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是从这种总和抽象出来的。这种观点属于()
第4题:
课程是受教育者各种自主性活动的总和,这种思想导致了()观点的产生。
第5题: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对恩格斯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第6题:
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这两句话明确指出了()
第7题:
早在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在总结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成果时就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根据恩格斯的论述,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和科学上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
第8题: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第9题:
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
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关系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第10题:
学科
目标
计划
经验
第11题:
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物质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可感知性
物质是自然界的具体的物质形态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对于物质范畴,恩格斯在他的著作《自然辩证法》中作出了这样的表述: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恩格斯对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第16题:
为什么说物质是从各种实物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第17题:
材料一“五行”原指“五材”,即水、火、木、金、土。早期的“五行”说反映了人们对事物多样性及世界本原的认识。西周末年,史伯提出了“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的观点。 材料二:霍尔巴赫是18世纪的一位著名哲学家。他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及其属性都是不变的,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不同性质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原子的结合和分离在空间位置的变化所造成的。 材料三:恩格斯说:“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当我们把各种有形的存在着的事物概括在物质这一概念下的时候,我们就是把它的质的差异撇开了。因此,物质本身和各种特定的、实在的物质不同,它不是感性的存在着的东西”。 对以上三种观点作出简要评价。
第18题: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把课程定义为“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这种观点认为课程就是()。
第19题:
恩格斯说:“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说明()
第20题: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认为,物质是()
第21题:
物质和实物完全是一回事
物质是各种实物相加
物质范畴是带有普遍性的哲学范畴
物质和实物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物质和实物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第22题:
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第23题:
各种实物的总和,物质概念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各种具体实物形态的共性
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的客观实体
具体物质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