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临床表现
(1)症状:肝癌无明显的早期临床表现,肝区疼痛、腹胀、纳差、乏力、消瘦、腹部肿块等多为肝癌常见的中晚期症状。长时间的发烧,上腹部肿块;右上腹突然剧痛而未能证实为胆囊炎、胆结石者;右肩痛按关节炎治疗无效者及不明原因的腹泻等等,应该引起注意。对高危人群,即乙肝病毒携带者、慢性肝炎和肝硬化者,40岁以上的男性,应及时检测AFP、超声显像、CT等。有条件者应半年左右重复一次。
(2)体征
①肝肿大:90%以上有肝肿大,质地坚硬,表面及边缘不规则,可触及大小不等的结节或巨块,大多伴有明显压痛,右上部肝癌常可致肝上界上移。左叶肝癌常在剑突下扪及肿块。小肝癌常无明显体征。
②黄疸:由于肝细胞损害或由于癌块压迫或侵犯胆总管所致。一旦出现黄疸,表明病情已属晚期。
③腹水:门静脉主干癌栓引起,因肝癌结节破裂引起的常是血性腹水。在腹水较多时或右上肝癌浸润横膈时可出现右侧胸水。
3.(1)临床肝功能检测主要包括ALT、AST、胆红素、总蛋白、球蛋白、A/G、ALP、GGT等。任何原因引起的肝脏损害,均可导致肝功能异常。
(2)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胞浆内,为非特异性的细胞内功能酶。当肝细胞受损时,肝细胞膜通透性增高,胞浆内的ALT释放入血浆,故ALT测定是反映非特异性肝损害最敏感的指标之一。
(3)AFP是在胚胎早期由胎儿肝脏合成的一种糖蛋白,出生后AFP合成迅速受到抑制。当肝细胞发生恶变时,有关基因重新被激活,使原来已丧失合成AFP能力的细胞又重新开始合成,致使血中AFP含量明显升高,故AFP检测对肝癌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正常人AFP阴性(对流免疫电流法),浓度小于20ug/L(RIA或ELISA法)。
(4)活动性肝病患者,肝脏反复受损、修复,再生的肝细胞便又具有了合成AFP的能力,故急慢性肝炎AFP往往可短期增高;随着肝细胞的修复,肝功能的改善,升高的ALT开始下降,此时的AFP常在病程达高峰后也开始下降,逐渐减少至消失。在重型肝炎中,若见AFP增高,提示坏死的肝细胞开始修复、再生。
(5)ALT持续增高至正常的数倍,AFP和ALT同步升高提示活动性肝病可能性大;AFP升高而ALT正常或由高降低,则应考虑原发性肝癌的可能。
4.(1)肝性脑病:通常是肝癌终末期的并发症,约1/3的患者因此死亡;
(2)上消化道出血:约占肝癌死亡原因的15%。肝癌常因有肝硬化基础或有门静脉、肝静脉癌栓而发生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或小肠静脉淤血等一系列改变,一旦血管破裂,则发生呕血和黑粪。晚期患者可因胃肠道黏膜糜烂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而有广泛出血。
(3)肝癌结节破裂出血:约10%的肝癌患者因癌结节破裂致死。肿瘤增大、坏死或液化时可自发破裂,或因外力而破裂。破裂局限于肝包膜下,产生局部疼痛;如包膜下出血迅速增多则形成压痛性块物;也可破入腹腔引起急性腹痛和腹膜刺激征。大量出血导致休克和死亡,小破口出血则表现为血性腹水;
(4)继发感染:本病患者在长期消耗或因放射、化学治疗而致白细胞减少的情况下,抵抗力减弱,再加长期卧床等因素,容易并发各种感染如肺炎、败血症、肠道感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