • D、四级

    正确答案:B

  • 第12题:

    单选题
    某6层框架结构,如下图所示,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9,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Ⅲ类,集中在屋盖和楼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G 6=4750kN,G 2-5=6050kN,G 1=7000kN。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提示:使用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假定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T 1=0.65s,结构阻尼比ζ=0.05。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 Ek最接近于()kN。
    A

    2492

    B

    3271

    C

    4217

    D

    4555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6层框架结构,如图所示,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9,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Ⅲ类,集中在屋盖和楼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G6=4750kN,G2-5=6050kN,G1=7000kN。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
    提示:使用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4.若该框架为钢结构,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T1=1.2s,结构阻尼比ζ=0.035,其他数据不变,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最接近于(  )kN。

    A. 2413
    B. 2628
    C. 2839
    D. 3140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1.5条式(5.1.5-1)计算,



    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14题:

    某1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其平立面示意如题27~30图所示,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对风荷载不敏感,房屋高度58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建筑,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假定,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该结构底层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为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60%,设计计算分析时框架的抗震等级及抗震构造措施等级应为下列何项(  )

    A. 二级,一级
    B. 二级,二级
    C. 三级,二级
    D. 三级,三级

    答案:B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8.1.3-3条,当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但不大于80%时,按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设计,其最大适用高度可比框架结构适当增加,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和轴压比限值宜按框架结构的规定采用。
      根据《高规》第3.9.3条表3.9.3,可知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
      答案选B项。
      【考点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框架的抗震等级及抗震构造措施等级。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分析步骤如下:
      ①认真审题,找出题干中的关键字;
      ②根据《高规》第8.1.3-3条和表3.9.3,确定框架的等级为二级。

  • 第15题:

    某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所示,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比较均匀,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类别Ⅱ类。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27-32题:
    假定,房屋集中在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首层G1=12000kN,G2-9=11200kN,G10=9250kN,结构考虑填充墙影响的基本自振周期T1=1.24s,结构阻尼比ξ=0.05。试问,采用底部剪力法估算时,该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2410
    B.2720
    C.3620
    D.4080

    答案:A
    解析:

  • 第16题:

    某高层普通民用办公楼,拟建高度为37.8m,地下2层,地上10层,如题图所示。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Ⅳ类,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且框架柱数量各层保持不变,地下室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假定,集中在屋盖和楼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G10=15000kN,G2-9=16000kN,G1=18000kN。



    试问,该结构采取的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应为下列何项(  )

    A. 剪力墙一级,框架一级
    B. 剪力墙一级,框架二级
    C. 剪力墙二级,框架三级
    D. 剪力墙二级,框架一级

    答案:B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3.9.2条规定,当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和9度(0.40g)时各类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本题建筑7度(0.15g)设防,场地类别为Ⅳ类,宜按设防烈度8度(0.20g)确定抗震构造措施。
    根据第3.9.3条表3.9.3,建筑高度37.8m<60m,8度设防烈度,查表3.9.3得:该结构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为剪力墙一级,框架二级。

  • 第17题:

    某高层普通民用办公楼,拟建高度为37.8m,地下2层,地上10层,如题图所示。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Ⅳ类,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且框架柱数量各层保持不变,地下室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假定,集中在屋盖和楼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G10=15000kN,G2-9=16000kN,G1=18000kN。



    假定,该结构首层框架柱EF的纵向钢筋配置如题图所示,每侧纵筋计算面积As=1480mm2,实配618,满足构造要求。现将其延伸至地下一层,截面尺寸不变,每侧纵筋的计算面积为地上一层柱每侧纵筋计算面积的0.90倍。试问,该柱延伸至地下一层后,满足计算和规范最小构造要求的全部纵向钢筋的数量,与下列何项配置最为接近(  )


    A. 20Φ 18
    B. 24Φ 18
    C. 20Φ 20
    D. 20Φ 22

    答案:B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12.2.1条规定,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柱截面每侧的纵向钢筋面积除应符合计算要求外,不应少于地上一层对应柱每侧纵向钢筋而积的1.1倍。
    A项,上部钢筋全部延伸至地下一层,虽然满足计算要求,但不满足每侧纵向钢筋1.1倍要求。CD两项均满足计算和构造要求,但在地下一层顶板上下柱钢筋全部变截面,钢筋连接不符合钢筋连接构造要求。B项符合计算和构造要求。

  • 第18题:

    某高层普通民用办公楼,拟建高度为37.8m,地下2层,地上10层,如题图所示。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Ⅳ类,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且框架柱数量各层保持不变,地下室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假定,集中在屋盖和楼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G10=15000kN,G2-9=16000kN,G1=18000kN。



    假定,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工程所在地地震动参数有所调整,基本地震峰值加速度由0.15g提高到0.20g,其余参数均保持不变。试问,若仅考虑第一振型的地震作用下,该结构在新、旧地震动参数下反应谱分析得到的水平地震作用(多遇地震)增大的比例,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13%
    B. 23%
    C. 33%
    D. 36%

    答案:C
    解析:
    仅考虑第一振型地震作用,可依据底部剪力法,新、旧参数下地震作用的差异在于地震影响系数的不同。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5.1.4规定,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应根据烈度、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和结构自振周期以及阻尼比确定。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按表5.1.4-1采用。
    查表3.2.2知设防烈度从7度(0.15g)增加到8度(0.20g),查表5.1.4-1知7度设防(0.15g)时,αmax=0.12;8度设防(0.20g)时,α′max=0.16。
    则水平地震作用增加了(α′max-αmax)/αmax=(0.16-0.12)/0.12=0.33=33%。

  • 第19题:

    某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普通办公楼,见图5-16所示,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房屋高度为40m;设一层地下室,采用箱形基础。该工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Ⅲ类建筑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按刚性地基假定确定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为0.8s。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40(fe=19.1N/mm2,fi=1.71N/mm2)。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相同,皆为6840kN;柱E承担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占全部重力荷载代表值的1/20。

    某榀框架第4层框架梁AB,如图5-17所示。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梁端弯矩设计值(顺时针方向起控制作用)为MA=250kN*m,MB=650kN*m;同一组合的重力荷载代表


    答案:D
    解析:

  • 第20题:

    某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普通办公楼,见图5-16所示,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房屋高度为40m;设一层地下室,采用箱形基础。该工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Ⅲ类建筑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按刚性地基假定确定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为0.8s。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40(fe=19.1N/mm2,fi=1.71N/mm2)。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相同,皆为6840kN;柱E承担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占全部重力荷载代表值的1/20。



    答案:D
    解析:
    (D)

  • 第21题:

    题1~4:某四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各层结构计算高度均为6m,平面布置如图3-1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

    假定,多遇地震作用下按底部剪力法确定的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3600kN,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0.118。试问,当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均相同时,多遇地震下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标准值M(kN * 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64000 (B)67000 (C)75000 (D)85000


    答案:B
    解析:

  • 第22题:

    某40层高层办公楼,建筑物总高度152m,采用型锅棍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楼面梁采用钢梁,核心筒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经计算地下室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该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该结构中框架柱数量各层保持不变,按侧向刚度分配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如下:结构基底总剪力标准值,各层框架承担的地震剪力标准值最大值。某楼层框架承担的地震剪力标准值,该楼层某柱的柱底弯矩标准值M=596kN*m,剪力标准值V=156kN。试问,该柱进行抗震设计时,相应于水平地震作用的内力标准值M(kN* m)、W(kN)最小取下列何项数值时,才能满足规范、规程对框架部分多道防线概念设计的最低要求?
    (A) 600、160(B)670、180 (C)1010、265(D)1100、270


    答案:C
    解析:
    根据《高规》11.1.6条及9.1.11条

    该层柱内力需要调整 取较小值V=5742kN作为框架部分承担的总剪力根据《高规》9.1.11条第三款,该层框架内力调整系数=5742÷3400=1.69

  • 第23题:

    单选题
    某6层框架结构,如下图所示,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9,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Ⅲ类,集中在屋盖和楼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G 6=4750kN,G 2-5=6050kN,G 1=7000kN。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提示:使用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若该框架为钢结构,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T 1=1.2s,结构阻尼比ζ=0.035,其他数据不变,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 Ek最接近于()kN。
    A

    2413

    B

    2628

    C

    2839

    D

    3140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