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特征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个性化
个性化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最重要特征。这是因为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是员工个体,因此它的动力源泉在于员工自身。职业生涯发展是涉及内心及行为的一种过程。该过程的关键在于自主权的获得,获得自己的自主权就是掌握住自己的主动性。通过选择、自我决定等自我控制能力形成更大的自治。 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企业强加在个人身上的实施方案,而是由本人确立并真正发自内心地认可。每个人在人生发展过程中所处的环境不尽相同,所以个人的个性、价值观、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也是千差万别的。企业不能强加给员工一些目标,但可以为员工制定目标提供信息、提供建议,使员工找到真正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由此可以得出如下两个重要结论:第一,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个人,他人(企业、上级)只能为其提供一些发展机遇;第二,发展需要个人的决策以及理智的运用。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开放性 员工个人是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的主要角色,并不意味着由个人就能独自完成职业生涯规划,也不意味着职业生涯规划能一次性完成。职业生涯规划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①充分协商。企业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应综合多方面的意见,包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直接上级、职业生涯发展顾问、企业中其他与自己相关的管理人员、家庭中的主要成员、企业外部的顾问。 企业内部人员对企业及员工的发展情况更加了解,提供基于企业本身特性的建议,而外部人员的参与可以帮助企业管理人员避免对自己和客观形势主观判断的失误,特别是企业外部专家顾问的建议,可以使内部人员开阔眼界。②充分利用测评工具。除了参加潜能评价中心的正式测评之外,还可以利用一些调查表帮助测评员工的价值观、动机和发展愿望。③职业生涯规划适时调整。制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只需做一次就可以一劳永逸,客观环境在变化,员工个人的动机和能力也会慢慢地发生改变,因此,需要定期地检查职业生涯目标是否与个人因素以及外部环境(市场、技术发展、企业方向等)相适应。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预期性
职业生涯规划体现着个人对未来职业发展的一种心理预期。它包括个人在组织中达到的有关职位、技能、薪酬、晋级等的期望以及诸如生活的优裕、职业的满意、个人的自我实现等成分。职业生涯规划建立在个人的愿望与企业整体的愿望相关的一种默契之上。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心理预期可以使个人在发展前景及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涯之间寻求平衡。根据员工个人和企业的发展变化,定期对这种心理预期进行分析、修正,可以将心理预期作为一种积极的配合方式加以利用,从而使个人愿望在时间和环境的变化中与企业的愿望相互适应。
(四)职业生涯规划的其他特点
为了提高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它还应具有:①可行性。规划要有事实根据,并非是美好的幻想或不着边际的梦想,否则将会延误生涯良机。②适时陛。规划是预测未来的行动,确定将来的目标,因此各项主要活动何时实施、何时完成都应有时间和时序上的妥善安排,以作为检查行动的依据。③适应性。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目标涉及多种可变因素,因此规划应有弹性,以增加其适应性。④持续性。人生每个发展阶段应能持续连贯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