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gle.com

甲、乙为好友,甲得病急需用钱,乙便送去3000元,并对甲说:“你先用着,以后再说。”甲接收,并表示谢意。3年后二人因口角闹翻,乙要求甲返还3000元。以下说法错误的有( )。 A.甲表示拒绝,说已经超过了诉讼时效期间 B.甲认为,此时超过诉讼时效,自己没有了偿还义务 C.乙认为,此时还没有超过诉讼时效期间 D.乙认为,应当从3年后甲拒绝还自己钱时开始计算诉讼时效

题目
甲、乙为好友,甲得病急需用钱,乙便送去3000元,并对甲说:“你先用着,以后再说。”甲接收,并表示谢意。3年后二人因口角闹翻,乙要求甲返还3000元。以下说法错误的有( )。

A.甲表示拒绝,说已经超过了诉讼时效期间
B.甲认为,此时超过诉讼时效,自己没有了偿还义务
C.乙认为,此时还没有超过诉讼时效期间
D.乙认为,应当从3年后甲拒绝还自己钱时开始计算诉讼时效

相似考题
更多“甲、乙为好友,甲得病急需用钱,乙便送去3000元,并对甲说:“你先用着,以后再说。”甲接收,并表示谢意。3年后二人因口角闹翻,乙要求甲返还3000元。以下说法错误的有( )。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乙毗邻而居,乙得病需钱治疗,甲便给乙送去3000元,并对乙说:“你先用着,以后再说。”乙接受,并表示谢意。3年以后,甲、乙因口角闹翻,甲要求乙返还3000元,乙拒绝。双方为此发生纠纷。现问,下列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

    A.甲与乙之间构成不当得利关系

    B.甲与乙之间构成赠与关系

    C.甲与乙之间构成借贷关系

    D.甲与乙之间构成借贷关系,但甲因时效而丧失请求法院强制乙返还借款的权利


    正确答案:ABD
    本题涉及对民事法律关系的理解问题。不当得利,是指无法律上的根据使他人受损而取得的利益。因不当得利而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为不当得利关系。赠与关系是因赠与合同而形成的赠与人和受赠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因赠与属无偿行为,故要求赠与人有明确的意思表示,否则不能视为赠与。借贷关系是出借人和借款人之间因借款合同而形成的法律关系。本题中的核心问题是甲给乙送去3000元,并对乙说:“你先用着,以后再说”,应如何解释的问题。对此,存在两种解释:一种是赠与;另一种是借贷。因甲未明确表明该款是赠送给乙的,因此,不能推定甲与乙之间形成赠与关系。既然甲与乙之间不存在赠与关系,根据中国人的语言具有含蓄性的特点,则可认定甲与乙之间形成借贷关系。甲与乙之间的借贷关系是否因过3年丧失胜诉权,因甲与乙未约定还款期限,该时效期间只要不超过20年即未丧失胜诉权,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BD。

  • 第2题:

    根据法律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丙要求乙返还5只羊

    B.丙要求甲返还卖羊款1200元,并拒绝支付甲所支出的饲养费用

    C.丙要求乙返还5只羊并要求甲返还1200元

    D.丙要求乙返还5只羊并愿意支付甲饲养费用


    正确答案:ABCD
    丙作为羊的所有权人,乙作为善意第三人,在乙善意的合法取得羊的所有权后,丙无权要求乙返还羊,丙只能要求不当得利者甲返还卖羊款,并应当支付给甲因无因管理而支出的必要费用。故选ABCD。

  • 第3题:

    甲、乙毗邻而居,乙得病需钱治疗,甲便给乙送去3000元,并对乙说:“你先用着,以后再说。”乙接收,并表示谢意。3年以后,甲、乙因口角闹翻。甲要求乙返还3000元,乙拒绝。双方为此发生纠纷。现问,下列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A:甲与乙之间构成不当得利关系
    B:甲与乙之间构成赠与关系
    C:甲与乙之间构成借贷关系
    D:甲与乙之间构成借贷关系,但甲因时效而丧失请求法院强制乙返还借款的权利

    答案:A,B,D
    解析: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上的根据使他人受损而取得的利益。因不当得利而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为不当得利关系。赠与关系是因赠与合同而形成的赠与人和受赠人之间的法律关系。赠与因属无偿行为,所以要求赠与人有明确的意思表示,否则不能视为赠与。借贷关系是出借人和借款人之间因借款合同而形成的法律关系。本题中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释甲给乙送去3000元,并对乙说:“你先用着,以后再说”。对此,存在两种解释:一种是赠与,另一种是借贷。因甲未明确表明该款是赠送给乙的,因此,不能推定甲与乙之间形成赠与关系。既然甲与乙之间不存在赠与关系,则可认定甲与乙之间形成借贷关系。甲与乙之间构成借贷关系是否因过3年而因时效丧失胜诉权,因甲与乙未约定还款期限,根据《合同法》第62条第1款第(4)项的规定,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该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因而甲乙间的借贷关系的诉讼时效应自纠纷发生之日起算。所以诉讼时效期间是刚开始而非结束,所以本题正确选项为A、B、D。

  • 第4题:

    甲因外出将一幅古画委托乙保管,乙因急需用钱,遂以甲的名义将该画以市价卖与不知情的丙,并交画付款完毕。甲得知后,找到丙,要求返还古画,遭拒绝。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乙的行为构成表见代理
    B.乙的行为构成滥用代理权的行为
    C.丙应将古画返还给甲
    D.乙的行为构成狭义上的无权代理

    答案:A
    解析:
    表见代理,是指行为人没有代理权,但使相对人有理由相信其有代理权,法律规定被代理人应负授权责任的无权代理。表见代理发生和有权代理相同的法律后果。本题中丙属于善意第三人,不可能知道乙属于无权代理人,属于表见代理,丙无需向甲返还古画。

  • 第5题:

    甲把房屋承租给乙,后甲因急事用钱,要将房屋出卖。甲的作法正确的是()

    • A、甲在没有告诉乙的情况下,把房屋买给了丁。
    • B、甲告诉乙要出卖房屋,乙表示不买,房屋出卖后,租期尚未期满,甲强令乙退租。
    • C、甲先告诉了乙,乙在同等条件下要求购买,甲把房屋卖给了乙。

    正确答案:C

  • 第6题:

    甲被宣告死亡后,继承人乙继承了一幅字画,为报答好友的友情,便将该画赠给了好友。后甲出现并撤销了死亡宣告。对于该字画,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甲可以请求丙返还
    • B、甲可以请求乙返还
    • C、甲可请求乙按该画的市价赔偿
    • D、甲可以请求乙适当补偿

    正确答案:D

  • 第7题:

    甲向乙借款10万元,借款期为1年。半年后,乙出国深造,3年后回来,向甲要求还款。甲还了款。后甲听朋友说,该借款已经过了诉讼时效期间,遂要求乙返还。乙不返还,甲诉至法院,对甲的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应()。

    • A、不予支持
    • B、予以支持
    • C、不予受理
    • D、支持一半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单选题
    甲把房屋承租给乙,后甲因急事用钱,要将房屋出卖。甲的作法正确的是()
    A

    甲在没有告诉乙的情况下,把房屋买给了丁。

    B

    甲告诉乙要出卖房屋,乙表示不买,房屋出卖后,租期尚未期满,甲强令乙退租。

    C

    甲先告诉了乙,乙在同等条件下要求购买,甲把房屋卖给了乙。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一日清晨,甲发现一头牛趴在自家门前,便将其拴在自家院内,打探失主未果。时值春耕,甲用该牛耕种自家田地。期间该牛因劳累过度得病,甲花费300元将其治好。两年后,牛的主人乙寻牛来到甲处,要求甲返还,甲拒绝返还。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2009年真题]
    A

    甲应返还牛,但有权要求乙支付300元

    B

    甲应返还牛,但无权要求乙支付300元

    C

    甲不应返还牛,但乙有权要求甲赔偿损失

    D

    甲不应返还牛,无权要求乙支付300元


    正确答案: D
    解析:
    AB两项,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或服务的法律事实。甲照顾牛的行为成立无因管理。《民法总则》第121条规定,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的人,有权请求受益人偿还由此支出的必要费用。即管理人在管理中所支出的费用,只有为管理所必要者,管理人才有权要求偿还。甲用牛为其耕种导致牛劳累过度治病的300元花费并非管理之必要支出,无权要求乙支付。
    CD两项,《物权法》第34条规定,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第109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本题中,甲应将其拾得的牛返还给失主乙。

  • 第10题:

    单选题
    因长期出差,甲把自己的汽车交给乙代为保管,被丙偷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丙从乙那里偷走汽车后,甲无权向丙要求返还汽车

    B

    1年后,乙仍可以基于占有请求丙返还汽车

    C

    甲可以基于对汽车的所有权请求丙返还汽车

    D

    1年后,甲无权请求丙返还汽车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核占有的效力。甲是汽车所有人,有权排除任何对其所有权的妨害,并且这种权利没有时间限制。所以选项 A.D 错误,选项 C 正确。占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被侵占的,占有人有权请求返还原物;对妨害占有的行为,占有人有权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因侵占或者妨害造成损害的,占有人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占有人返还原物的请求权,自侵占发生之日起 1 年内未行使的,该请求权消灭。所以选项 B 错误。 【该题针对“占有的效力”知识点进行考核】

  • 第11题:

    单选题
    一日清晨,甲发现一头牛趴在自家门前,便将其拴在自家院内,打探失主未果。时值春耕,甲用该牛耕种自家田地,其间该牛因劳累过度得病,甲花费了300元将其治好。两年后,牛的主人乙寻牛来到此处,要求甲返还,但甲拒绝返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应返还牛,但有权要求乙支付300元

    B

    甲应返还牛,但无权要求乙支付300元

    C

    甲不应返还牛,但乙有权要求甲赔偿损失

    D

    甲不应返还牛,无权要求乙支付300元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甲、乙为好友,甲得病急需用钱,乙便送去3000元,并对甲说:“你先用着,以后再说。”甲接收,并表示谢意。3年后二人因口角闹翻,乙要求甲返还3000元。以下说法错误的有( )。
    A

    甲表示拒绝,说已经超过了诉讼时效期间

    B

    甲认为,此时超过诉讼时效,自己没有了偿还义务

    C

    乙认为,此时还没有超过诉讼时效期间

    D

    乙认为,应当从3年后甲拒绝还自己钱时开始计算诉讼时效


    正确答案: D,B
    解析:

  • 第13题:

    甲被宣告死亡后,继承人乙继承了一幅字画,为报答好友的友情,便将该画赠给了好友。后甲出现,并撤销了死亡宣告。对于该字画,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

    A.甲可以请求丙返还

    B.甲可以请求乙返还

    C.甲可请求乙按该画的市价赔偿

    D.甲可以请求乙适当补偿


    正确答案:D
    本题涉及撤销宣告死亡的法律效力问题。依照《民通意见》第40条之规定,被撤销死亡宣告的人请求返还财产,其原物已被第三人合法取得的,第三人可不予返还,但其继承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本案中,甲被宣告死亡后,乙作为继承人继承了甲的字画并赠送给了好友,其好友取得该字画属于合法取得,不存在返还问题,即撤销宣告死亡不发生对第三人的效力,但继承人乙应给予甲适当补偿,而非赔偿。本题选项为D。

  • 第14题:

    甲因农业生产而急需用钱,但又求借无门.某乙趁机表示愿借给甲3000元,但半年后须加倍偿还,否则以甲的两头耕牛代偿.甲表示同意.甲乙之间的行为【】

    A.因乙欺诈而可撤销

    B.因乙欺诈而无效

    C.因乙可先向丙要求返还电视机,后可向乙追偿

    D.乙可向丙要求返还电视机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甲、乙均为自然人,甲曾向乙借钱1000元, 后在一次吃饭时,乙当众向甲表示该钱不用偿还,甲当 场表示一定要还,后甲乙因矛盾闹翻,乙要求甲还款 1000元,遭到甲拒绝,为此引起纠纷。下列表述铕误 的是:( )

    A.甲、乙之间的债务因乙的免除行为而消灭
    B.甲与乙之间未形成赠与合同关系,甲仍应还该 1000 元
    C乙对甲的债权自乙要求甲还款时起算诉讼时效
    D.乙对甲的债权自甲拒绝还款之日起计算利息

    答案:A,C
    解析:
    。甲、乙之间存在借款合同关系,该借款为 自然人借款,未约定利息的为无息借款,但自然人借款 自债务人拒绝还款之日起计算利息,故D选项正确。 对于未约定履行期限的借款,诉讼时效自债权人要求 债务人还款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故C选项错 误。对于债权人乙的行为,表面上为债的免除,但该行 为当场遭到债务人的拒绝,应视为当事人间未形成赠 与合同,因为赠与合同以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为 要件,故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本题应选AC。

  • 第16题:

    一日清晨,甲发现一只名贵牧羊犬趴在自家门前,左右观瞧后未发现其主人,甲便将其领回屋里,甲多天打探失主未果。不久,名犬因水土不服得病,甲花费3000元将其治好。两年后,该名犬的主人乙寻狗来到甲处,要求甲返还,关于该情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应返还名犬,但有权要求乙支付3000元
    B. 甲应返还名犬,但无权要求乙支付3000元
    C. 甲不应返还名犬,但乙有权要求甲赔偿损失
    D. 甲不应返还名犬,无权要求乙支付3000元

    答案:A
    解析:
    根据规定,对于拾得物,拾得人应当返还,但有权主张必要费用。

  • 第17题:

    一日清晨,甲发现一头驴趴在自家门前,便将其拴在自家院内,打探失主未果后便视为自己所有,用该驴运货。期间该驴因劳累过度得病,甲花费300元将其治好。两年后,驴的主人乙寻到甲处,要求甲返还,甲拒绝返还。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甲应返还驴,但有权要求乙支付300元
    • B、甲应返还驴,且无权要求乙支付300元
    • C、甲不应返还,但乙有权要求甲赔偿损失
    • D、甲不应返还,无权要求乙支付300元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甲委托其在外地的好友乙代购药材,并汇去2万元钱。因一时无货,乙便以甲的名义将钱暂存银行。乙的好友丙因生产经营急需用钱,去找乙,乙便拿出甲的存折给丙,由丙的好友丁担保。乙未将上述情况告知甲。后丙因生产经营不善无力还款而引起纠纷,甲诉至法院。本案中哪些法律关系有效?()

    • A、甲与乙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 B、甲与银行之间的储蓄法律关系
    • C、乙与丙之间的借款法律关系
    • D、丁与乙、丙之间的担保法律关系

    正确答案:A,B,C,D

  • 第19题:

    甲父去世时留有一套商品房,甲为唯一继承人。甲父去世不久,甲因急需用钱,遂将该房屋出卖给好友乙,并答应待将房屋过户给自己后再办理过户手续。合同签订后,乙交付了房款,甲将房屋交给乙,但未办理过户登记。后甲因做生意亏损,又将该房屋出卖给丙,谎称房屋仅出租给乙,并将房屋过户给了丙。丙去找乙要求交房时与乙发生纠纷。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该房屋所有权属于乙
    • B、该房屋所有权属于丙
    • C、甲与丙所签订合同为效力未定合同
    • D、甲与乙所签订合同为有效合同

    正确答案:B,D

  • 第20题:

    单选题
    一日清晨,甲发现一头驴趴在自家门前,便将其拴在自家院内,打探失主未果后便视为自己所有,用该驴运货。期间该驴因劳累过度得病,甲花费300元将其治好。两年后,驴的主人乙寻到甲处,要求甲返还,甲拒绝返还。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

    甲应返还驴,但有权要求乙支付300元

    B

    甲应返还驴,且无权要求乙支付300元

    C

    甲不应返还,但乙有权要求甲赔偿损失

    D

    甲不应返还,无权要求乙支付300元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甲被宣告死亡后,继承人乙继承了一幅字画,为报答好友的友情,便将该画赠给了好友。后甲出现并撤销了死亡宣告。对于该字画,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

    甲可以请求丙返还

    B

    甲可以请求乙返还

    C

    甲可请求乙按该画的市价赔偿

    D

    甲可以请求乙适当补偿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涉及撤销宣告死亡的法律效力问题。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民通意见》)第40条之规定,被撤销宣告死亡的人请求返还财产,其原物已被第三人合法取得的,第三人可不予返还,但其继承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本案中,甲被宣告死亡后,乙作为继承人继承了甲的字画并赠送给了好友,其好友取得该字画属于合法取得,不存在返还问题,即撤销宣告死亡不发生对第三人的效力,但继承人乙应给予甲适当补偿,而非赔偿。本题正确选项为D。

  • 第22题:

    多选题
    甲委托其在外地的好友乙代购药材,并汇去2万元钱。因一时无货,乙便以甲的名义将钱暂存银行。乙的好友丙因生产经营急需用钱,去找乙,乙便拿出甲的存折给丙,由丙的好友丁担保。乙未将上述情况告知甲。后丙因生产经营不善无力还款而引起纠纷,甲诉至法院。本案中哪些法律关系有效?()
    A

    甲与乙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B

    甲与银行之间的储蓄法律关系

    C

    乙与丙之间的借款法律关系

    D

    丁与乙、丙之间的担保法律关系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本题涉及对法律关系的理解问题。甲委托其在外地的好友乙代购药材,其与乙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明显成立。乙以甲的名义将甲的钱存入银行,银行与存钱人之间的合同形式为存折,存折上的名义为甲,故甲为合同当事人,甲与银行之间的储蓄法律关系成立。乙将钱借给丙,该行为属于无权处分行为,但银行是认存折不认人,谁拥有存折并知其密码,银行就将存折上的钱交付给谁。丙从乙手中取得存折,其完全有理由认为乙对该存折享有处分权,故乙与丙之间的借款关系应为有效。因乙与丙之间的借款合同有效,丁为其进行担保,故该担保合同有效。本题正确选项为ABCD。

  • 第23题:

    单选题
    甲因农业生产而急需用钱,但又求借无门。某乙趁机表示愿借给甲3000元,但半年后须加倍偿还,否则以甲的两头耕牛代偿。甲表示同意。甲乙之间的行为(  )。
    A

    因乙欺诈而可撤销

    B

    因乙欺诈而无效

    C

    因乙乘人之危而无效

    D

    因乙乘人之危而可撤销


    正确答案: C
    解析:
    因处于危难境地引起的意思表示不真实。即因危难处境被他人不当利用,不得已做出的严重不利于自己的意思表示。利用他人危难以达到自己目的、牟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被称为乘人之危。《合同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