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gle.com

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用这种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则新生的噬菌体可含有()A、32PB、35SC、32P和35SD、二者都有

题目
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用这种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则新生的噬菌体可含有()

A、32P

B、35S

C、32P和35S

D、二者都有


相似考题

2.高中生物《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结论,并引出科学家因为提取的DNA的纯度不高,表示对实验结果的怀疑。那么赫尔希和蔡斯究竟是如何做的呢?从而引出新课。 [page] (二)新课展开 1.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实验的前提条件 提问学生:T2噬菌体的结构特点,侵染过程分别是什么? (噬菌体由DNA和蛋白质外壳组成,侵染过程: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 2.介绍实验的过程 利用挂图呈现实验的整个过程,并讲解其中的关键步骤,辅助学生理解。 (1)首先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得到DNA含有32P标记和蛋白质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然后,用32P和35S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短时间的保温后,用搅拌器搅拌、离心。提问学生:为什么不直接标记噬菌体?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噬菌体的繁殖依靠大肠杆菌,后代中的原料都来自于寄主大肠杆菌所以要想标记噬菌体我们必须要标记大肠杆菌,不能直接标记噬菌体。) (2)离心后,检查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发现:用35S标记的一组感染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用32P标记的一组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试管的沉淀物中。提问学生: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因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时候,将遗传物质DNA注射到大肠杆菌内,蛋白质外壳则留在细菌外,在离心后DNA随着细菌沉在下方,蛋白质外壳因为质量轻而在上清液中。) (3)进一步观察发现细菌裂解释放出的噬菌体中,可以检测到32P标记的DNA,但却不能检测到35S标记的蛋白质。提问学生:想一想,这一结果又说明了什么? (实验结果表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外面。因此,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DNA遗传的。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三)提问巩固,小结作业 1.艾弗里与赫尔希等人的实验选用了结构十分简单的生物——细菌或病毒,以细菌或病毒作为实验材料具有哪些优点? 2.作业:结合两个实验分析DNA作为遗传物质所具备的特点。 【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 1.遗传物质的特点包括哪些? 2.请问这节课你是如何突出学生主体性的?

更多“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用这种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则新生的噬菌体可含有() ”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结果复制出来的绝大多数噬菌体()

    A含32P和35S

    B不含32P和35S

    C含32P、不含35S

    D不含32P、含35S


    B

  • 第2题:

    3.用放射性32P标记实验前的噬菌体的DNA,然后让它去感染含31P的细菌。实验后,含32P的是

    A.全部子代噬菌体的DNA

    B.部分子代噬菌体的DNA

    C.全部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D.部分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B

  • 第3题:

    【单选题】如果用15N、32P、35 S 共同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大肠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中,能够找到的标记元素为

    A.在外壳中找到15N 和35S

    B.在DNA 中找到15N 和32 P

    C.在外壳中找到15N

    D.32P 和35 S


    D

  • 第4题:

    1952年,Hershey和Chase先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


    错误

  • 第5题:

    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用35 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