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gle.com

构筑物水池满水试验,池内水位注至设计水位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 数。水位观测的正确做法是( )。 A.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 到 0. Olmm B.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而定。水位测针读数精 度应达到0. 1mm C.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48h。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到 0. 1mm D.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水位测针的读数精度应达 到 0. 1mm

题目
构筑物水池满水试验,池内水位注至设计水位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 数。水位观测的正确做法是( )。
A.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 到 0. Olmm
B.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而定。水位测针读数精 度应达到0. 1mm
C.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48h。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到 0. 1mm
D.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水位测针的读数精度应达 到 0. 1mm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D
解析:
更多“构筑物水池满水试验,池内水位注至设计水位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 数。水位观测的正确做法是( )。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关于构筑物水池满水试验的程序,正确的是( )。
    A.试验准备→水池注水→蒸发量测定→有关资料整理→水池内水位观测
    B.试验准备→水池注水→有关资料整理→水池内水位观测→蒸发量测定
    C.试验准备→水池注水→水池内水位观测→蒸发量测定→有关资料整理
    D.试验准备→水池注水→水池内水位观测→有关资料整理→蒸发量测定


    答案:C
    解析:
    构筑物水池满水试验的程序:试验准备→水池注水→水池内水位观测→蒸发量测定→有关资料整理。

  • 第2题:

    构筑物水池做满水试验时应掌握的要点有()、外观观察及蒸发量的测定。
    A.向池内分两次注水,每次注入为设计水深的1/2
    B.向池内注水分三次进行,每次注入为设计水深的1/3
    C.向池内注水分三次进行,每次注水后24h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D.水位观察,池内水位注水至设计水位24h以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E.注水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24h,相邻两次充水的时间间隔,应不少


    答案:B,D,E
    解析:

  • 第3题:

    水池满水试验要求正确的是( )。(2007 试题)
    A、设计预留孔洞、预埋管口及进出水口等已做临时封堵
    B、向池内注水分三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三分之一
    C、相邻两次注水时间间隔不应小于24h
    D、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
    E、注水至设计水深12h 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答案:A,B,C,D
    解析:
    E选项应该是24h。参见教材P106、107。

  • 第4题:

    构筑物水池满水试验流程为( )。

    A.试验准备→水池内水位观测→水池注水→蒸发量测定→整理试验结论
    B.试验准备→水池注水→蒸发量测定→水池内水位观测→整理试验结论
    C.试验准备→水池注水→水池内水位观测→蒸发量测定→整理试验结论
    D.试验准备→蒸发量测定→水池注水→整理试验结论→水池内水位观测

    答案:C
    解析:
    构筑物水池满水试验流程为试验准备→水池注水→水池内水位观测→蒸发量测定→整理试验结论。

  • 第5题:

    关于有盖水池的构筑物满水试验程序,排列正确的是( )。

    A.试验准备→水池注水→水池内水位观测→有关资料整理
    B.水池注水→试验准备→水池内水位观测→有关资料整理
    C.试验准备→水池注水→水池内水位观测→蒸发量测定→有关资料整理
    D.水池注水→试验准备→水池内水位观测→蒸发量测定→有关资料整理

    答案:A
    解析:
    2020版教材P131
    满水试验程序为:试验准备→水池注水→水池内水位观测→蒸发量测定→整理试验结论。蒸发量测定(1)池体有盖时可不测,蒸发量忽略不计。结合本试题是有盖水池,故蒸发量测定可以省去。

  • 第6题:

    关于构筑物满水试验中水位观测的要求,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采用水位测针测定水位
    B.注水至设计水深后立即开始测读
    C.水位测针的读数精确度应达1mm
    D.测定时间必须连续
    E.初读数与末读数间隔时间不少于24h

    答案:A,D,E
    解析:
    水位观测的要求有:①利用水位标尺测针观测、记录注水时的水位值;②注水至设计水深进行渗水量测定时,应采用水位测针测定水位。水位测针的读数精确度应达0.1mm;③注水至设计水深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④测读水位的初读数与末读数之间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⑤测定时间必须连续。测定的渗水量符合标准时,需连续测定两次以上;测定的渗水量超过允许标准,而以后的渗水量逐渐减少时,可继续延长观测。延长观测的时间应在渗水量符合标准时止。

  • 第7题:

    构筑物水池满水试验,池内水位注至设计水位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位观测的正确做法是()。

    • A、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到0.01mm
    • B、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而定。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到0.1mm
    • C、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48h。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到0.1mm
    • D、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水位测针的读数精度应达到0.1mm

    正确答案:D

  • 第8题:

    构筑物满水试验程序为()。

    • A、实验准备→水池注水→水池内水位观测→蒸发量测定→有关资料整理
    • B、有关资料整理→实验准备→水池注水→水池内水位观测→蒸发量测定
    • C、实验准备→水池注水→蒸发量测定→水池内水位观测→有关资料整理
    • D、有关资料整理→实验准备→水池注水→蒸发量测定→水池内水位观测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单选题
    构筑物水池满水试验,池内水位注至设计水位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位观测的正确做法是()。
    A

    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到0.01mm

    B

    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而定。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到0.1mm

    C

    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48h。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到0.1mm

    D

    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水位测针的读数精度应达到0.1mm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构筑物满水试验的相关内容正确的有()。
    A

    注水:向池内注水分三次进行,每次注入为设计水深的1/3,注水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4m/24h,相邻两次充水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

    B

    外观观测:对大中型水池,可充水至池壁底部的施工缝以上,检查底板的抗渗质量,当无明显渗露时,再继续充水至第一次充水深度

    C

    水位观测:池内水位注水至设计水位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测读水位的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不小于24h,水位测针的读数精度应达到1mm

    D

    蒸发量的测定:有盖水池的满水试验,对蒸发量可忽略不计。无盖水池的满水试验的蒸发量,可设现场蒸发水箱,并在水箱内设水位测针进行测定

    E

    注水实验中,每次注水后宜测读24h的水位下降值


    正确答案: B,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水池满水试验的正确流程是()
    A

    水池注水→试验准备→水池内水位观测→蒸发量测定→整理试验结论

    B

    水池注水→试验准备→蒸发量测定→水池内水位观测→整理试验结论

    C

    试验准备→水池注水→蒸发量测定→水池内水位观测→整理试验结论

    D

    试验准备→水池注水→水池内水位观测→蒸发量测定→整理试验结论


    正确答案: D
    解析: 满水试验是给水排水构筑物的主要功能性试验。
    水池满水试验流程:试验准备一水池注水一水池内水位观测一蒸发量测定一整理试验结论。

  • 第12题:

    多选题
    水池满水试验的做法包括()。
    A

    设计预留孔洞、预埋管口及进出水口等已做临时封堵并达到强度要求

    B

    向池内注水宜分3次进行,每次注水高度为设计水深的1/3

    C

    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D

    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

    E

    注水至设计水位12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水池满水试验与流程
    (一)试验流程
    试验准备→水池注水→水池内水位观测→蒸发量测定→整理试验结论
    (二)试验要求
    1、池内注水
    (1)向池内注水宜分3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1/3。对大、中型池体,可先注水至池壁底部施工缝以上,检查底板抗渗质量,当无明显渗漏时,再继续注水至第一次注水深度。
    (2)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3)每次注水宜测读24h的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在注水过程中和注水以后,应对池体作外观检查。当发现渗水量过大时,应停止注水。待作出妥善处理后方可继续注水。
    (4)当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执行。
    2、水位观测
    (1)利用水位标尺测针观测、记录注水时的水位值。
    (2)注水至设计水深进行水量测定时,应采用水位测针测定水位。水位测针的读数精确度应达l/10mm。
    (3)注水至设计水深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4)测读水位的初读数与末读数之间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
    (5)测定时间必须连续。测定的渗水量符合标准时,须连续测定两次以上;测定的渗水量超过允许标准,而以后的渗水量逐渐减少时,可继续延长观测。延长观测的时间应在渗水量符合标准时止。
    3、蒸发量测定
    (1)池体有盖时可不测,蒸发量忽略不计。
    (2)池体无盖时,须作蒸发量测定。
    (3)每次测定水池中水位时,同时测定水箱中蒸发量水位。

  • 第13题:

    .关于构筑物满水试验要求的叙述,正确的有( )。
    A.向池内分两次注水,每次注人为设计水深的1/2
    B.对大中型水池,可充水至池壁底部的施工缝以上,检查底板的抗渗质量
    C.水位测针的读数精度应达到1mm
    D.池内水位注水至设计水位24h以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E.测定水池中水位的同时,测定水箱中的水位


    答案:B,D,E
    解析:
    选项A,向池内注水分3次进行,每次注入为设计水深的1/3 ;选项C, 池内水位注水至设计水位24h以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测读水位的末读数与初读数 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水位测针的读数精度应达到0. 1mm。

  • 第14题:

    构筑物水池做满水试验时应掌握的要点有( )、外观观察及蒸发量的测定。
    A.向池内分两次注水,每次注入为设计水深的1/2
    B.向池内注水分三次进行,每次注人为设计水深的1/3
    C.向池内注水分三次进行,每次注水后24h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D.水位观察,池内水位注水至设计水位24h以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E.注水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24h,相邻两次充水的时间间隔,应不少于24h


    答案:B,D,E
    解析:
    B、D、E

  • 第15题:

    构筑物水池满水试验,池内水位注至设计水位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水位观测的正确做法是()。

    A、 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到0.01mm
    B、 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而定。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到0.1mm
    C、 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48h。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到0.1mm
    D、 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水位测针的读数精度应达到0.1mm

    答案:D
    解析:
    2018新教材P113,测读水位的初读数与末读数之间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水位测针的读书精确度应达0.1mm。

  • 第16题:

    水池满水试验的做法包括()。

    A、向池内注水宜分两次进行
    B、向池内注水宜分三次进行,每次注水高度为设计水深的三分之一
    C、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小时
    D、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米/天
    E、注水至设计水位12小时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答案:B,C,D
    解析:
    E选项为满水试验中水位观测内容,但注水至设计水深应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 第17题:

    水池满水试验中,水位观测的要求有( )。

    A.测读水位的初读数与末读数之间的间隔时间应少于12h
    B.水位测针的读数精确度应达1/10mm
    C.注水至设计水深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D.利用水位标尺测针观测.记录注水时的水位值
    E.测定时间必须连续

    答案:B,C,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水池满水试验流程与合格标准。水位观测的要求:(1)利用水位标尺测针观测,记录注水时的水位值;(2)注水至设计水深进行水量测定时,应采用水位测针测定水位。水位测针的读数精确到0.1mm;(3)注水至设计水深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4)测读水位的初读数与末读数之间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5)测定时间必须连续。测定的渗水量符合标准时,须连续测定两次以上;测定的渗水量超过允许标准,而以后的渗水量逐渐减少时,可继续延长观测。延长观测的时间应在渗水量符合标准时止。

  • 第18题:

    水池满水试验中,水位观测的要求有:()。

    • A、测读水位的初读数与末读数之间的间隔时间应少于12h
    • B、水位测针的读数精确度应达1/10mm
    • C、注水至设计水深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 D、利用水位标尺测针观测、记录注水时的水位值
    • E、测定时间必须连续

    正确答案:B,C,D,E

  • 第19题:

    构筑物水池满水试验程序应为()。

    • A、水池注水→水池内水位观测→蒸发量测定→整理试验结论
    • B、试验准备→水池注水→水池内水位观测→蒸发量测定→整理试验结论
    • C、试验准备→水池注水→蒸发量测定,同时测水池内水位→整理试验结论
    • D、根据有关资料→水池注水→蒸发量测定→水池内水位观测→整理试验结论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多选题
    构筑物水池做满水试验时应掌握的要点有()、外观观察及蒸发量的测定。
    A

    向池内分两次注水,每次注入为设计水深的1/2

    B

    向池内注水分三次进行,每次注入为设计水深的1/3

    C

    向池内注水分三次进行,每次注水后24h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D

    水位观察,池内水位注水至设计水位24h以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E

    注水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24h,相邻两次充水的时间间隔,应不少干24h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水池满水试验中,池内注水的要求有()
    A

    对大、中型池体,可先注水至池壁底部施工缝以上,检查底板抗渗质量,当无明显渗漏时,再继续注水至第一次注水深度

    B

    向池内注水宜分3次进行,每次注水高度为设计水深的1/3

    C

    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D

    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

    E

    注水至设计水位12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水池满水试验中,池内注水的要求:
    (1)向池内注水宜分3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1/3。对大、中型池体,可先注水至池壁底部施工缝以上,检查底板抗渗质量,当无明显渗漏时,再继续注水至第一次注水深度。
    (2)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
    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3)每次注水宜测读24h的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在注水过程中和注水以后,应对池体作外观检查。当发现渗水量过大时,应停止注水,待做出妥善处理后方可继续注水。
    (4)当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执行

  • 第22题:

    单选题
    构筑物水池满水试验程序应为()。
    A

    水池注水→水池内水位观测→蒸发量测定→整理试验结论

    B

    试验准备→水池注水→水池内水位观测→蒸发量测定→整理试验结论

    C

    试验准备→水池注水→蒸发量测定,同时测水池内水位→整理试验结论

    D

    根据有关资料→水池注水→蒸发量测定→水池内水位观测→整理试验结论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关于满水试验水位观测,哪项叙述不正确?()
    A

    利用水位标尺测针观测、记录注水时的水位值

    B

    注水至设计水深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C

    测读水位的初读数与末读数之间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

    D

    测定时间必须连续。测定的渗水量符合标准时,记录数据;测定的渗水量超过允许标准,而以后的渗水量逐渐减少时,可继续延长观测;延长观测的时间应在渗水量符合标准时止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