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gle.com
更多“1894年,()北上京津上书李鸿章 ”相关问题
  • 第1题:

    孙中山由改良转向革命的转折点是

    A.1894年上书李鸿章失败

    B.1894年创立兴中会

    C.1895年创立同盟会

    D.1913年开展“二次革命”


    正确答案:A

  • 第2题:

    孙中山于()上书李鸿章。

    • A、1892年
    • B、1893年
    • C、1894年
    • D、1895年

    正确答案:C

  • 第3题:

    上书李鸿章


    正确答案: 《上李鸿章书》的四点宗旨,都是希望中国学习西方,保护和发展本国农工商业的大计,可以说这是孙中山最初提出的一个发展中国民族资本的经济纲领。其中,以"农政之兴尤为今日之急务"的主张,体现了孙中山重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以农业近代化为首选的经济思想。值得注意的是,洋洋万言的上书中没有一句涉及改革现行政治制度的话,也没有任何介绍西方政体的内容。上书李鸿章一事反映了孙中山企图一展其经世抱负,知遇于当道以实现其民富国强的夙愿。

  • 第4题:

    1894年,孙中山向()上书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主张。

    • A、左宗棠
    • B、张之洞
    • C、李鸿章
    • D、曾国藩

    正确答案:C

  • 第5题:

    孙中山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朝封建专制制度,才能拯救中国”,是在()。

    • A、成立兴中会以后
    • B、广州起义失败后
    • C、成立同盟会以后
    • D、上书李鸿章遭到拒绝以后

    正确答案:D

  • 第6题:

    汉刑制改革的具体原因,源于()。

    • A、淳于公上书
    • B、缇萦上书
    • C、萧何上书
    • D、张汤上书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单选题
    孙中山在()中,把“人能尽其才”称为“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的“四事”之一。
    A

    《致郑藻如书》

    B

    《上书李鸿章》

    C

    《孙文学说》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曾七次上书清光绪帝主张变法维新。
    A

    梁启超

    B

    曾国藩

    C

    李鸿章

    D

    康有为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判断题
    1894年6月,上书李鸿章失败,促使孙中山坚定地走上了反抗清王朝的革命道路。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孙中山于()上书李鸿章。
    A

    1892年

    B

    1893年

    C

    1894年

    D

    1895年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孙中山在()中,把“人能尽其才”称为“富国之大经,治国之大本”的“国事“之一。
    A

    《兴中会章程》

    B

    《上书李鸿章》

    C

    《孙文学说》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什么是上书?试述上书的渊源及上书改为奏。

    正确答案: 上书是由先秦“书”文种的上行用途演化为分支文种,再作为“奏”前身的残留状态在封建社会长期沿用的非正规上奏文种。
    上书源于书,是我国最古老的文种之一,书没有固定的行移方向。战国时期,上于君主这一特定用途的书,逐渐成为分支文种,称为上书。
    秦始皇26年实施文种规范化,改上书为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什么是上书?试述上书的渊源及上书改为奏。
    上书是由先秦“书”文种的上行用途演化为分支文种,再作为“奏”前身的残留状态在封建社会长期沿用的非正规上奏文种。
    上书源于书,是我国最古老的文种之一,书没有固定的行移方向。战国时期,上于君主这一特定用途的书,逐渐成为分支文种,称为上书。
    秦始皇26年实施文种规范化,改上书为奏。

  • 第14题:

    1894年,孙中山和()抵达天津,上书李鸿章。


    正确答案:陆皓东

  • 第15题:

    ()曾七次上书清光绪帝主张变法维新。

    • A、梁启超
    • B、曾国藩
    • C、李鸿章
    • D、康有为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1898年,张謇鼓动()上书,反对废黜光绪帝。

    • A、康有为
    • B、刘坤一
    • C、李鸿章
    • D、袁世凯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孙中山在()中,把“人能尽其才”称为“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的“四事”之一。

    • A、《致郑藻如书》
    • B、《上书李鸿章》
    • C、《孙文学说》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年内在()、()区域开展试点,受托开展充换电设施定期巡视、设备消缺、现场服务、充电卡销售等,省公司要及时总结试点经验。

    • A、珠三角
    • B、京津冀鲁
    • C、北上广深
    • D、长三角

    正确答案:B,D

  • 第19题:

    名词解释题
    上书李鸿章

    正确答案: 《上李鸿章书》的四点宗旨,都是希望中国学习西方,保护和发展本国农工商业的大计,可以说这是孙中山最初提出的一个发展中国民族资本的经济纲领。其中,以"农政之兴尤为今日之急务"的主张,体现了孙中山重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以农业近代化为首选的经济思想。值得注意的是,洋洋万言的上书中没有一句涉及改革现行政治制度的话,也没有任何介绍西方政体的内容。上书李鸿章一事反映了孙中山企图一展其经世抱负,知遇于当道以实现其民富国强的夙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填空题
    1894年,孙中山和()抵达天津,上书李鸿章。

    正确答案: 陆皓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判断题
    上书李鸿章是孙中山第一次施展其经世报国的抱负,承载富民强国美好愿望的救国行动。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孙中山早期的改良救国经济思想比较集中的表现在三篇文章中()。
    A

    《致郑藻如书》

    B

    《上书李鸿章》

    C

    《孙文学说》

    D

    《农功》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教育协同发展“十三五”专项工作计划2月17日发布。根据计划,()三地将推进组建()高校联盟,促进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学科共建和师生交流。
    A

    沪宁杭

    B

    北上广

    C

    京津冀

    D

    粤港澳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