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gle.com
更多“人殉和人牲制度 ”相关问题
  • 第1题:

    人殉制度


    正确答案: 人殉制度也称殉葬制度,是以活人从葬死者的一种制度,也是历史上最残忍的制度(1分)。夏商时期奴隶与牲畜一样随死去的奴隶主贵族从葬,后来用陶俑来取代活人从葬,如秦始皇陵兵马俑。但明代前的封建社会仍有帝王驾崩女陪葬的传统(分)。明英宗时期下令废止这一做法,人殉制度遂告终结(1分)。

  • 第2题:

    人牲


    正确答案: 人牲是祭祀时把人像牛羊狗猪等牲畜那样供奉给天地、祖先、山川、神灵的牺牲的简称。这是古代社会中一度盛行的社会习俗,早在史前时期即已出现。在河南、山东、河北、江苏、湖北等地的商代遗址中都已发现了人牲的遗迹,尤以商代后期的都城所在地殷墟最为常见。商王和贵族奴隶主在祭祀祖先、祈祷神灵、建筑宫室和求年问雨时,都要使用人牲。甲骨卜辞中也常见有杀人祭祀的记载,最多的一次杀了三百人用于祭祀。据卜辞统计,商王用于祭祀的人牲,总数超过1.4万人。尤以武丁一代用人牲最多,有9千多人。在殷墟王陵区发现的祭祀场,仅1976年一次发掘出191个祭祀坑,共用人牲一千余。估计在这一地点先后用祭的人牲有数千人之多

  • 第3题:

    人殉人祭


    正确答案:就是用人殉葬及杀人祭祀。人殉的发生同私有制的出现﹑父系氏族社会的确立密切相关。人祭的起源还要早些。它是原始社会人们对自然认识的愚昧无知和人格化的神灵崇拜的产物。从现有的考古材料看﹐中国的人殉人祭﹐大约出现在距今四千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人殉人祭成为一种社会制度并广泛流行﹐是在殷商奴隶制国家出现之后盘庚迁殷以后进入鼎盛时期﹐用人数量达到最高峰。武丁之后又逐渐有所减少。两周仍有少数杀殉入葬的总的趋势是逐渐减少﹐春秋末期以后这种野蛮的习俗已经遭到社会舆论的反对。
    西汉中期以后﹐人殉人祭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可能已被废除。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都推行人殉人祭制度﹐可见人殉人祭在中国各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是带有普遍性的。

  • 第4题:

    什么是殉爆和殉爆距离?


    正确答案: 殉爆是指一个药包(主药包)爆炸时能引爆一定距离之外的另一个药包(从爆包)的传爆现象。
    当主、从爆药包为同一种炸药时,足以使从爆药包全爆的药包间最大距离叫做该炸药的殉爆距离,单位cm。

  • 第5题:

    人殉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最残忍的制度,它终止于()时期。

    • A、汉武帝
    • B、北魏孝文帝
    • C、唐太宗
    • D、明英宗

    正确答案:D

  • 第6题:

    名词解释题
    人殉

    正确答案: 为奉侍已死的社会或家族中某些特权者而死的人,其中有陪臣、妻妾、侍卫和亲信,也有用作仆役的奴隶。它是古代社会中一度盛行的习俗。在河南、河北、山东、江苏、湖北等地都发现了商代人殉的遗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名词解释题
    人殉制度

    正确答案: 人殉制度也称殉葬制度,是以活人从葬死者的一种制度,也是历史上最残忍的制度(1分)。夏商时期奴隶与牲畜一样随死去的奴隶主贵族从葬,后来用陶俑来取代活人从葬,如秦始皇陵兵马俑。但明代前的封建社会仍有帝王驾崩女陪葬的传统(分)。明英宗时期下令废止这一做法,人殉制度遂告终结(1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西汉的墓葬制度在中国古代具有标志性意义,下列哪些不是西汉墓葬的特点()。
    A

    汉代普遍用横穴式的洞穴作墓圹,用砖和石料筑墓室

    B

    青铜器减少,漆器的比重进一步增加

    C

    增添了各种专为随葬而作的陶质明器,包括仓、灶、井、磨、楼阁等模型和猪、狗、鸡等偶像

    D

    使用人牲和人殉依旧相当普遍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秦国哪一年颁令“止从死”宣布废除人殉制度?

    正确答案: 公元前384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人牲是被动的,人殉可能带有一定主动性。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哪位皇帝临终前下诏废除了人殉制度?

    正确答案: 明英宗朱祁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什么人应当宰牲?宰牲的律例是什么?

    正确答案: 应当宰牲者的条件与应当散费图勒的人的条件基本相同。凡是居家的有理智的穆斯林自由人在基本生活需求之外,还有富余之物者,均应宰牲。旅行在外者除外。
    宰牲的律例(侯昆)是瓦直布(当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人殉


    正确答案: 人殉是为奉侍已死的社会或家族中某些特权者而死的人,其中有陪臣、妻妾、侍卫和亲信,也有用作仆役的奴隶。它是古代社会中一度盛行的习俗。在河南、河北、山东、江苏、湖北等地都发现了商代人殉的遗迹。商王、贵族及奴隶主的墓葬中一般都有殉葬人。侯家庄1001号墓是个有四条墓道的商王墓,墓内殉人超过164个,分置于墓底、椁室附近及墓道内。该墓墓室外的陪葬坑有31个,其中22个埋有人。每坑埋1-7人不等,共埋有68人。最大的陪葬坑中棺椁具备,还有青铜礼器,在二层台上有2个殉葬人,即殉葬人的坑中还有殉人。

  • 第14题:

    人殉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特别流行。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5题:

    人牲是被动的,人殉可能带有一定主动性。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什么人应当宰牲?宰牲的律例是什么?


    正确答案: 应当宰牲者的条件与应当散费图勒的人的条件基本相同。凡是居家的有理智的穆斯林自由人在基本生活需求之外,还有富余之物者,均应宰牲。旅行在外者除外。
    宰牲的律例(侯昆)是瓦直布(当然)。

  • 第17题:

    人殉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最残忍的制度,他终止于()时期。

    • A、汉武帝
    • B、唐太宗
    • C、宋真宗
    • D、明英宗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判断题
    人殉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特别流行。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判断题
    人殉能保留全尸,人牲是被砍头的人。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名词解释题
    人牲

    正确答案: 人牲是祭祀时把人像牛羊狗猪等牲畜那样供奉给天地、祖先、山川、神灵的牺牲的简称。这是古代社会中一度盛行的社会习俗,早在史前时期即已出现。在河南、山东、河北、江苏、湖北等地的商代遗址中都已发现了人牲的遗迹,尤以商代后期的都城所在地殷墟最为常见。商王和贵族奴隶主在祭祀祖先、祈祷神灵、建筑宫室和求年问雨时,都要使用人牲。甲骨卜辞中也常见有杀人祭祀的记载,最多的一次杀了三百人用于祭祀。据卜辞统计,商王用于祭祀的人牲,总数超过1.4万人。尤以武丁一代用人牲最多,有9千多人。在殷墟王陵区发现的祭祀场,仅1976年一次发掘出191个祭祀坑,共用人牲一千余。估计在这一地点先后用祭的人牲有数千人之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人殉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最残忍的制度,它终止于()时期。
    A

    汉武帝

    B

    北魏孝文帝

    C

    唐太宗

    D

    明英宗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人殉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最残忍的制度,它终止于______时期。
    A

    汉武帝

    B

    唐太宗

    C

    宋真宗

    D

    明英宗


    正确答案: C,D
    解析:
    人殉制度又称殉葬制度,是历史上最残忍的制度之一。最早是奴隶与牲畜一样随死去的奴隶主贵族从葬,后用俑来代替活人从葬,如秦始皇陵兵马俑。但明代前的封建社会仍有帝王驾崩宫女陪葬的传统,如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宫女全部殉葬。直至明英宗下令废止这一做法,人殉制度始告终结。

  • 第23题:

    名词解释题
    人殉人祭

    正确答案: 就是用人殉葬及杀人祭祀。人殉的发生同私有制的出现﹑父系氏族社会的确立密切相关。人祭的起源还要早些。它是原始社会人们对自然认识的愚昧无知和人格化的神灵崇拜的产物。从现有的考古材料看﹐中国的人殉人祭﹐大约出现在距今四千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人殉人祭成为一种社会制度并广泛流行﹐是在殷商奴隶制国家出现之后盘庚迁殷以后进入鼎盛时期﹐用人数量达到最高峰。武丁之后又逐渐有所减少。两周仍有少数杀殉入葬的总的趋势是逐渐减少﹐春秋末期以后这种野蛮的习俗已经遭到社会舆论的反对。
    西汉中期以后﹐人殉人祭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可能已被废除。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都推行人殉人祭制度﹐可见人殉人祭在中国各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是带有普遍性的。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