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凡人之性成于习”,“无教则不能成”观点的是()。
A.王廷相
B.王守仁
C.陆九渊
D.王夫之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下列语句出自《习性诸论》的有()
第4题:
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
第5题:
“神道设教”是()提出的观点。
第6题:
谁最早提出了基督教“道成肉身”的观点()。
第7题:
《孟子》提出“凡人之患,蔽于一曲”。
第8题:
习成而性与成也
学非有碍于思
行可兼知
善教者必有善学者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直接的教、间接的教、直接的教
直接的教、直接的教、间接的教
间接的教、直接的教、间教的教
间接的教、间接的教、直接的教
第11题:
第12题:
柏拉图
赫拉克利特
斐洛
泰勒斯
第13题:
第14题:
从教学论的意义来看,知识往往通过()习得,技能往往通过()习得,态度往往通过()习得。()
A直接的教、间接的教、直接的教
B直接的教、直接的教、间接的教
C间接的教、直接的教、间教的教
D间接的教、间接的教、直接的教
第15题:
翻译:兵非贵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卒未亲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故合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第16题:
文艺复兴之前,基督教持有的是动态存在之链的观点。
第17题:
“有志者,事竟成”说明凡人皆应立志,方能成就事业,出自于()。
第18题:
我国古代思想家董仲舒提出了“性三品”说,他把人性由高到低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三等。其中,“圣人”是先知先觉者,无需教育;而“斗筲”之性不可移,教也无用。这种观点属于()
第19题:
提出“凡人之性成于习”,“无教则不能成”观点的是()。
第20题:
王廷相
王守仁
陆九渊
王夫之
第21题: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第22题:
河内凶,则移其粟于河内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