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gle.com

关于条约的缔约权,下列说法错误是:( )A.缔约机关不得超越其国内法关于缔约权自规定B.被授权缔约地代表不得超越对其权限限制C.就国家而言,缔约权指国内法规定哪些或机构又代表国家对外缔约的权限及权限范围D.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一国缔约机关超越法定权限缔结的条约对该国一律无效

题目

关于条约的缔约权,下列说法错误是:( )

A.缔约机关不得超越其国内法关于缔约权自规定

B.被授权缔约地代表不得超越对其权限限制

C.就国家而言,缔约权指国内法规定哪些或机构又代表国家对外缔约的权限及权限范围

D.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一国缔约机关超越法定权限缔结的条约对该国一律无效


相似考题
更多“关于条约的缔约权,下列说法错误是:( ) A.缔约机关不得超越其国内法关于缔约权自规定B. ”相关问题
  • 第1题:

    条约无效的理由有()。

    A.违反国内法关于缔约权限的规定

    B.意思表示不真实

    C.条约与一般国际强行法抵触

    D.完成业务


    参考答案:ABC

  • 第2题:

    下列哪些情况下,条约无效?

    A、条约的规定与一般国际法强行规则相抵触
    B、条约缔结时一方对另一方采取了诈欺手段
    C、条约的规定与国际法强行规则抵触,但该强行规则产生于条约缔结之后
    D、条约一方的缔约机关超越其缔约权的限制而缔结的条约

    答案:A,B,C
    解析:
    条约的有效性须具备三个实质性条件:具有完全的缔约权;自由同意;符合强行法。缔约权是指拥有缔约能力的主体,根据其内部的规则赋予某个机关或个人对外缔结条约的权限。对于缔约机关超越其国内法关于缔约权的限制所缔结的条约是否有效的问题,《条约法公约》规定,一国不能以本国机关违反国内法关于缔约权限的规定而主张其所缔结的条约无效,除非这种违反国内法关于缔约权限规定的行为非常明显,涉及根本重要的国内法规则。因此,条约一方的缔约机关超越国内法对其缔约权的限制而缔结的条约并不当然无效。D项错误。缔约国自由地表示同意是构成条约有效的又一个基本条件。根据《条约法公约》,诈欺、贿赂及强迫等情况都不能被认为是自由同意。因此,B项所述情况下条约无效。符合强行法规则是条约生效的又一个基本条件。首先,条约在缔结时与一般国际法强行规则相抵触者无效。其次,条约缔结后如遇新的强行规则产生时,与该规则相抵触者失效并终止。前者是自始无效,后者则是自与新的强行规则发生抵触时无效。因此,A、C项应入选。

  • 第3题:

    共用题干
    甲国与乙国均是《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缔约国,甲国与乙国就乙国国内F省的石油开发使用签订了一项文件,以保障甲国国内石油的稳定供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在没有经过乙国国内法特别授权的情况下,下列乙国哪一类缔约机关将会使得该文件最有可能成为有效成立的国际条约、()
    A、乙国的缔约机关为该国司法部
    B、乙国缔约机关为F省的国有石油开发公司
    C、乙国缔约机关为F省省政府
    D、乙国缔约机关为该国总统,但乙国国内法规定签订石油资源方面的国际条约前需要由国会多数通过,乙国总统签约前未履行该项手续

    答案:D
    解析:
    缔约能力,是指国家和其他国际法主体拥有的合法缔结条约的能力。非国际法主体没有普遍地合法缔结条约的资格,因此,主权国家拥有完整、全面缔结条约的能力,国家内部的行政单位、地方政府一般不能与外国缔结条约,除非得到国家的授权。缔约权,则是指拥有缔约能力的主体,根据其内部的规则赋予某个机关或个人对外缔结条约的权限。缔约权是由各国通过国内法规定的,缔约机关不得超越其国内法中关于缔约权的一般限制,被授权缔约的代表不得超越对其权限的特殊限制。对于缔约机关超越其国内法关于缔约权的限制所缔结的条约是否有效的问题,《维也纳条约法公约》规定:一国不能以本国缔约机关违反国内法规定的权限为由主张条约无效,除非这种违反国内法的行为非常明显以至涉及根本重要的国际法规则;对于缔约代表超越对其授权范围的特殊限制所签订的条约,除非事先把该特殊限制通知其他谈判国,本国不得以该理由主张条约无效。对于一个进行石油开发的条约,A选项中没有经过特别授权的司法部、B项中的国有企业、C项中的地方政府显然不具备签订国际条约的缔约能力与缔约权,D项中的国家总统虽然没有率先履行手续,但由于这种特殊限制并没有涉及根本重要的国际法规则,甲国不能以该理由主张该条约无效,因此,D项为正确选项。


    条约生效除了缔约方具有缔约能力和缔约权外,还要求缔约国的自由同意以及需符合国际强行法规则。其中错误、欺诈和贿赂以及强迫情况下所表示的同意都不能被认为是自由同意,错误是指与缔约时假定存在并构成一国受条约约束的必要根据的事实或情势有关的错误,这种情况下,该国可援引该理由主张所缔结的条约无效;在谈判条约时,一方对另一方进行欺诈或对谈判代表进行贿赂,从而违反缔约国的自由同意,受欺诈或贿赂的国家可以主张所缔结的条约无效;强迫包括对乙国谈判代表的强迫和对国家的强迫,以强迫而缔结的条约自始无效。强行法是为了整个国际社会的利益而存在的,是国际社会全体公认为不能违背、并且以后只能以同等性质的规则才能变更的规则,它不能以个别国家间的条约排除适用,条约与一般国际法强行性规则相抵触者无效。油田的储量足以进行开发应构成乙国缔结石油条约时假定存在并受条约约束的必要根据的事实,该事实的不存在构成错误,可以作为主张条约无效的理由;B项中甲国进行贿赂以及C选项中甲国对乙国进行强迫均可构成乙国主张条约无效的理由;D项的规定违反了国际法强行法规则中不使用武力或威胁的原则,条约是无效的。因此,A、B、C、D项均为正确选项。


    条约解释的一般规则包括:根据通常含义和上下文,按条约用语在上下文中的通常意义进行解释;符合条约的目的和宗旨以及善意解释,解释不能使得一方不公正地优于另一方,也不能试图阻挠或破坏条约的履行。条约解释的辅助规则包括:使用解释条约的补充资料,包括条约的准备工作及缔约的情况在内,如谈判记录、历次草案等,但这些材料仅仅作为补充,本身不具有决定性。对于两种以上文字的解释,对以两种以上文字认证作准的条约,除按约定外,每种文字的约文应同样作准,在各种文字的作准文本中,条约的用语应推定具有相同的意义。A、B选项属于条约解释的一般规则的内容,是正确的。C项认为根据条约解释的辅助资料包括会谈纪要等来决定条约如何进行解释,是错误的。D项对两种以上的文字约文的解释符合国际法的规定,是正确的。


    一般来说,条约不能单方面被废除,但在下述情况下,单方面可以终止条约。其一是一方违约,《条约法公约》规定,如果缔约一方废弃条约或行使了与条约目的和宗旨不符的重大违约行为时.双边条约当事国的另一方有权援引违约为由终止该条约;多边条约的其他当事国有权一致协议,在该国与违约国之间或在全体当事国之间终止条约。其二是情势变更。

  • 第4题:

    根据《条约法公约》和我国《缔结条约程序法》的规定,下列关于条约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多边条约提出的保留只有缔约国同意,才能在保留国与同意国之间生效

    B.缔约人是否具有缔约能力取决于国际法的规定,而缔约人是否具有缔约权则取决于国内法的规定

    C.条约一般不为第三国创设权利和义务,但是如果第三国不反对该项权利、明示接受该项义务或该条款反映的是国际法规则,则效力可能及于第三国

    D.我国加入多边条约和协定,分别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决定


    正确答案:ABCD

    本题考查条约的保留、缔约人的缔约能力和缔约权以及为第三国创设权利义务的条约的效力。
    A选项中,关于条约的保留,存在四种情况:条约明文准许保留的,一般不需要其他缔约国事后接受;如果从谈判国有限数目以及条约的宗旨和目的可知该条约在全体当事国的全部适用是每一个当事国同意接受该条约拘束的必要条件时,保留须经全体当事国接受;条约若是一个国际组织的组织约章,保留一般须经该组织的有权机关接受;不属于上述情况的,由缔约国决定是否接受一项保留。从以上四种情况可以得出结论,对于多边条约提出的保留,必须经过至少一个缔约国同意。B选项中,主要是区分缔约能力和缔约权两个概念:前者是指在国际上合法地接受条约的能力,是国际法主体的一个固有的属性,后者是指国际法主体内部某个机关或个人缔结条约的权限。至于C选项和D选项都是事实性的问题。

  • 第5题:

    下列关于条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条约的主体可以是跨国公司
    B.条约的名称是多样的,一国发布的政治宣言也可以是条约
    C.条约的形式主要是书面的,但也存在大量的口头条约
    D.一国不得以本国机关违反国内法关于缔约权限的规定而主张其所缔结的条约无效

    答案:C,D
    解析:
    A 错误。条约必须是国际法主体之间缔结的,即缔约者必须具备国际法主体资格。一方不是国际法主体所签订的协议,或非国际法主体间签订的协议都不是条约。
    B 错误。条约是国际法主体间签订的,条约的缔约主体至少有两个,一个国家的单方面行为不能构成条约,例如一国发表的声明、宣告等不是条约。
    C 正确。虽然《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以规范书面条约为出发点,将适用于该公约的条约定义为书面形式。但其并不排除其他形式条约的存在和有效性。实践中,口头条约在历史上和现代都有,并木因其非书面的形式而影响其法律效力。
    D 正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规定,一国不能以本国机关违反国内法关于缔约权限的规定而主张其所缔结的条约无效,除非这种违反国内法关于缔约权限规定的行为非常明显,涉及根本重要的国内法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