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第2层的源地址
B.源结点的物理地址
C.第2层的目的地址
D.第3层的目的地址
第1题:
A.目的地址过滤
B.源地址过滤
C.协议过滤
D.生成树过滤
第2题:
下列关于数据报交换方式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在报文传输前建立源结点与目的结点之间的虚电路
B.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可以经过不同路径进行传输
C.同一报文的每个分组中都要有源地址与目的地址
D.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可能不按顺序到达目的结点
第3题:
在广播式网络中,一个结点广播信息,其他结点都可以“听到”该信息,但其他结点是否接收该信息,取决于______。
A.信息中目的地址是否与本机地址相同
B.信息中源地址是否是与本机地址相同
C.一个结点是否处于可接收状态
D.一个结点是否有专用通信信道
第4题:
(9)关于数据报交换方式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在报文传输前建立源结点与目的结点之间的虚电路
B)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可以经过不同路径进行传输
C)同一报文的每个分组中都要有源地址与目的地址
D)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可能不按顺序到达目的结点
第5题:
第6题:
IP协议首部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字段存放的是源主机和目的主机的物理地址地址。
第7题:
分组中的第3层地址是()。
第8题:
网桥通过将数据帧中的()和自己地址表中的信息进行比较,实现数据帧的转发和过滤
第9题:
在分组交换机转发表中,选择哪个端口输出与()有关。
第10题:
源MAC地址和和目的MAC地址
源IP地址和源IP地址
目的MAC地址和TTL
目的MAC地址和源IP地址
第11题:
源MAC地址
目的MAC地址
源IP地址
目的IP地址
第12题:
包(分组)的源地址
包(分组)的目的地址
包(分组)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
包(分组)的路径
第13题:
在以太网中,MAC帧中的源地址域的内容是(35)。IEEE 802.3标准中MAC子层和物理层之间的接口,不包括(36)。
A.源SAP地址
B.目的SAP地址
C.发送站点的物理地址
D.目的站点的物理地址
第14题:
关于数据报交换方式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A.在报文传输前建立源结点与目的结点之间的虚电路
B.同—报文的不同分组可以经过不同路径进行传输
C.同—报文的每个分组中都要有源地址与目的地址
D.同—报文的不同分组可能不按顺序到达目的结点
第15题:
A.源MAC地址
B.源IP地址
C.源交换机端口
D.目的地IP地址
E.目标端口地址
F.目的MAC地址
第16题:
第17题:
在分组交换机路由表中,到达某一目的地的出口与()有关。
第18题:
在第3层转发分组时,路由器修改哪两个字段?()
第19题:
在以太网中,MAC帧中的源地址域的内容是()。
第20题:
网桥根据分组的()对其进行转发或过滤。
第21题:
转发表是分组交换网中交换机工作的依据,一台交换机要把接收到的数据包正确地传输到目的地,它必须获取数据包中的()
第22题:
硬件地址
MAC地址
源/目的IP地址
URL
第23题:
源SAP地址
目的SAP地址
发送站点的物理地址
目的站点的物理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