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在入户调查中,调查人员不断问“还有别的吗?”“还有其他原因吗?”等,这是提问技巧中的()
第2题:
社会测量技术是要求儿童自己主观来评价对同伴的喜欢程度的方法,主要包括一__________和 两种。
第3题:
创新型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总喜欢问:问为什么?如何办?可能吗?怎么办,对提出的问题能追究原因、提供对策、()、()。
第4题:
5-6岁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总是()。
第5题:
幼儿喜欢问: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他们的思维逻辑是:不是好人就是坏人,这说明了幼儿思维的()。
第6题:
随着抽象思维的萌芽,儿童开始学会从他人以及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开始理解事物的相对性。
第7题:
下列不属于前苏格拉底哲学追问的问题的是()。
第8题:
我们如何通过哲学描述自然
万物由什么构成
我们如何解释自然事物的多元性
万物从何而来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自我中心
泛灵论
直观思维
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海德格尔的“先验”之问首先是一种指向“本质”领域的存在学追问,而存在学唯有作为现象学才是可能的。
第14题:
对于知识创新时代的学生而言,最重要的能力不是回答问题,而是提出问题。从哲学角度看,这说明()
第15题:
我们可以将儿童喜欢画动的对象(如人、动物等)这一现象直接地演绎为儿童的美术具有动态性的特征。
第16题:
幼儿喜欢问: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他们的思维逻辑是:不是好人就是坏人。这反映了幼儿思维的()
第17题:
问儿童“1加1等于几”,儿童可能无法回答,但若问他“1个苹果加1个苹果等于几个苹果”,他就比较容易做出回答,这是儿童()的体现。
第18题:
随着具体形象思维的萌芽,儿童开始学会从他人、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开始获得“守恒”观念,开始理解事物的相对性。
第19题:
喜欢探究
刨根问底
追根溯源
一问究竟
第20题:
观众数量
儿童节目
新闻报道
座位顺序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第23题:
澄清
避免引导性提问
追问
可跳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