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gle.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

①斗拱的结构机能大大减弱,成为纯装饰构件
②斗拱的比例大大缩小,补间铺作的数量增加
③柱的比例细长了(唐宋1:8-1:9,清1:10)
④屋面举折加大,坡度变陡,出檐深度减小
⑤柱的升起、侧脚、卷杀不再采用,屋顶柔和的线条轮廓消失了


更多“结合北京故宫太和殿谈清代木构架建筑的造型特点。 ”相关问题
  • 第1题:

    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构建筑群是()

    • A、沈阳故宫
    • B、北京故宫
    • C、北京颐和园
    • D、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正确答案:B

  • 第2题:

    北京故宫中的太和殿建筑开间数是最高等级九开间。


    正确答案:错误

  • 第3题:

    重演庑殿顶为我国古代最高等级的屋顶,以下建筑采用此种形制的有()。

    • A、南京故宫奉天殿
    • B、北京故宫太和殿
    • C、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
    • D、北京故宫保和殿
    • E、南京朝天宫崇圣殿

    正确答案:A,B

  • 第4题:

    中国古代三大宫殿建筑天祝殿、大成殿、太和殿分别位于()。

    • A、泰山岱庙、曲阜孔庙、北京故宫
    • B、承德避暑山庄、泰山岱庙、北京故宫
    • C、曲阜孔庙、承德避暑山庄、北京故宫
    • D、曲阜孔庙、北京故宫、泰山岱庙

    正确答案:A

  • 第5题:

    木构架建筑特点


    正确答案: 1.).木构架是梁架框架体系,不同于承重墙体系.因此具有广泛性,即"墙倒屋不塌".①可以适用不同类型的建筑功能.②可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③可以搭配使用各种地方材料.④可以适应不同的造型可轻巧也可雄厚.
    2).构架系统有严格的模数制.①有斗拱的以材分制(宋),斗口制(清)为模数.②没有斗拱的建筑用檐柱的柱径作为模数单位.柱径d=6寸,面阔s=16.6d=一丈,③柱高h=12.5d.优点:易设计,易备料雇工,水平有保证,易建造,易普及.缺点:卡得太死,由程式化走向僵化,不利于创新,中国建筑发展迟缓.
    3).达到了高度成熟水平(体系的衰老症).优点:体现了功能,技术,造型(审美)的三结合的理性精神,二者高度统一.缺点:当发展成熟的时候,没有跳到另一个体系里去.木构建筑中的好多构件都失去了原来的结构意义(如斗拱,雀替).由成熟期继续发展到烂熟期,其间除了延续建筑文脉以外,已没有结构意义了――当从结构意义转化为文脉语义时,中国建筑开始走向衰落.
    4).费工费料.如铺作中的转角斗拱构件有170多个.
    5).木构架的技术局限.没有形成三角杆件体系,梁架之间和榀与榀之间缺乏联系,梁架和基础结合的不密切,梁的断面后期不合理.
    6).耐久性差.怕火,怕水.

  • 第6题:

    试论唐代到清代木构建筑单体造型的演变


    正确答案: 唐:柱础形制简洁,多用覆盆或莲瓣,形体较平矮。柱高等于明间面阔,明间通常5米,柱比例粗矮。斗拱用材雄大,屋面坡度平缓且出檐深远。立面多采用直棂窗,鸱吻造型简洁秀拔。整体风格简洁雄浑。
    宋:房屋面阔一般从明间向左右两侧逐渐减小,形成主次分明的外观。柱身比例增高,开间成为长方形,斗拱相对减小,补间铺作加多。门窗的样式逐步丰富,柱础的形式与雕刻也趋于多样化。屋顶坡度随建筑规模越大坡度越陡。彩画和装饰都给人以柔和灿烂的印象。整体风格呈现柔和绚丽的倾向。辽代建筑基本继承了唐代的简朴、浑厚,金则揉合了宋辽建筑的特点。
    明清:斗拱结构机能退化,比例大大缩小,补间铺作数量增加;出檐深度减小,柱的比例细长,升起、侧角和卷杀不再使用,屋顶柔和的曲线消失,屋顶举折加大,整体风格沉重、拘禁但稳重、严谨。

  • 第7题:

    “墙倒屋不倒”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 A、以木构架为主
    • B、布局合理
    • C、造型优美
    • D、装饰丰富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单选题
    ()是北京故宫里重要的建筑,也是中国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群。
    A

    太和殿

    B

    天坛

    C

    交泰殿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故宫三最是指(  )。
    A

    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构建筑群

    B

    太和殿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规模最大的木结构殿宇

    C

    故宫文渊阁是清代最大的藏书楼

    D

    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

    E

    故宫御花园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皇家园林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共有殿宇9000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构建筑群;故宫太和殿面阔11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高26.92米,连同台基通高35.05米,是中国现存古建筑中规模最大的木结构殿宇;故宫馆藏文物总数达到1807558件,其中珍贵文物1684490件、一般文物115491件、标本7577件,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

  • 第10题:

    问答题
    结合北京故宫太和殿谈清代木构架建筑的造型特点。

    正确答案: ①斗拱的结构机能大大减弱,成为纯装饰构件
    ②斗拱的比例大大缩小,补间铺作的数量增加
    ③柱的比例细长了(唐宋1:8-1:9,清1:10)
    ④屋面举折加大,坡度变陡,出檐深度减小
    ⑤柱的升起、侧脚、卷杀不再采用,屋顶柔和的线条轮廓消失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论唐代到清代木构建筑单体造型的演变。

    正确答案: 唐:柱础形制简洁,多用覆盆或莲瓣,形体较平矮。柱高等于明间面阔,明间通常5米,柱比例粗矮。斗拱用材雄大,屋面坡度平缓且出檐深远。立面多采用直棂窗,鸱吻造型简洁秀拔。整体风格简洁雄浑。
    宋:房屋面阔一般从明间向左右两侧逐渐减小,形成主次分明的外观。柱身比例增高,开间成为长方形,斗拱相对减小,补间铺作加多。门窗的样式逐步丰富,柱础的形式与雕刻也趋于多样化。屋顶坡度随建筑规模越大坡度越陡。彩画和装饰都给人以柔和灿烂的印象。整体风格呈现柔和绚丽的倾向。辽代建筑基本继承了唐代的简朴、浑厚,金则揉合了宋辽建筑的特点。明清:斗拱结构机能退化,比例大大缩小,补间铺作数量增加;出檐深度减小,柱的比例细长,升起、侧角和卷杀不再使用,屋顶柔和的曲线消失,屋顶举折加大,整体风格沉重、拘禁但稳重、严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请比较明代建筑木构架与唐宋木构架的风格特点。

    正确答案: 唐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用材制度的出现,反映了施工管理水平进步,艺术加工真实成熟。斗栱宏大,出檐深远,宏大豪放,屋顶舒展,斗栱受力性质直接表现为建筑美。
    宋代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营造法式》成书。明代斗栱的结构作用减少,梁柱构架的整体性加强,构件卷杀简化。唐代多采用板行与直椂窗,宋代则采用格子门,格子窗,明代基本沿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分析北京故宫太和殿的特点。


    正确答案: 俗称“金銮殿”,位于中国北京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自建成后屡遭焚毁,又多次重建,今天所见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太和殿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
    太和殿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建筑面积2377.00m2,高26.92m,连同台基通高35.05m,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大的殿宇。其上为重檐庑殿顶,屋脊两端安有高3.40m、重约4300kɡ的大吻。檐角安放10个走兽,数量之多为现存古建筑中所仅见。太和殿共有七十二根大柱支撑其全部重量,其中顶梁大柱最粗最高,直径为一米零六,高为十二米七零。明代用的是楠木,采自川、广、云、贵等地;清代重建后,用的是松木,采自东北三省的深山之中。

  • 第14题:

    北京故宫建筑空间艺术处理上的三个“高潮”是()

    • A、天安门、太和殿、景山
    • B、前门、天安门、太和殿
    • C、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 D、天安门、午门、太和殿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是北京故宫里重要的建筑,也是中国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群。

    • A、太和殿
    • B、天坛
    • C、交泰殿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结合佛光寺大殿谈唐代木构架建筑的造型特点。


    正确答案: 佛光寺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唐代木构架建筑,建于晚唐时期,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的成熟期。大殿平面形式为金箱斗底槽,面阔七开间,进深八架椽(四间),七铺作双抄双下昂,单檐四阿殿,屋面坡度较平缓。正脊和檐口都有升起曲线,有侧脚,采用了叉手和托脚,柱高与开间的比例略呈方形,斗拱高度约为柱高的1/2。粗壮的柱身,肥硕的斗拱,再加上深远的出檐,都给人以雄健有力的感觉。佛光寺大殿(平,立面)晚唐建筑,公元857年,山西五台山,为殿堂型构架.是两个唐代木构架建筑之一,是中国木构架体系进入成熟期后保留下来的代表作,是唐代建筑风貌的典型实例.立面特点:
    ①角柱升起,八根柱子越到边上越高,每个高起2寸.②正脊--典型的凹曲线(明清为直线).垂脊平直,平缓有力,不象太和殿那么陡.③五个开间相等趋于正方形,尽间减小.④没有仙人走兽.⑤屋顶较扁,檐口微翘.单檐四阿顶.(明清称庑殿顶)⑥升起(生起),有侧脚,外槽向内倾斜89.5度.(侧脚:指外槽柱子向内倾斜,角柱从两个方向向内倾斜,而外槽柱子从心间向角柱逐渐升高)(生起:逐渐增加某一类构件高度的做法,称为生起.如外槽柱子自心间向角柱逐渐加高.)⑦斗拱肥硕.⑧出檐深远.内部空间处理:①空间层次丰富,从室内看,明栿在下,平暗在上,衬托着明栿层次多,丰富.②尺度把握较好,平暗的格子很小,对比之下感觉室内空间的尺度很大.③空间比例严谨,内槽柱子与平暗围合成了一个趋近于正方形的空间.④斗拱制作灵活,柱头铺作,补间铺作有下昂(双杪双下昂),内转改为偷心造(不设横拱)即插拱内槽柱子内侧为七铺作偷心造,由于佛像的圆光罩很占地方,设横拱则放不下,故全部采用偷心造,很灵活.

  • 第17题:

    结合佛光寺大殿谈唐代木构建筑的造型特点


    正确答案: 唐代建筑总体风格:规模宏大、气魄雄浑
    ①柱础矮平
    ②柱高约等于明间面阔,柱身较矮
    ③斗栱尺度大,补间铺作数量少
    ④屋面坡度平缓,出檐深远
    ⑤建筑装饰简洁有力

  • 第18题:

    结合北京故宫太和殿谈清代木构架建筑的造型特点


    正确答案: ①斗拱的结构机能大大减弱,成为纯装饰构件。
    ②斗拱的比例大大缩小,补间铺作的数量增加
    ③柱的比例细长了(唐宋1:8-1:9,清1:10)
    ④屋面举折加大,坡度变陡,出檐深度减小
    ⑤柱的升起、侧脚、卷杀不再采用,屋顶柔和的线条轮廓消失了

  • 第19题:

    北京故宫建筑布局的特点有()。

    • A、采用严格的中轴线排列和对称布局
    • B、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群中等级最高的建筑
    • C、依“左祖右社”布局
    • D、宫殿左前方设社稷坛,祭祀土地神和谷神
    • E、建筑分外朝、内廷两区

    正确答案:A,B,C,E

  • 第20题:

    单选题
    中国古代三大宫殿建筑天祝殿、大成殿、太和殿分别位于()。
    A

    泰山岱庙、曲阜孔庙、北京故宫

    B

    承德避暑山庄、泰山岱庙、北京故宫

    C

    曲阜孔庙、承德避暑山庄、北京故宫

    D

    曲阜孔庙、北京故宫、泰山岱庙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结合佛光寺大殿谈唐代木构建筑的造型特点。

    正确答案: 佛光寺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唐代木构架建筑,建于晚唐时期,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的成熟期。大殿平面形式为金箱斗底槽,面阔七开间,进深八架椽(四间),七铺作双抄双下昂,单檐四阿殿,屋面坡度较平缓。正脊和檐口都有升起曲线,有侧脚,采用了叉手和托脚,柱高与开间的比例略呈方形,斗拱高度约为柱高的1/2。粗壮的柱身,肥硕的斗拱,再加上深远的出檐,都给人以雄健有力的感觉。
    唐代建筑总体风格:规模宏大、气魄雄浑:
    ①柱础矮平;
    ②柱高约等于明间面阔,柱身较矮;
    ③斗栱尺度大,补间铺作数量少;
    ④屋面坡度平缓,出檐深远;
    ⑤建筑装饰简洁有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分析北京故宫太和殿的特点。

    正确答案: 俗称“金銮殿”,位于中国北京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自建成后屡遭焚毁,又多次重建,今天所见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太和殿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
    太和殿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建筑面积2377.00m2,高26.92m,连同台基通高35.05m,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大的殿宇。其上为重檐庑殿顶,屋脊两端安有高3.40m、重约4300kɡ的大吻。檐角安放10个走兽,数量之多为现存古建筑中所仅见。太和殿共有七十二根大柱支撑其全部重量,其中顶梁大柱最粗最高,直径为一米零六,高为十二米七零。明代用的是楠木,采自川、广、云、贵等地;清代重建后,用的是松木,采自东北三省的深山之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结合佛光寺大殿谈唐代木构架建筑的造型特点。

    正确答案: 佛光寺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唐代木构架建筑,建于晚唐时期,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的成熟期。大殿平面形式为金箱斗底槽,面阔七开间,进深八架椽(四间),七铺作双抄双下昂,单檐四阿殿,屋面坡度较平缓。正脊和檐口都有升起曲线,有侧脚,采用了叉手和托脚,柱高与开间的比例略呈方形,斗拱高度约为柱高的1/2。粗壮的柱身,肥硕的斗拱,再加上深远的出檐,都给人以雄健有力的感觉。佛光寺大殿(平,立面)晚唐建筑,公元857年,山西五台山,为殿堂型构架.是两个唐代木构架建筑之一,是中国木构架体系进入成熟期后保留下来的代表作,是唐代建筑风貌的典型实例.立面特点:
    ①角柱升起,八根柱子越到边上越高,每个高起2寸.②正脊--典型的凹曲线(明清为直线).垂脊平直,平缓有力,不象太和殿那么陡.③五个开间相等趋于正方形,尽间减小.④没有仙人走兽.⑤屋顶较扁,檐口微翘.单檐四阿顶.(明清称庑殿顶)⑥升起(生起),有侧脚,外槽向内倾斜89.5度.(侧脚:指外槽柱子向内倾斜,角柱从两个方向向内倾斜,而外槽柱子从心间向角柱逐渐升高)(生起:逐渐增加某一类构件高度的做法,称为生起.如外槽柱子自心间向角柱逐渐加高.)⑦斗拱肥硕.⑧出檐深远.内部空间处理:①空间层次丰富,从室内看,明栿在下,平暗在上,衬托着明栿层次多,丰富.②尺度把握较好,平暗的格子很小,对比之下感觉室内空间的尺度很大.③空间比例严谨,内槽柱子与平暗围合成了一个趋近于正方形的空间.④斗拱制作灵活,柱头铺作,补间铺作有下昂(双杪双下昂),内转改为偷心造(不设横拱)即插拱内槽柱子内侧为七铺作偷心造,由于佛像的圆光罩很占地方,设横拱则放不下,故全部采用偷心造,很灵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判断题
    北京故宫中的太和殿建筑开间数是最高等级九开间。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