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私学远不如官学那样有制度保障,办学具有随机性,缺乏恒学性,但同时又有灵活性。从地域分布上看,具有散在性和流动性,以不可确计的数量取胜。从教学内容看,具有丰富多样性和知识程度的多重性。这些特点使隋唐私学成为官学的广泛基础和重要补充,成为隋唐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第1题:
简述墨家提出的独到的教育管理思想和墨家私学组织管理的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与儒家并称“显学”的墨家提出的独到的教育管理思想主要表现在:
(1)文教政策思想。墨家认为,通过教育可以培养“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兼士”或“贤士”,从而实现“兼相爱”、“交相利”,国泰民安、国富民强的理想社会。
(2)关于教育内容。墨家不仅重视“知义”、“为正”的道德教育,以培养以“兼爱”为核心的道德品质,而且重视生产劳动知识与技能和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使门徒具有履行墨家道义的实际才能和本领。
在私学实践中,墨家对其私学的组织管理有其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
(1)培养目标。墨家私学以培养“兼士”为目标。
(2)教育对象与招生原则。墨家认为教育要深入到社会下层之人,以“农与工肆之人”为主要对象。弟子入学要先服苦役,能经受住考验,坚守墨家“道义”,才能成为正式弟子,沿用的仍是手工业技师收徒方法。
(3)教学管理。墨家私学重视教以劳动技能和自然科学知识,并且主要是生产劳动中进行。
(4)组织管理制度。墨家有严密的组织管理制度,纪律十分严明,类似一个信仰坚定、组织严密的宗教集团,其门徒要绝对服从私学领袖。
第2题: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产生的历史原因及历史意义是什么?
一、私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经济上:由于铁制工具和牛耕犁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经济形势的变化打破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孕育成熟。
政治上:新兴地主阶级为保护自己的利益,积极要求参与社会政治生活,进行政治改革。
这种经济下移和政治下移是私学产生与发展的先决条件。
文化上: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4年)是社会急剧动荡时代,官学衰废,奴隶主贵族子弟享有世袭特权,不需学习也能成为统治者,这样原来的官学失去了存在的阶级基础,官学名存实亡。西周时期的礼乐典章制度根本不能适应“礼崩乐坏”的形势,孔子称春秋是“天下无道”时期。各国统治者急需“贤人”辅政。
此外,战乱与官学的废弛使得文化典籍和文化职官流落民间,原来西周时“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变成“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开始向社会下层扩散,下移于民间,这种历史现象称为“文化下移”。民间学者开始出现,他们在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立了各种新学说,推动了私学的兴起。
即社会动荡——王权衰落——官学衰废——文化下移——私学兴起
二、私学的兴起
1、士阶层的崛起
春秋时期是私学的兴起阶段,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私学的繁荣阶段。私学的兴起与士阶层的崛起有关。
“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处于贵族的下层和平民的上层。它本来只是奴隶主贵族中的低级官吏,即“公卿大夫士”中的士,又是四民之首,即“士农工商”的士。“士”有文士和武士之分。
在社会剧烈变动时期,文士的队伍不断扩大,成为有影响的阶层。春秋时期人们大多把社会上一批不狩不猎、不农不工、不贾不商,脱离生产劳动的人称为“士”。士阶层中有许多有才能的人,他们大多能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或有一技之长,他们四处游说,积极投靠有权势的人,寻求进身之阶,成为社会上非常活跃的一股势力。
2、养士之风盛行
在诸侯争霸,七国称雄的战国时代,各国诸侯和公卿大夫为了壮大势力,扩大影响,都争相养士,于是不管王室还是私门养士之风盛行。当时的王公大人和卿大夫都能“礼贤下士”,实行“尊贤”的政策。采用“选士”和“养士”的办法搜罗人才。
由于各国统治者竞相养士,使得“士”成为一种受人青睐的职业,人们纷纷学习做士成为当时的社会风气。但“士”需要经过一定的学习和训练才能造就,因此人们需要拜师求学,这就成为私学大发展的重要力量。
3、百家争鸣
养士之风盛行促进了私学的发展和思想学术上的百家争鸣,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使文化知识传播于民间。私学的自由讲学、自由传授也直接推动了各种学派的形成。代表各个阶级、各个阶层不同利益的学派,相互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因此出现了诸子蜂起,学派纷呈,百家争鸣的学术空前繁荣局面。
百家争鸣发轫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儒墨之争,到战国时期形成了蔚为壮观的诸子纷争局面。“百家”是虚指,形容学派之多。诸子百家通常指“九流十家”,包括儒、道、阴阳、名、法、墨、纵横、杂、农、小说家。其中影响最大并与教育关系密切的是儒、墨、道、法诸家。各学派之间、同一学派不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影响,它们在众多知识领域内都提出了不少问题和见解,不断深化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水平。后来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实际上已经在百家争鸣中提出或萌芽了。
二、私学的意义
1、私学的产生和发展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它在保存、传递、发展和提高中华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民族道德水平过程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私学的产生和发展打破了西周以来“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由国家垄断教育的局面,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古代学术文化的广泛传播和学术下移运动,以及百家争鸣时代的来临。
3、私学的产生和发展培养了大批有才干的学生和具有各种专长的学者、教育家和政论家,如儒家的孔孟荀、墨家的墨子、道家的老庄、法家的商鞅和韩非等。他们活跃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舞台上,针砭时弊,探索革新,对加速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4、私学的产生和发展使得私人办学形式一直保持下来,许多私学大师在教育过程中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了积极研究和探讨,为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如《论语》、《墨子》、《孟子》、《荀子》、《管子》等著作中包含了丰富的教育思想,而且出现了《大学》、《学记》等许多教育专著。
略
第3题:
唐代“六学二馆”是指()。
第4题:
唐代私学特点是什么?
第5题: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中。规模最大、存在了40多年,弟子三千的私学是()。
第6题:
试从官学与私学的比较谈谈春秋时期私学的历史特点。
第7题:
试比较春秋时期官学与私学的历史特点。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有教无类”是私学的一个显著特点。
第15题:
春秋后期私学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第16题:
唐代留学教育管理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17题:
唐代艺术发展的时代背景和艺术特点是什么?
第18题:
列举私学的历史特点。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地方官学
图书馆
中央官学
私学
第24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