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数据对象
B.控制类
C.实体类
D.边界类
第1题:
(30)
A.表示目标软件系统中具有持久意义的信息项及其操作
B.协调、控制其他类完成用例规定的功能或行为
C.实现目标软件系统与外部系统或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互操作
D.分解任务并把子任务分派给适当的辅助类
第2题:
第3题:
下列关于用例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第4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5题:
如果用例B是用例A的某项子功能,并且建模者确切地知道在A所对应的动作序列中何时将调用B,则称()
第6题:
标准建模语言UML的重要内容可以由下面5类图来定义,包括()
第7题:
()用来描述用例图中每个case,用文本文档来完成。
第8题:
使用基于用例的方法进行需求分析时不需要执行的步骤是()。
第9题:
在需求分析中,边界类()。
第10题:
数据对象
控制类
实体类
边界类
第11题:
参与者是用例图中的元素,类是类图中的元素,二者没有关系
用例图中用例应全部识别为类图中的同名类
用例图中参与者应全部识别为类图中的同名类
用例图中参与者有可能识别为类图中的主动类
第12题:
活动描述
状态描述
类描述
用例描述
第13题:
用例集合描述了整个系统所存在的全部使用途径。下列哪些是确定用例的原则?
Ⅰ.从每个执行者寻找用例很直接,而且每个执行者可能执行多个用例
Ⅱ.也可用状态转换图来寻找或描述用例,不同的状态转换图代表了不同用例
Ⅲ.用例由一系列的事务构成,不同用例可以有相同的子事务序列,因此任何一个用例只有当它的全部事务序列都执行完成时才能确定
Ⅳ.有的功能很难确定是否放在单独的用例中,这需要与客户商讨研究一定的策略
Ⅴ.在确定好用例后,要对每个用例详细地描述其完成的功能及所对应的执行者
A.Ⅰ,Ⅱ,Ⅲ和Ⅳ
B.Ⅱ,Ⅲ,Ⅳ和Ⅴ
C.Ⅰ,Ⅱ,Ⅲ和Ⅴ
D.全部
第14题:
第15题:
在需求分析中,控制类()。
第16题:
()作为完成用例任务的责任承担者,协调、控制其他类共同完成用例规定的功能或行为
第17题:
有关用例的描述错误的是()。
第18题:
关于用例的概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19题:
载关于用例图与类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第20题:
一般而言,一个用例通常对应一个()。如果不同用例的任务有较多类似之处,也可以考虑在多个用例的实现方案中加以共享。
第21题:
如果用例A与用例B相似,但A的功能较B多,A的动作序列是通过在B的动作序列中的某些执行点上插入附加的动作序列而构成的,则称()
第22题:
用例A扩展用例B
用例A继承用例B
用例A包括用例B
用例A实现用例B
第23题:
用例将系统的功能范围分解成许多小的系统功能。
一个用例代表一个子系统的单个目标。
用例是一个行为上相关的步骤序列。
用例描述了系统与用户的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