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首尾照应、结构完整
B 演透勿绝,延伸拓展
C水到渠成,适可而止
D提示要点,鼓励进步
第1题:
指出下面这段话的出处(作者及篇名),简述其要义并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苏轼,《答谢民师书》。
要点是讲写文章要“自然天成”。这是苏轼关于写作艺术的理论结晶,包含着多层意思。他要求创作有极大限度的自由,首先是要摆脱精神的枷锁,敢于直抒胸臆,这是自由抒写的思想基础;
其二是形式上的解放,要能破除一切陈规旧套的障碍,如云水的飘浮流荡,随所变态,呈现异景;
其三,创作的高度自由还须遵循一定艺术法则,以塑造鲜明生动的形象,“行云流水”还须“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苏轼自然观与前人相比发展之处,正在于自由与规律的统一。
略
第2题:
(作文应)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这段文论出自()
A韩愈的《送孟东野序》
B苏拭的《答谢民师推官书》
C白居易的《与元九书》
D欧阳修的《梅圣俞诗集序》
第3题:
【单选题】“人怕入错行”主要是指:
A.所追求的东西超越本领域的边界
B.没有规划就凭直觉选择
C.没有挣到如预期的回报
D.所入的行可能有害于社会
第4题:
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苏轼《答谢民师推官书》)上面这段文字提出了什么样的文学理论观点?
苏轼在这段文字里主要是在说明和解释孔子的“辞达而已矣”这句话,他要表达的意思是说,孔子不只是要求文辞仅仅是表达意思,实则是要求质朴和文采相得益彰,即孔子曾经说过的所谓“文质彬彬”。在这段文字里苏轼还说出了另外两个文学理论观点:其一是注重文艺的自然本质,讲求创作的自然天成(行文要“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其二是在主客关系上,认为在艺术思维的过程中,外界的客观物象(“物”)要转化为审美主体心中的审美形象和意象(“使是物了然于心”),并最终表现为物态化的图画和文字(“使是物了然于口与手”)
略
第5题:
五行相侮,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