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利用拟用地界址点坐标与控制点、地物点坐标,计算拟用地界址点相对于控制点、地物点的角度等有关数据,作为()放样数据。
第4题:
当()时,可以利用拟用地界址点坐标与控制点、地物点坐标,计算拟用地界址点相对于控制点、地物点的距离等有关数据,作为关系距离法放样数据。
第5题:
土地勘测定界图中,关于界址点及界址线的编绘,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第6题:
解析法测定界址点位置是利用地籍控制点起算数据和实地观测的(),按公式计算界址点的坐标。
第7题:
利用地籍控制点起算数据和实地观测的()的数据,按公式计算界址点的坐标是解析法测定界址点位置的方法。
第8题:
±2
±3
±5
±7
第9题:
检查界址点与邻近界址点的距离
检查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的距离
用检测数据与原勘丈数据检查
解析法检查界址点坐标
边界调整测量
第10题:
权属纠纷双方的证明文件
界址边长、界址点与邻近重要地物之间距离数据
地籍图
界址点的几何条件
地籍测量工作底图
第11题:
角度
坡度
距离
大气压强
湿度
第12题:
界址点解析坐标
建筑物边长
界址线
界址点的几何条件
界址边长、界址点与邻近重要地物之间距离数据
第13题:
第14题:
解析法测定的界址点坐标与原拟用地界址点坐标之差的中误差为()cm。
第15题:
搜集用地界址点拟定坐标或与定界有关的参考资料作为放样元素,对于线性工程还应收集()。
第16题:
除利用界址点解析坐标外,()也常常作为依据来恢复界址点或解决权属纠纷。
第17题:
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变更地籍测量中,界址点的检查方法一般有()。
第18题:
土地勘测定界时,可利用拟用地界址点坐标与控制点坐标,计算拟用地界址点相对于控制点的角度等有关数据,作为()放样数据。
第19题:
在恢复界址点或解决权属纠纷时,常常利用()作为依据。
第20题:
中线点设计坐标
控制点点之记
线性工程占地宽度表
控制点坐标成果
各类曲线元素
第21题:
极坐标法
关系距离法
前方交会法
长度交会法
第22题:
角度
温度
距离
大气压强
湿度
第23题:
如果没有实测界址点坐标,可在实地丈量界址点与附近明显地物的关系距离,在图上用距离交会的方法绘出界址点位置
界址点分埋石(包括建筑物拐角界址点)和不埋石两种
界址桩在图上必须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统一按顺时针编号
界址桩之间的距离,直线最长为100m,转折点必须设置界址桩。对于大型线性工程,直线段距离可适当延长
界址点编号形式:如用地面积较小,可按阿拉伯数字1,2,3…顺序编制;如用地面积较大,可采用地名或工程名的汉语拼音头一个字母作为代号顺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