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准仪观测,每一测站要求前后视距尽量()。
A.不相等
B.相等
第1题:
第2题:
水准测量中,消除i角误差影响的主要措施是()。
A测站数为偶数
B视线高出地面,三丝能读数
C增加观测次数
D前后视距相等
第3题:
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规定:当采用S3型水准仪、双面水准尺进行观测时,除要求i角不得超过±20″外,还要求()。
第4题:
水准测量中,每一测站前后视距相等可消除()影响。
第5题:
四等水准测量某测站前后视距累计差5.2m,下一站前后视距差为()m可满足观测要求。()
第6题:
为了消除或减小水准仪i角误差,应严格检验(),尽量使前后视距()累计视距差不超限,采用()观测程序及往返测应分别在上午和下午进行等。
第7题:
水准仪观测时,应尽可能使前后视距离相等,视线长度以50~()m为宜。
第8题:
水准测量中,每一测站前后视距相等可消除()影响。
第9题:
第10题:
2.6
1.9
5.6
以上均不对
第11题:
第12题:
求改正数
多次观测求平均数
后前前后
前后视距相等
第13题:
第14题:
利用水准仪观测两点之间的高差时,前后视距相等可以消除望远镜视准轴与水准管不平行的误差。
第15题:
水准测量中,为减少仪器、标尺下沉的影响,应该采用以下哪项措施()。
第16题:
三等水准测量某测站前后视距累计差为4.2m,下一站前后视距差为()m,可满足观测要求。()
第17题:
水准测量中,测站前后视距相等可以消除()对高差的影响。
第18题:
水准测量中,水准仪的i角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可用()方法消减
第19题:
水准测量中,为什么一般要求前后视距尽量保持相等?
第20题:
4
5
6
7
第21题:
视线长度不得超过100m
每个测站的前、后视距差均不得大于3m
每个测站视距累积差均不得大于10m
每个测站的观测程序应为后前前后
每测段都应采用偶数测站
第22题:
第23题:
70
80
100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