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gle.com

社会工作者在一次走访中发现王老先生独自在家。对于社会工作者的到来,他很高兴,交谈中社会工作者了解到,王老先生现与儿子一家同住,儿子和儿媳外出工作时,家里只留下他一个人,社会工作者观察发现,王老先生的房间杂乱无章,身上衣服泛黄并发出异味,已经多日没有换洗。老人抱怨,退休工资都交给儿媳,身上没有任何零花钱。同时,社会工作者还注意到王老先生手臂有多处瘀青,问其原因,王老先生沉默不答,表情紧张。社会工作者向社区居委会进一步了解情况,得知王老先生今年80岁,以前是老伴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老伴去世后主要由儿媳照顾,儿媳

题目
社会工作者在一次走访中发现王老先生独自在家。对于社会工作者的到来,他很高兴,交谈中社会工作者了解到,王老先生现与儿子一家同住,儿子和儿媳外出工作时,家里只留下他一个人,社会工作者观察发现,王老先生的房间杂乱无章,身上衣服泛黄并发出异味,已经多日没有换洗。老人抱怨,退休工资都交给儿媳,身上没有任何零花钱。同时,社会工作者还注意到王老先生手臂有多处瘀青,问其原因,王老先生沉默不答,表情紧张。社会工作者向社区居委会进一步了解情况,得知王老先生今年80岁,以前是老伴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老伴去世后主要由儿媳照顾,儿媳觉得老人不做家务,不讲卫生,一起生活碍事,常常为此打骂老人,有时还不让老人吃饱,儿子去外地出差时,儿媳还经常将老人反锁在家中。?
问题:?
1.社会工作者在本案例中运用了哪几种收集资料的方法?
2.列举本案例中老人受到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的类型及行为表现。?
3.如果你是社会工作者,将如何介入?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1.社工在本案例中运用了询问、观察和利用已有资料的方法收集资料。 询问:预估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时,最好的资料直接来自于服务对象本身。直接向服务对象询问,经过面对面的会谈收集资料,可以为决定介入与干预的方法提供最直接的依据。对于王老先生手臂淤青情况,直接询问原因,及整个家访过程表明社工采用询问的方法收集资料。
观察:通过实地观察,可以增加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及其社会环境的了解,增加对问题的实地感受,使收集的资料更丰富和准确。社工通过实地走访,观察王老先生的房屋,衣着情况等,“房间杂乱无章,身上衣服泛黄并发出异味、手臂有多处瘀青”。
利用已有资料:社工利用居委会关于王老先生的现有资料了解服务对象的问题,如,“向居委会进一步了解情况”等。
2.虐待老人指的是恶意对待老人,在身体上、情感或心理上、性方面或经济方面对老人构成虐待或剥削。疏于照顾老人既包括主动也包括被动地让老人得不到所需的照顾,导致老人的身体、情绪或心理方面健康的衰退。结合题干,本案例中老人受到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的类型及行为表现如下:
(1)身体虐待:社会工作者注意到王老先生手臂有多处淤青;儿媳觉得老人不做家务,不讲卫生,一起生活碍事,常常为此打骂老人。
(2)情感或心理上的虐待:老人丧偶不久,被儿媳嫌弃,情感上受到虐待。
(3)经济虐待:老人工资都交给儿媳后,无零用钱,说明经济被剥夺。
(4)他人疏于照顾:老人吃不饱饭、没人洗衣服,基本生活无人照料。
(5)自我忽视:王老先生的房间杂乱无章,身上衣服泛黄并发出异味,已经多日没有换洗。
3.作为社会工作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入:
(1)保护老年人免受经济方面的剥夺。与老人的儿子、儿媳进行面谈,调整其认知,适当交还老人的工资,给老人留有足够的零用钱。
(2)提供支持性辅导。与老人的儿子、儿媳面谈,引导其认识到自己的不孝行为及对老人的伤害,帮助他们改变对老人的态度和行为,鼓励他们做孝顺的儿子和儿媳;与老人会谈,倾听老人描述与宣泄,连接志愿者定期探望老人,与老人聊天,聆听老人的生命故事,陪护老人出行。
(3)发展支持性服务。邀请老人参与社区活动,建立与邻里的联系,培养老人爱好,丰富老人生活;连接社区日间照顾中心,解决老人白天的饮食与休闲。
(4)改变和调整环境。邀请儿子、儿媳为老人房间打扫卫生,帮助老人洗衣服,邀请儿子给老人洗澡并增进感情。
更多“社会工作者在一次走访中发现王老先生独自在家。对于社会工作者的到来,他很高兴,交谈中社会工作者了解到,王老先生现与儿子一家同住,儿子和儿媳外出工作时,家里只留下他一个人,社会工作者观察发现,王老先生的房间杂乱无章,身上衣服泛黄并发出异味,已经多日没有换洗。老人抱怨,退休工资都交给儿媳,身上没有任何零花钱。同时,社会工作者还注意到王老先生手臂有多处瘀青,问其原因,王老先生沉默不答,表情紧张。社会工作”相关问题
  • 第1题:

    案例:
    王阿姨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结婚,与老人同住,小儿子在外省读大学。最近,王阿姨因与儿媳之间产生了矛盾而心情烦躁,晚上经常失眠,唉声叹气。经社会工作者了解,原来让王阿姨与儿媳产生矛盾的原因是房子。大儿子与儿媳刚结婚时,王阿姨家只有一套两居室的住房,在朝夕相处中,王阿姨与儿媳总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发生口角。为了不影响家庭和谐,王阿姨和老伴商量后,决定把房子让给儿子和儿媳住,老两口再到外面买一套房子,因为是用他们自己多年的积蓄和养老金买的,所以房产证上也只写了老两口的名字。没想到这件事招致儿媳的不满,儿媳说两套房子的房产证上都不写他们的名字,是老人故意的,想要日后将房子留给小叔子,甚至还威胁说,如果房产证上没有自己的名字,以后她就不负责两位老人的赡养问题。这番言论让王阿姨伤透了心,她因此不知所措。
    问题:
    1.请界定上述案例中王阿姨面临的主要困境。
    2.针对王阿姨目前面临的问题,社会工作者主要可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答案:
    解析:
    1.根据上述案例,王阿姨面临的主要困境有: (1)婆媳矛盾:王阿姨和老伴打算买套新的房子,并且房产证上只写自己与老伴的名字,这个举动让儿媳不满,造成了严重的婆媳矛盾。
    (2)生理症状:因为与儿媳经常发生口角,再加上房子引发的矛盾,王阿姨的心情受到很大的影响,并因此出现失眠等现象。
    2.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个案辅导与家庭辅导综合介入的策略:
    个案会谈:与王阿姨会谈,通过同感表达建立信任关系,用个案工作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中 “描述一宣泄”的方法帮助服务对象疏导、释放负面情绪,缓解情绪问题;帮助调整认知,引导对儿媳的理解;针对失眠严重等生理症状,链接医疗资源。
    个案会谈:与王阿姨的大儿子和媳妇会谈,以接纳、尊重、同感的理念和技巧建立信任关系;通过提供信息让他们了解两位老人对房屋产权具有决定权,并且明白自己有照顾父母的责任;帮助调整认知,疏导情绪。
    家庭会谈:搭建沟通的桥梁,协调王阿姨与儿媳之间的关系,让他们了解彼此的想法,通过换位思考来相互原谅彼此以前因小事发生的矛盾,并且消除矛盾。对于房产证的问题,让王阿姨多与儿媳沟通,说明房产证没有儿子与媳妇的名字,并不是为了日后留给小儿子,只是因为买房时用的是自己和老伴的积蓄,且买房也是为了避免与家人产生不必要的摩擦,是为了维护家庭成员之间和谐的关系。帮助建立家庭契约。

  • 第2题:

    社会工作者在一次走访中发现王老先生独自在家。对于社会工作者的到来,他很高兴,交谈中社会工作者了解到,王老先生现与儿子一家同住,儿子和儿媳外出工作时,家里只留下他一个人,社会工作者观察发现,王老先生的房间杂乱无章,身上衣服泛黄并发出异味,已经多日没有换洗。老人抱怨,退休工资都交给儿媳,身上没有任何零花钱。同时,社会工作者还注意到王老先生手臂上有多处淤青,问其原因,王老先生沉默不答,表情紧张。社会工作者向社区居委会进一步了解情况,得知王老先生今年80岁,以前是老伴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老伴去世后,主要由儿媳照顾:儿媳觉得老人不做家务,不讲卫生,一起生活碍事,常常为此打骂老人,有时还不让老人吃饱,儿子去外地出差时,儿媳还经常将老人反锁家中。
    【问题】
    1.社会工作者在本案例中运用了哪几种收集资料的方法?
    2.列举本案例中老人受到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的类型及行为表现。


    答案:
    解析:
    1.收集服务对象资料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向服务对象进行询问;向服务对象的相关人进行咨询;查阅服务对象的档案记录;进行家访等。案例中,社会工作者运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家访。具体表现是:社会工作者在一次走访中发现王老先生独自在家。并了解到王老先生现与儿子一家同住,儿子和儿媳外出工作时,家里只留下他一个人。这运用了家访的方法。
    (2)观察。具体表现是:社会工作者观察发现,王老先生的房间杂乱无章,身上衣服泛黄并发出异味,已经多日没有换洗。
    (3)询问。具体表现是:社会工作者通过和王老先生的交流,了解到王老先生的近况,询问王老先生手臂淤青的原因,并向社区居委会进一步了解情况。
    2.虐待老人是指恶意对待老人,在身体上、情感或心理上、性方面或经济方面对老人构成非人道对待或剥削。疏于照顾老人既包括主动也包括被动地让老人得不到所需的照顾,导致老人的身体、情绪或心理方面的健康的衰退。案例中老人受到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的类型及行为表现如下:
    (1)身体虐待:王老先生手臂有多处淤青,原因在于儿媳觉得老人不做家务,不讲卫生,一起生活碍事,常常为此打骂老人;不让老人吃饱饭,将老人反锁在屋里,限制老人的人身自由。
    (2)情感或心理上的虐待:老人丧偶不久,被儿媳嫌弃,其在情感上受到虐待。
    (3)经济虐待:老人退休工资交儿媳后,无零用钱,其经济权利被剥夺。
    (4)他人疏于照顾:老人吃饭吃不饱、没人洗衣服,Et常基本生活无人照料。
    (5)自我忽视:王老先生的房间杂乱无章,身上衣服泛黄并发出异味,已经多日没有换洗,老人没能充分照顾自己又得不到他人的照顾。

  • 第3题:

    王老伯是甲街道某社区活动积极分子,最近因中风卧床不起,儿子儿媳请了保姆照顾他。社会工作者知道后上门看望老人,协助他向民政部门申请临时困难补助,还邀请了志愿者定期看望陪伴。在上述案例中,属于王老伯非正式支持体系的有()。

    A:保姆
    B:街道办事处
    C:儿子儿媳
    D:志愿者
    E:民政部门

    答案:A,C,D
    解析:
    社会网络由正式和非正式支持系统组成。正式的社会系统包括社会工作者、医生、律师和其他专业的助人者,非正式的系统包括家庭、朋友、同事、邻居等。

  • 第4题:

    张大爷是社会工作者小郑的服务对象,小郑对张大爷的印象特别深刻,他骨瘦如柴,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脏兮兮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小郑了解到张大爷在老伴去世后跟儿子一起生活,儿媳嫌张大爷身上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怪味,将他赶到院子西边一间破陋的房间居住。每天吃饭时,儿媳也不会主动喊张大爷吃饭,张大爷知道自己的儿媳嫌弃自己,所以,每次吃饭不管吃饱与否都不敢跟儿媳讲。在社会工作者看来,张大爷儿媳对待张大爷的行为属于( )老人。


    A.虐待

    B.忽视

    C.剥削

    D.疏于照顾

    答案:D
    解析:
    疏于照顾老人既包括主动也包括被动地让老人得不到所需要的照顾,导致老人的身体、情绪、心理方面的健康衰退。主动或被动地未满足老人身心健康的需要,包括未能充分满足老人在饮食、居所、穿衣、医疗照顾和身体保护等方面的需要。

  • 第5题:

    社会工作者在一次走访中发现王老先生独自在家。对于社会工作者的到来,他很高兴。交谈中社会工作者了解到,王老先生与儿子一家同住。儿子和儿媳外出工作时,家里只留下他一个人。社会工作者观察发现,王老先生的房间杂乱无章,身上衣服泛黄并发出异味,已经多日没有换洗。老人抱怨,退休工资都交给了儿媳,身上没有任何零花钱。同时,社会工作者还注意到王老先生手臂上有多处淤青,问其原因王老先生沉默不答,表情紧张。社会工作者向社区居委会进一步了解情况,得知王老先生今年80岁,以前是老伴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老伴去世后,主要由儿媳照顾。儿媳觉得老人不做家务,不讲卫生,一起生活碍事,常常为此打骂老人,有时还不让老人吃饱,儿子去外地出差时,儿媳还经常将老人反锁家中。 问题:1.社会工作者在本案例中运用了哪几种收集资料的方法?2.列举本案例中老人受到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的类型及行为表现。


    正确答案: 1.询问、观察、利用已有资料。
    2.虐待老年人指的是恶意对待老年人,在身体上、情感或心理上、性方面或经济方面对老年人构成虐待或剥削。疏于照顾老年人既包括主动也包括被动地让老年人得不到所需的照顾,导致老人的身体、情绪或心理方画的健康衰退。恶意对待类型:(1)身体虐待。王老先生手臂上有多处淤青,问其原因沉默不答,表情紧张。老人表现出对受伤非常警惕和紧张,说明其正处于高风险情境之中。(2)情感或心理上的虐待。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让老人遭受精神上的痛苦,包括用言语攻击、威胁、恐吓或骚扰老人,还包括把老人当孩子对待,或者有意断绝老人与他人的社会接触。儿媳觉得老人不做家务,不讲卫生,常常为此打骂老人。儿子出差时,儿媳还经常将老人反锁在家中。(3)经济虐待。不恰当地使用老人的经济资源、个人财产或其他有价物品,包括伪造支票或法律文件。老人将退休工资都交给了儿媳,身上没有任何零花钱。(4)他人疏于照顾。主动或被动地未满足老人身心健康的需要,包括未能充分满足老人在饮食、居所、穿衣、医疗照顾和身体保护等方面的需要。尽管安排了照顾老人,但老人的个人卫生差,有时不让老人吃饱,居住条件也不卫生。(5)自我忽视。老人没能充分照顾自己又没有其他的照顾人,由于缺乏自我照顾,自我忽视会危及老人的身心安康。王老先生的房间杂乱无章,身上衣服泛黄并发出异味,多日未换洗。

  • 第6题:

    社会工作者在一次走访中发现王老先生独自在家。对于社会工作者的到来,他很高兴,交谈中社会工作者了解到,王老先生现与儿子一家同住,儿子和儿媳外出工作时,家里只留下他一个人,社会工作者观察发现,王老先生的房间杂乱无章,身上衣服泛黄并发出异味,已经多日没有换洗。老人抱怨,退休工资都交给儿媳,身上没有任何零花钱。同时,社会工作者还注意到王老先生手臂有多处淤青,问其原因,王老先生沉默不答,表情紧张。社会下作者向社区居委会进一步了解情况,得知王老先生今年80 岁,以前是老伴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老伴去世后主要由儿媳照顾,儿媳觉得老人不做家务,不讲卫生,一起生活碍事,常常为此打骂老人,有时还不让老人吃饱,儿子去外地出差时,儿媳还经常将老人反锁在家中。 如果你是社会工作者,将如何介入?


    正确答案: 作为社会工作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入:
    (1)保护老年人免受经济方面的剥夺。与老人的儿子、儿媳进行面谈,调整其认知,适当交还老人的工资,给老人留有足够的零用钱。
    (2)提供支持性辅导。与老人的儿子、儿媳面谈,引导其认识到自己的不孝行为及对老人的伤害,帮助改变对老人的态度和行为,鼓励做孝顺的儿子和儿媳;与老人会谈,倾听老人描述与宣泄,联结志愿者定期探望老人,与老人聊天,聆听老人的生命故事,陪护老人出行。
    (3)发展支持性服务。邀请老人参与社区活动,建立与邻里的联结,发展老人爱好,丰富老人生活;连接社区日间照顾中心,解决老人白天的饮食与休闲。
    (4)改变和调整环境。邀请儿子、儿媳为老人房间打扫卫生,帮助老人洗衣服,邀请儿子给老人洗澡并增进感情。

  • 第7题:

    问答题
    王阿姨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结婚,与老人同住,小儿子在外省读大学。最近,王阿姨因与儿媳之间产生了矛盾而心情烦躁,晚上经常失眠,唉声叹气。经社会工作者了解,原来让王阿姨与儿媳产生矛盾的原因是房子。儿子与儿媳刚结婚时,王阿姨家只有一套两居室的住房,在朝夕相处下,王阿姨与儿媳总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发生El 角。为了不影响家庭和谐,王阿姨和老伴商量后,决定把房子让给儿子和儿媳住,老两口再到外面买一套房子,因为是用他们自己多年的积蓄和养老金买的,所以房产证上也只写老两口的名字。没想到这件事招致儿媳的不满,儿媳说两套房子的房产证上都不写他们的名字,是老人故意的,想要日后将房子留给小叔子,甚至还威胁说,如果房产证上没有自己的名字,以后她就不负责两位老人的赡养问题。这番言论让王阿姨伤透了心,也因此而不知所措。 问题: 1.请界定在上述案例中,王阿姨面临的主要困境。 2.针对王阿姨目前面临的问题,社会工作者主要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案例一  王福田,男,72岁,合肥市某社区人,没有退休工资,其老伴已去世五六年,儿子王俊修,50岁,与媳妇靠开书店为生,一家人生活还不错。不料,一天晚上,儿子在书店守夜,几个歹徒闯进来,抢走了儿子半年卖书的收入,还捅了儿子几刀,导致儿子手臂、胸部、腿部多处受伤。经过医生的竭力抢救,总算保住了儿子的性命,但是,由于伤到了神经,儿子的大腿不听使唤,成了残疾人。为了给儿子治伤,王福田把书店卖了,付完医药费,家中的积蓄所剩无几。更糟的是,其儿媳不愿和一个残疾人一起生活,丢下3岁的女儿远走他乡。王俊修感到生活没意义,甚至产生了自杀的念头。  【问题】  假如你是一名社会工作者,请你针对王福田一家的状况,拟订一份服务方案。

    正确答案: (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案例中,因歹徒抢劫,使得原本幸福、安稳的王福田一家发生巨大变故:儿子王俊修成为残疾人;儿媳远走他乡;年幼的孙女没人照顾;家庭生活贫困;儿子产生自杀念头。由此可以看出,王福田一家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①一家人的生活保障问题,因为歹徒的抢劫,其半年多的收入被抢走,为了给儿子治伤卖了书店,并且付完医药费后家中的积蓄所剩无几,一家人生活陷入了困境;
    ②儿子王俊修的康复、自立和接受现实问题,因为歹徒的抢劫导致其儿子重伤,需要进行康复治疗,由于儿子重伤且儿媳丢下他们远走他乡,儿子觉得生活没意义,所以儿子存在接受现实的问题;
    ③孙女的抚养和照顾问题,歹徒抢走半年的卖书的收入,将儿子捅伤,给儿子治完伤后,家中积蓄所剩无几,生活陷入了困境,而且儿子也成为残疾人,儿媳丢下3岁的女儿远走他乡,因此孙女的抚养和照顾成了问题。
    (2)方案设计
    根据上述分析,社会工作者设计的服务方案如下:
    ①方案目标
    a.帮助王俊修面对现实,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
    b.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救助;
    c.为王俊修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机会,帮助其寻找到合适的工作。
    ②方案实施策略
    a.为王俊修提供心理辅导,帮助王俊修面对自己残疾、失去工作、妻子远走他乡的巨大打击,宣泄其内心情绪,学着接受现实,在心理上渡过难关,防止其自暴自弃和轻生;
    b.依据相关政策,协助王俊修申请最低生活保障,以暂时保障王俊修一家的日常生活;
    c.帮助王俊修建立社会支持网络,联系残联、残疾人互助小组、残疾人康复机构等,为王俊修提供康复治疗和训练;
    d.为王俊修提供残疾人就业政策咨询和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帮助其联系就业单位,顺利就业;
    e.帮助王俊修的女儿寻找幼儿园,建议王俊修学习照顾和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技巧;
    f.联系社区照顾机构,为王俊修的父亲王福田提供日间照料。
    ③方案执行
    主要包括提供救助服务、调动社区资源、监督服务执行进度等。
    ④方案评估
    包括王福田和王俊修对服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和服务效果的评估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社会工作者在一次走访中发现王老先生独自在家。对于社会工作者的到来,他很高兴。交谈中社会工作者了解到,王老先生与儿子一家同住。儿子和儿媳外出工作时,家里只留下他一个人。社会工作者观察发现,王老先生的房间杂乱无章,身上衣服泛黄并发出异味,已经多日没有换洗。老人抱怨,退休工资都交给了儿媳,身上没有任何零花钱。同时,社会工作者还注意到王老先生手臂上有多处淤青,问其原因王老先生沉默不答,表情紧张。社会工作者向社区居委会进一步了解情况,得知王老先生今年80岁,以前是老伴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老伴去世后,主要由儿媳照顾。儿媳觉得老人不做家务,不讲卫生,一起生活碍事,常常为此打骂老人,有时还不让老人吃饱,儿子去外地出差时,儿媳还经常将老人反锁家中。 问题: 1.社会工作者在本案例中运用了哪几种收集资料的方法?2.列举本案例中老人受到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的类型及行为表现。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案例七  王教授今年74岁,他原本是一位身体健康、开朗乐观的老先生,几年前从北京一所著名大学退休,过着平静安详的生活。不过,由于工作调动,王教授早年与妻子两地分居,对孩子的教育无法过问,两个儿子都在母亲的拉扯下长大,因而对父亲颇有怨言,父子关系一直不融洽。王教授妻子在世时,两个儿子经常回家探望。半年前,王教授由于外出与老朋友小聚,回到家时发现妻子面色苍白,气息微弱,急忙送往医院。尽管极力抢救,但由于错过了最佳时机,当两个儿子赶到时,其母亲已经离开人世。儿子们把责任归咎于父亲,不再探望老人。王教授自妻子去世后,断绝了与老朋友的来往,整日待在家中抽烟酗酒,还常常喃喃自语,认为老伴的死是自己造成的。现在的王教授骨瘦如柴,精神恍惚,沉浸在内疚与悲痛中无法自拔。王教授在北京还有一位妹妹和两个外甥,他们对王教授的现状非常担心。  假如你是一位社会工作者,被社区居委会主任安排负责王教授的工作。  【问题】  1.请说明家庭系统理论的含义是什么?  2.上述案例中,王教授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  3.针对这些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正确答案: 1.家庭系统理论是家庭社会工作中运用最广、最受欢迎的理论,它已成为很多家庭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的理论基础,为家庭社会工作者评估和干预家庭功能提供基本的理论逻辑框架。家庭系统理论有三个基本的观点:
    (1)家庭成员的问题是整个家庭不良的沟通交流方式导致的。所有的家庭都是一个社会系统,这个社会系统的组成要素是家庭成员,每个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2)家庭所面临的危机既是机会,也是挑战。一旦某个家庭成员出现“问题”,不仅这个家庭成员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沟通交流方式,对“问题”作出新的回应,同时这个问题也会影响家庭中的其他成员,要求其他家庭成员也作出相应的调整。
    (3)因“问题”而导致的家庭功能失调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如果社会工作者能够让整个家庭成员看到“问题”与家庭成员沟通交流方式之间的关联,并且设法改变这样的沟通交流方式,让家庭成员从相互责备的恶性循环方式中摆脱出来,就能有效解决因“问题”而导致的家庭功能的失调。
    2.上述案例中,王教授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身体健康问题:如何恢复身体健康
    由于老伴突然去世,与儿子们的关系恶化,王教授在精神上遭受双重打击,经常酗酒抽烟,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变得骨瘦如柴,精神恍惚。
    (2)精神情绪问题:如何舒缓情绪
    由于早年的工作调动,王教授没有机会教育两个儿子,无法看到他们的成长,为此他们对王教授的感情很淡,还有怨言。再加上王教授的妻子是在王教授探望老朋友那天去世的,儿子们把母亲的去世归咎于父亲的失职,父子关系恶化。面对这种情况,王教授的精神极为压抑,沉浸在内疚与悲痛中无法自拔,负面情绪得不到排解。
    (3)丧亲问题:如何从失去老伴的痛苦中走出来
    对于妻子的去世,王教授内心非常愧疚,痛苦到无法自拔,断绝了与老朋友的来往,整日待在家里抽烟酗酒。
    (4)感情支持问题:如何修复与儿子们的关系
    由于客观原因,王教授父子关系不佳。母亲的去世又成了他们关系恶化的导火索,儿子们不仅把责任归咎于父亲,而且不再去探望老人。
    (5)社会关系问题:如何重建社交关系网络
    王教授自妻子去世后,断绝了与老朋友的来往,封闭自己并酗酒度日,断绝与外界的联系。
    3.针对王教授面临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从个人和家庭成员两个方面进行介入,具体内容如下:
    (1)为王教授做悲伤辅导,帮助王教授舒缓情绪,鼓励他走出家门
    ①帮助王教授正视其妻子已去世这一现实,摆脱负面情绪,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
    ②帮助王教授明白目前的状况,清醒意识到他的问题继续恶化下去的严重性,说服其面对现实,鼓励其走出家门,恢复与老朋友的来往,参与一些社区活动,并协助王教授制定一份健康活动计划,改善其身体状况。
    (2)建立情感支持网络
    ①告知王教授的两个儿子其父亲当前的状况,帮助他们明白当初父亲工作调动是出于“不得已”,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其父亲也非常关心和在乎他们;另外,他们母亲的去世也是偶然,让他们明白其父亲深爱着母亲,对母亲的去世父亲也非常悲痛,争取王教授的两个儿子的理解和支持是整个案例成功的关键因素。
    ②针对王教授的妹妹和外甥,开展家庭体系支持工作,协助他们参与到老人的情感支持网络里,充当王教授与其儿子们之间的沟通桥梁。
    ③帮助家庭“解除羁绊”,超越当前阻碍,代表老人把家庭动员起来;为老人制定一个行动方案,帮助家人治疗旧伤,处理积怨。
    ④帮助王教授建立社交圈子,鼓励王教授的老朋友主动和他联系,让王教授感受到关怀与温暖,进而重新融入到社会生活之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社会工作者在一次走访中发现王老先生独自在家。对于社会工作者的到来,他很高兴,交谈中社会工作者了解到,王老先生现与儿子一家同住,儿子和儿媳外出工作时,家里只留下他一个人,社会工作者观察发现,王老先生的房间杂乱无章,身上衣服泛黄并发出异味,已经多日没有换洗。老人抱怨,退休工资都交给儿媳,身上没有任何零花钱。同时,社会工作者还注意到王老先生手臂有多处淤青,问其原因,王老先生沉默不答,表情紧张。社会下作者向社区居委会进一步了解情况,得知王老先生今年80 岁,以前是老伴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老伴去世后主要由儿媳照顾,儿媳觉得老人不做家务,不讲卫生,一起生活碍事,常常为此打骂老人,有时还不让老人吃饱,儿子去外地出差时,儿媳还经常将老人反锁在家中。 如果你是社会工作者,将如何介入?

    正确答案: 作为社会工作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入:
    (1)保护老年人免受经济方面的剥夺。与老人的儿子、儿媳进行面谈,调整其认知,适当交还老人的工资,给老人留有足够的零用钱。
    (2)提供支持性辅导。与老人的儿子、儿媳面谈,引导其认识到自己的不孝行为及对老人的伤害,帮助改变对老人的态度和行为,鼓励做孝顺的儿子和儿媳;与老人会谈,倾听老人描述与宣泄,联结志愿者定期探望老人,与老人聊天,聆听老人的生命故事,陪护老人出行。
    (3)发展支持性服务。邀请老人参与社区活动,建立与邻里的联结,发展老人爱好,丰富老人生活;连接社区日间照顾中心,解决老人白天的饮食与休闲。
    (4)改变和调整环境。邀请儿子、儿媳为老人房间打扫卫生,帮助老人洗衣服,邀请儿子给老人洗澡并增进感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不定项题
    (3)王先生的父亲王老先生于1995年退休,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王老先生属于(  )。
    A

    新人

    B

    老人

    C

    中人

    D

    少人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3题:

    社会工作者在一次走访中发现王老先生独自在家。对于社会工作者的到来,他很高兴,交谈中社会工作者了解到,王老先生现与儿子一家同住,儿子和儿媳外出工作时,家里只留下他一个人,社会工作者观察发现,王老先生的房间杂乱无章,身上衣服泛黄并发出异味,已经多日没有换洗。老人抱怨,退休工资都交给儿媳,身上没有任何零花钱。同时,社会工作者还注意到王老先生手臂有多处瘀青,问其原因,王老先生沉默不答,表情紧张。社会工作者向社区居委会进一步了解情况,得知王老先生今年80岁,以前是老伴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老伴去世后主要由儿媳照顾,儿媳觉得老人不做家务,不讲卫生,一起生活碍事,常常为此打骂老人,有时还不让老人吃饱,儿子去外地出差时,儿媳还经常将老人反锁在家中。
    问题:
    1.列举本案例中老人受到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的类型及行为表现。
    2.如果你是社会工作者,将如何介入


    答案:
    解析:
    1.虐待老人指的是恶意对待老人,在身体上、情感或心理上、性方面或经济方面对老人构成虐待或剥削。疏于照顾老人既包括主动也包括被动地让老人得不到所需的照顾,导致老人的身体、情绪或心理方面健康的衰退。结合题干,本案例中老人受到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的类型及行为表现如下: (1)身体虐待:社会工作者注意到王老先生手臂有多处淤青;儿媳觉得老人不做家务,不讲卫生,一起生活碍事,常常为此打骂老人。
    (2)情感或心理上的虐待:老人丧偶不久,被儿媳嫌弃,情感上受到虐待。
    (3)经济虐待:老人工资都交给儿媳后,无零用钱,说明经济被剥夺。
    (4)他人疏于照顾:老人吃不饱饭、没人洗衣服,基本生活无人照料。
    (5)自我忽视:王老先生的房间杂乱无章,身上衣服泛黄并发出异味,已经多日没有换洗。
    2.作为社会工作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入:
    (1)保护老年人免受经济方面的剥夺。与老人的儿子、儿媳进行面谈,调整其认知,适当交还老人的工资,给老人留有足够的零用钱。
    (2)提供支持性辅导。与老人的儿子、儿媳面谈,引导其认识到自己的不孝行为及对老人的伤害,帮助他们改变对老人的态度和行为,鼓励他们做孝顺的儿子和儿媳;与老人会谈,倾听老人描述与宣泄,连接志愿者定期探望老人,与老人聊天,聆听老人的生命故事,陪护老人出行。
    (3)发展支持性服务。邀请老人参与社区活动,建立与邻里的联系,培养老人爱好,丰富老人生活;连接社区日间照顾中心,解决老人白天的饮食与休闲。
    (4)改变和调整环境。邀请儿子、儿媳为老人房间打扫卫生,帮助老人洗衣服,邀请儿子给老人洗澡并增进感情。

  • 第14题:

    王爷爷的儿子外出打工,儿媳与她常闹矛盾,前天又因管教孩子发生了冲突,儿媳一气之下回了娘家,王爷爷请社会工作者“管管儿媳”。为了有效帮助王爷爷一家,社会工作者请王爷爷和王奶奶详细讲述事情原委,还请邻居介绍李奶奶家的情况。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收集服务对象资料的方法是()。

    A.家访
    B.咨询
    C.问卷
    D.询问

    答案:D
    解析:
    直接向服务对象询问,通过面对面的会谈去收集资料,可以为决定介入干预的方法提供依据。除了向服务对象本人询问外,还可向与服务对象有关的系统查询。如从家庭成员、服务对象的工作单位与服务对象关系密切的同事及朋友那里获得有关服务对象的资料。题中,社会工作者请王爷爷和王爷爷讲述事情原委,还请邻居介绍李奶奶的情况。也就是说社会工作者向服务对象本人以及与其有关的邻居询问情况,即通过询问的方式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

  • 第15题:

    王老伯是甲街道某社区活动的积极分子,最近因中风卧床不起,儿子儿媳请了保姆照顾他。社会工作者知道后上门看望老人,协助他向民政部门申请临时困难补助,还邀请了志愿者定期看望陪伴。上述案例中,属于王老伯非正式支持体系的有( )。

    A.保姆
    B.街道办事处
    C.儿子儿媳
    D.志愿者
    E.民政部门

    答案:A,C,D
    解析:
    非正式支持体系的构成通常分为三类:①第一类是家庭成员(主要是子女)对父母的养老支持。②第二类是亲属(兄弟姐妹及远亲、姻亲等)对老年人的支持。③第三类是非亲属对老年人的支持。如邻居、朋友、同事、慈善机构、非政府组织、社区志愿服务等。题中,保姆、儿子儿媳、志愿者属于王老伯的非正式支持系统。

  • 第16题:

    季老先生的大儿子于多年前身故,之后季老先生一直由大儿媳赡养。近日季老先生去世,去世前没有立下遗嘱。季老先生去世时仅有大儿媳、大孙子(大儿子的小孩)、二儿子、二儿媳和小孙子(二儿子的小孩)几个亲人,若按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份额均等的原则进行分配,二儿子可继承其遗产的()。

    • A、全部
    • B、1/2
    • C、1/3
    • D、1/4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社会工作者在一次走访中发现王老先生独自在家。对于社会工作者的到来,他很高兴,交谈中社会工作者了解到,王老先生现与儿子一家同住,儿子和儿媳外出工作时,家里只留下他一个人,社会工作者观察发现,王老先生的房间杂乱无章,身上衣服泛黄并发出异味,已经多日没有换洗。老人抱怨,退休工资都交给儿媳,身上没有任何零花钱。同时,社会工作者还注意到王老先生手臂有多处淤青,问其原因,王老先生沉默不答,表情紧张。社会下作者向社区居委会进一步了解情况,得知王老先生今年80 岁,以前是老伴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老伴去世后主要由儿媳照顾,儿媳觉得老人不做家务,不讲卫生,一起生活碍事,常常为此打骂老人,有时还不让老人吃饱,儿子去外地出差时,儿媳还经常将老人反锁在家中。 列举本案例中老人受到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的类型及行为表现。


    正确答案: 虐待老人指的是恶意对待老人,在身体上、情感或心理上、性方面或经济方面对老人构成虐待或剥削。疏于照顾老人既包括主动也包括被动地让老人得不到所需的照顾,导致老人的身体、情绪或心理方面健康的衰退。结合题干,本案例中老人受到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的类型及行为表现如下:
    (1)身体虐待:社会工作者注意到王老先生手臂有多处淤青;儿媳觉得老人不做家务,不讲卫生,一起生活碍事,常常为此打骂老人。
    (2)情感或心理上的虐待:老人丧偶不久,被儿媳嫌弃,情感上受到虐待。
    (3)经济虐待:老人工资都交给儿媳后,无零用钱,说明经济被剥夺。
    (4)他人疏于照顾:老人吃不饱饭、没人洗衣服,基本生活无人照料。
    (5)自我忽视:王老先生的房间杂乱无章,身上衣服泛黄并发出异味,已经多日没有换洗。

  • 第18题:

    社会工作者在一次走访中发现王老先生独自在家。对于社会工作者的到来,他很高兴,交谈中社会工作者了解到,王老先生现与儿子一家同住,儿子和儿媳外出工作时,家里只留下他一个人,社会工作者观察发现,王老先生的房间杂乱无章,身上衣服泛黄并发出异味,已经多日没有换洗。老人抱怨,退休工资都交给儿媳,身上没有任何零花钱。同时,社会工作者还注意到王老先生手臂有多处淤青,问其原因,王老先生沉默不答,表情紧张。社会工作者向社区居委会进一步了解情况,得知王老先生今年80岁,以前是老伴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老伴去世后主要由儿媳照顾,儿媳觉得老人不做家务,不讲卫生,一起生活碍事,常常为此打骂老人,有时还不让老人吃饱,儿子去外地出差时,儿媳还经常将老人反锁在家中。 问题:1.列举本案例中老人受到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的类型及行为表现。2.如果你是社会工作者将如何介入?


    正确答案: 1.列举本案例中老人受到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的类型及行为表现。虐待老人指的是恶意对待老人,在身体上、情感或心理上、性方面或经济方面对老人构成虐待或剥削。疏于照顾老人既包括主动也包括被动地让老人得不到所需的照顾,导致老人的身体、情绪或心理方面健康的衰退。结合题干,本案例中老人受到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的类型及行为表现如下:(1)身体虐待:社会工作者注意到王老先生手臂有多处淤青;儿媳觉得老人不做家务,不讲卫生,一起生活碍事,常常为此打骂老人。(2)情感或心理上的虐待:情感上老人丧偶不久,被儿媳嫌弃,情感上受到虐待。(3)经济虐待:老人工资都交给儿媳后,无零用钱,说明经济被剥夺。(4)他人疏于照顾:老人吃不饱饭、没人洗衣服,基本生活无人照料。(5)自我忽视:王老先生的房间杂乱无章,身上衣服泛黄并发出异味,已经多日没有换洗。
    2.如果你是社会工作者将如何介入?(1)保护老年人免受经济方面的剥夺。与老人的儿子、儿媳进行面谈,调整认知,适当交还老人的工资,给老人留有足够的零用钱。(2)提供支持性辅导。与老人的儿子、儿媳面谈,引导其认识到自己的不孝行为及对老人的伤害,帮助改变对老人的态度和行为,鼓励做孝顺的儿子和儿媳;与老人会谈,倾听老人描述与宣泄,联系志愿者定期探望老人,与老人聊天,聆听老人的生命故事,陪护老人出行。(3)发展支持性服务。邀请老人参与社区活动,建立与邻里的连接,发展老人爱好,丰富老人生活;连接社区日间照顾中心,解决老人白天的饮食与休闲。(4)改变和调整环境。邀请儿子、儿媳为老人房间打扫卫生,帮助老人洗衣服,邀请儿子给老人洗澡并增进感情。
    【提示】此题考点是老人虐待与疏于照顾的介入。此部分是老年社会工作的重点,列举老人受到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的类型及行为表现,需要考生结合教材的评估项目和案例给出的信息进行归纳和描述,对介入策略可以依据教材给出的四个方面进行自主发挥。

  • 第19题:

    单选题
    张三、李四、王五、陈六一起讨论南京市的晚报,张三说“南京没有一家晚报办得好。”李四说“南京的晚报办的都不错。”王五说“南京市还是有晚报办的不错的。”陈六说“南京市的晚报都办的糟。”他们争论时,来了一位老先生,他点评说“依我看,李四和陈六都说错了。”如果老先生说得对的话,那么(  )
    A

    张三和王五都说错了

    B

    张三和王五都说对了

    C

    张三说错了,王五说对了

    D

    张三说对了,王五说错了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王阿姨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结婚,与老人同住,小儿子在外省读大学。最近,王阿姨因与儿媳之间产生了矛盾而心情烦躁,晚上经常失眠,唉声叹气。经社会工作者了解,原来让王阿姨与儿媳产生矛盾的原因是房子。儿子与儿媳刚结婚时,王阿姨家只有一套两居室的住房,在朝夕相处下,王阿姨与儿媳总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发生口角。为了不影响家庭和谐,王阿姨和老伴商量后,决定把房子让给儿子和儿媳住,老两口再到外面买一套房子,因为是用他们自己多年的积蓄和养老金买的,所以房产证上也只写老两口的名字。没想到这件事招致儿媳的不满,儿媳说两套房子的房产证上都不写他们的名字,是老人故意的,想要日后将房子留给小叔子,甚至还威胁说,如果房产证上没有自己的名字,以后她就不负责两位老人的赡养问题。这番言论让王阿姨伤透了心,也因此而不知所措。 问题:1.请界定在上述案例中,王阿姨面临的主要困境。2.针对王阿姨目前面临的问题,社会工作者主要采取哪些介入策略?3.作为社会工作者,在妇女婚姻和家庭关系调适上的主要工作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根据上述案例,王阿姨面临的主要困境有:(1)婆媳矛盾:王阿姨和老伴打算买套新的房子,并且房产证上只写自己与老伴的名字,这个举动让儿媳不满,造成了严重的婆媳矛盾。(2)生理症状:因为与儿媳经常发生口角,再加上房子引发的矛盾,王阿姨的心情受到很大的影响,并因此出现失眠等现象。2.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个案辅导与家庭辅导的介入策略:个案会谈:与王阿姨会谈,通过同感表达建立信任关系,用个案工作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中"描述--宣泄"的方法帮助服务对象疏导、释放负面情绪,缓解情绪问题;帮助调整认知,引导对儿媳的理解;如失眠严重,连接医疗资源。个案会谈:与王阿姨的大儿子和媳妇会谈,以接纳、尊重、同感的理念和技巧建立信任关系;通过提供信息让他们了解两位老人对房屋产权具有决定权,并且明白自己有照顾父母的责任;帮助调整认知,疏导情绪。家庭会谈:搭建沟通的桥梁,协调王阿姨与儿媳之间的关系,让他们了解彼此的想法,通过换位思考来相互原谅彼此以前因小事儿发生的矛盾,并且消除矛盾。对于房产证的问题,让王阿姨多与儿媳沟通,说明房产证没有儿子与媳妇的名字,并不是为了日后留给小叔子,而只是因为买房时用的是自己和老伴的积蓄,且买房也是为了避免与家人产生不必要的摩擦,是为了维护家庭成员之间和谐的关系。帮助建立家庭契约。【提示】此题的考点是妇女社会工作中的婚姻与家庭服务,此题情节较为简单,服务对象的问题与困境较为清楚容易判断,需要注意的是在介入策略的表达上要体现专业性。也许没有学习过社会工作,但有丰富人生经验的人也能回答类似的问题,但那是仅凭经验在做答,体现不出社会工作的专业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案例一  社会工作者在一次走访中发现王老先生独自在家。对于社会工作者的到来,他很高兴,交谈中社会工作者了解到,王老先生现与儿子一家同住,儿子和儿媳外出工作时,家里只留下他一个人,社会工作者观察发现,王老先生的房间杂乱无章,身上衣服泛黄并发出异味,已经多日没有换洗。老人抱怨,退休工资都交给儿媳,身上没有任何零花钱。同时,社会工作者还注意到王老先生手臂上有多处淤青,问其原因,王老先生沉默不答,表情紧张。社会工作者向社区居委会进一步了解情况,得知王老先生今年80岁,以前是老伴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老伴去世后,主要由儿媳照顾。儿媳觉得老人不做家务,不讲卫生,一起生活碍事,常常为此打骂老人,有时还不让老人吃饱,儿子去外地出差时,儿媳还经常将老人反锁家中。[2014年真题]  【问题】  1.社会工作者在本案例中运用了哪几种收集资料的方法?  2.列举本案例中老人受到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的类型及行为表现。

    正确答案: 1.收集服务对象资料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向服务对象进行询问;向服务对象的相关人进行咨询;查阅服务对象的档案记录;进行家访等。案例中,社会工作者运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家访。具体表现是:社会工作者在一次走访中发现王老先生独自在家。并了解到王老先生现与儿子一家同住,儿子和儿媳外出工作时,家里只留下他一个人。这运用了家访的方法。
    (2)观察。具体表现是:社会工作者观察发现,王老先生的房间杂乱无章,身上衣服泛黄并发出异味,已经多日没有换洗。
    (3)询问。具体表现是:社会工作者通过和王老先生的交流,了解到王老先生的近况,询问王老先生手臂淤青的原因,并向社区居委会进一步了解情况。
    2.虐待老人是指恶意对待老人,在身体上、情感或心理上、性方面或经济方面对老人构成非人道对待或剥削。疏于照顾老人既包括主动也包括被动地让老人得不到所需的照顾,导致老人的身体、情绪或心理方面的健康的衰退。案例中老人受到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的类型及行为表现如下:
    (1)身体虐待:王老先生手臂有多处淤青,原因在于儿媳觉得老人不做家务,不讲卫生,一起生活碍事,常常为此打骂老人;不让老人吃饱饭,将老人反锁在屋里,限制老人的人身自由。
    (2)情感或心理上的虐待:老人丧偶不久,被儿媳嫌弃,其在情感上受到虐待。
    (3)经济虐待:老人退休工资交儿媳后,无零用钱,其经济权利被剥夺。
    (4)他人疏于照顾:老人吃饭吃不饱、没人洗衣服,日常基本生活无人照料。
    (5)自我忽视:王老先生的房间杂乱无章,身上衣服泛黄并发出异味,已经多日没有换洗,老人没能充分照顾自己又得不到他人的照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大学生王华因受到严重的情绪和社交问题困扰,前来寻求社会工作者的帮助。在与王华的前几次面谈中,社会工作者不断的从观察到的事实出发,对王华问题的原因做出各种推断,然后再通过与王华的不断互动和观察验证这些推断,从而一步步的逐渐深化对王华的理解,最后形成有关王华问题的准确判断。社会工作者的这种做法运用了个案会谈的(     )技巧。
    A

    建立关系

    B

    诊断性会谈

    C

    治疗性会谈

    D

    咨询性会谈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王老伯是甲街道某社区活动的积极分子,最近因中风卧床不起,儿子儿媳请了保姆照顾他。社会工作者知道后上门看望老人,协助他向民政部门申请临时困难补助,还邀请了志愿者定期看望陪伴。上述案例中,属于王老伯非正式支持体系的有(  )。[2014年真题]
    A

    保姆

    B

    街道办事处

    C

    儿子儿媳

    D

    志愿者

    E

    民政部门


    正确答案: E,B
    解析:
    非正式支持体系的构成通常分为三类:①第一类是家庭成员(主要是子女)对父母的养老支持。②第二类是亲属(兄弟姐妹及远亲、姻亲等)对老年人的支持。③第三类是非亲属对老年人的支持。如邻居、朋友、同事、慈善机构、非政府组织、社区志愿服务等。题中,保姆、儿子儿媳、志愿者属于王老伯的非正式支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