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gle.com
更多“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什么意义和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什么是马铃薯的测土配方施肥?


    正确答案: 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是根据土壤和所施农家肥中可以提供的氮、磷、钾三要素的数量,对照马铃薯目标产量所需用的三要素数量,提出氮、磷、钾平衡的配方,并根据配方搭配肥种和数量,以满足目标产量所需的全部营养。这样既保证了马铃薯生长和产量形成的需要,提高肥料利用率,又可避免肥料盲目施用造成浪费,甚至减产。马铃薯的测土配方施肥是目前积极倡导的科学施肥方法。

  • 第2题:

    测土配方施肥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基于田块的肥料配方设计,首先要确定氮、磷、钾养分的用量,然后确定相应的肥料组合,通过提供配方肥料或发放施肥建议卡,推荐指导农民使用。肥料用量的确定方法,主要包括土壤与植株测试推荐施肥方法、肥料效应函数法、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法和养分平衡法。
    (1)土壤、植株测试推荐施肥方法:该技术综合了目标产量法、养分丰缺指标法和作物营养诊断法的优点。对于大田作物,在综合考虑有机肥、作物秸秆应用和管理措施的基础上,根据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养分的不同特征,采取不同的养分优化调控与管理策略。
    (2)肥料效应函数法:根据“3414”方案田间试验结果建立当地主要作物的肥料效应函数,直接获得某一区域、某种作物的氮、磷、钾肥料的最佳施肥量,为肥料配方和施肥推荐提供依据。
    (3)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法:通过土壤养分测试结果和田间肥效试验结果,建立不同作物、不同区域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提供肥料配方。
    (4)养分平衡法:根据作物目标产量需肥量与土壤供肥量之差估算目标产量的施肥量,通过施肥补足土壤供应不足的那部分养分。

  • 第3题:

    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施肥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马铃薯的各个生育时期,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从发芽到幼苗期,由于块茎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所以吸收养分较少,约占全生育期的25%左右。块茎形成期到块茎膨大期,由于茎叶大量生长和块茎的迅速形成和膨大,所以吸收养分最多,约占全生育期所需物质的50%以上。淀粉积累期吸收养分减少,约占全生育期的25%左右。各生育期吸收氮、磷、钾的情况是苗期需氮较多,中期需钾较多,整个生长期需磷较少。马铃薯施肥技术应遵循以施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为主、适当追肥的原则。

  • 第4题:

    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配方施肥指导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通过取样及土样分析,针对性地提出合理的氮、磷、钾配比,同时配施适量的中微量元素,生产或配制成马铃薯专用配方肥,直接用于马铃薯生产,促进马铃薯增产增收。必须注意的是,马铃薯属忌氯作物,不能施用含氯的肥料如氯化钾、氯化铵及含氯离子的复合肥、复混肥等。

  • 第5题:

    测土配方施肥有哪些好处?


    正确答案:测土配方施肥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好处:一是平衡施肥可以有效提高化肥利用率,二是平衡施肥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三是平衡施肥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四是平衡施肥有利于农产品质量。

  • 第6题: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什么意义和作用?其工作程序是什么?


    正确答案: 作用和意义主要有:
    (1)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增产增收;
    (2)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用量,节约成本,增加效益;
    (3)平衡土壤养分,改良培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4)减轻污染,节约能源和资源,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工作程序:
    (1)调查农作物生产和施肥情况,制定工作计划和方案;
    (2)按相关规定和要求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各种养分含量;
    (3)根据土壤养分含量、目标产量、肥料利用率等参数计算各种养分肥料所需用量,提出施肥配方;
    (4)根据作物品种和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制定施肥技术意见(包括施用肥料品种、数量、不同施肥时期施用数量和比例、施肥方法等);
    (5)按照施肥意见,配制专用配方肥料和指导施肥。

  • 第7题: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具有哪些方面的积极意义?


    正确答案: 目前农民盲目偏施或过量施用氮肥现象严重氮肥大量流失对水体富营养化和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十分严重。而测土配方施肥是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它可根据土壤供肥性能和作物需肥规律协调好土壤、肥料和作物三者之间的平衡满足作物均衡吸收各种营养需要的同时还能起到减肥、环保、高产和优质的目的。

  • 第8题:

    测土配方施肥有什么好处?


    正确答案: 1、有利于作物获得高产;
    2、有利于改善农产品的品质;
    3、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4、有利于合理利用养分资源防止环境污染;
    5、有利于提高化肥利用率。

  • 第9题:

    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核心是()。

    • A、采样及化验
    • B、配方设计
    • C、配方加工
    • D、示范推广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问答题
    为什么要实施测土配方施肥?

    正确答案: 这就要从农作物、土壤、肥料三者关系谈起。农作物生长的根基在土壤,植物养分60%-70%是从土壤中吸收的。土壤养分种类很多,主要分三类:第一类是土壤里相对含量较少,农作物吸收利用较多的氮、磷、钾,叫做大量元素。第二类是土壤含量相对较多可是农作物需要却较少,像硅、硫、铁、钙、镁等,叫做中量元素。第三类是土壤里含量很少、农作物需要的也很少,主要是铜、硼、锰、锌、钼等,叫做微量元素。土壤中包含的这些营养元素,都是农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当土壤营养供应不足时,就要靠施肥来补充,以达到供肥和农作物需肥的平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测土配方施肥有什么好处?

    正确答案: 1、有利于作物获得高产;
    2、有利于改善农产品的品质;
    3、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4、有利于合理利用养分资源防止环境污染;
    5、有利于提高化肥利用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有机肥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中的作用是什么?

    正确答案: 从农业生产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作物的产量愈高,从土壤中获得的养分愈多,需要以施肥形式,特别是以化肥补偿土壤中的养分。随着化肥施用量的日益增加,肥料结构中有机肥的比重相对下降,农业增产对化肥的依赖程度愈来愈大。在一定条件下,施用化肥的当季增产作用确实很大,但随着单一化肥施用量的逐渐增加,土壤有机质消耗量也增大,造成土壤团粒结构分解,协调水、肥、气、热的能力下降,土壤保肥供肥性能变差,将会出现新的低产田。测土配方施肥要同时达到发挥土壤供肥力和培肥土壤两个目的,仅仅依靠化肥是做不到的,必须增施有机肥料。有机肥的作用,除了供给作物多种养分外,更重要的是更新和积累土壤有机质,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有利于形成土壤团粒结构,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等肥力因素,增强土壤保肥供肥能力,为作物高产优质创造条件。所以测土配方施肥不是几种化肥的简单配比,应以有机肥为基础,氮、磷、钾化肥以及中、微量元素配合施用,既获得作物优质高产,又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有机肥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中的作用是什么?


    正确答案:从农业生产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作物的产量愈高,从土壤中获得的养分愈多,需要以施肥形式,特别是以化肥补偿土壤中的养分。随着化肥施用量的日益增加,肥料结构中有机肥的比重相对下降,农业增产对化肥的依赖程度愈来愈大。在一定条件下,施用化肥的当季增产作用确实很大,但随着单一化肥施用量的逐渐增加,土壤有机质消耗量也增大,造成土壤团粒结构分解,协调水、肥、气、热的能力下降,土壤保肥供肥性能变差,将会出现新的低产田。测土配方施肥要同时达到发挥土壤供肥力和培肥土壤两个目的,仅仅依靠化肥是做不到的,必须增施有机肥料。有机肥的作用,除了供给作物多种养分外,更重要的是更新和积累土壤有机质,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有利于形成土壤团粒结构,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等肥力因素,增强土壤保肥供肥能力,为作物高产优质创造条件。所以测土配方施肥不是几种化肥的简单配比,应以有机肥为基础,氮、磷、钾化肥以及中、微量元素配合施用,既获得作物优质高产,又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

  • 第14题:

    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基肥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小麦的基肥应以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基肥施用量因各地情况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一般在每亩施农家肥3~4吨的基础上,土壤肥力较好的地块,可用1/3的氮肥做基肥,每亩施尿素5~10kg或碳铵15~20kg;肥力中等的地块,可以1/2的氮肥做基肥,每亩施尿素7.5~15kg或碳铵25~40kg;低肥力地块,可将2/3的氮肥用做基肥(或全部用做基肥),每亩施尿素10~17kg或碳铵30~50kg;如果土壤肥力很高,农家肥用量大,基肥可不施氮肥,将氮肥全部用于追肥。磷肥和钾肥都可做为基肥一次性施入土壤,每亩施普钙30~50kg,钾肥5~10kg。

  • 第15题:

    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施肥标准是什么?


    正确答案: 马铃薯属高产薯喜钾作物,每生产1000千克马铃薯,需从土壤中销售纯氮,4.4~5.5千克、五氧化二磷1.8~2.2千克、氧化钾7.9~10.2千克。除氮、磷、钾外,钙、硼、铜、镁等微量元素也是马铃薯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其中对钙元素的需要相当于钾的1/4。

  • 第16题: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玉米施肥量的确认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确定目标产量所需养分量:目标产量就是当年种植玉米的预期产量,它是由耕地的土壤肥力高低情况来确定的,当然不是想确定多少就确定多少。另外,也可以根据该地块前3年玉米的平均产量,再提高10~15%,作为玉米的目标产量。由于土壤多种因素影响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土壤的有效养分并不能全部被玉米吸收利用,需要乘上一个土壤养分校正系数,这个土壤养分较正系数需通过田间试验进行校验。我国各省配方施肥参数研究表明,碱解氮的校正系数在0.3~0.7之间,有效磷校正系数0.4~0.5之间,速效钾的校正系数在0.5~0.8之间。氮磷钾化肥利用率为:氮30%~35%、磷10~20%、钾40~50%。
    施肥量的确定:通过玉米全生育期所需要的养分量和土壤养分供应量及肥料利用率,可以直接计算玉米的施肥量。再把纯养分量转换成肥料的实物量,即可以用来指导施肥。作物应施纯养分量=(作物全生育期所需纯养分量-土壤含纯养分量×土壤养分较正系数)/肥料利用率。
    锌肥的施用:玉米对锌元素非常敏感,土壤中锌的有效性在酸性条件下比碱性条件要高,所以现在碱性和石灰性土壤容易缺锌。长期施磷肥的地区,由于磷与锌的拮抗作用,易诱发缺锌。常用锌肥有硫酸锌和氯化锌,一般在基肥中,施用量0.5~2.5kg/亩,浸种浓度为0.3%左右。如果施用含有一定量锌的复合肥则不必单独施锌肥。

  • 第17题:

    什么是测土配方施肥?


    正确答案:测土配方施肥是根据土壤供肥性能、作物需肥规律与肥料效应,农作物产量,在施用农家肥料的前提下,在播种前,提出氮磷钾化肥和微量元素肥料的适宜用量、配合比例、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 第18题:

    测土配方施肥“一二三四”技术要决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一”、坚决贯彻一个原则,即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原则;“二”、做到两个平衡,氮磷钾之间及大量与微量元素之间的平衡; “三”、灵活掌握三种施肥方式,基肥、种肥和追肥;“四”、深刻领会四个施肥理论,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报酬递减率、因子综合作用律。

  • 第19题:

    为促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够落实到田间地头,既要解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市场化运作的难题,又要让广大农民亲眼看到(),这是限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的“瓶颈”。

    • A、科学合理
    • B、技术先进
    • C、实际效果
    • D、容易操作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应注重()等方面工作

    • A、编制配方施肥方案
    • B、选择合适的配方施肥方法
    • C、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
    • D、加强技术培训、示范和推广工作

    正确答案:A,B,C,D

  • 第21题:

    单选题
    为促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够落实到田间地头,既要解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市场化运作的难题,又要让广大农民亲眼看到(),这是限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的“瓶颈”。
    A

    科学合理

    B

    技术先进

    C

    实际效果

    D

    容易操作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什么意义?

    正确答案: 在当前的农业生产中,农民施用化肥还很不科学,不看作物不看地,年年就是老一套,从而造成我们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单产年年徘徊不前,品质下降,病虫害严重,农业生产成本包括化肥、农药、农机费用提高,造成农民收入相对降低。人口增加,土地减少,种地成本增加,面临这些不利因素,我们只能向土地要效益。而目前农业生产中,农民掌握最弱的农业技术就是施肥技术,换句话说,当前开发潜力最大的就是施肥技术,所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品质,减少病害发生以及减轻过度施用化肥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程度都有不可替代的重大意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什么是测土配方施肥?

    正确答案: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比如我们到医院看病,医生先要为我们检查化验做出诊断后再根据病情开药方,我们可以对症吃药。测土配方施肥就是农业技术人员为我们的耕地看病开方下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联合国在全世界推行的先进农业技术。概括来说,一是测土,取土样测定土壤养分含量;二是配方,经过对土壤的养分诊断,按照庄稼需要的营养“开出药方、按方配药”;三是合理施肥,就是在农业科技人员指导下科学施用配方肥。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