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gle.com
更多“怎样理解“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相关问题
  • 第1题:

    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人”和“世界”被发现是指:

    A.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B. 启蒙运动和圈地运动
    C. 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的兴起
    D. 殖民掠夺和宗教改革

    答案:A
    解析:
    14-17世纪的欧洲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人的发现”指的是文艺复兴,世界被发现指的是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全球化开始,符合发现这一关键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法国大革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是政治方面,文艺复兴是思想运动,都与题意无关。因此正确选项是A。

  • 第2题:

    世界上最早进入铜石并用时代的地区()。

    • A、东亚
    • B、西亚
    • C、西欧

    正确答案:B

  • 第3题:

    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为“探索的时代”、“发现的时代”、“扩张的时代”。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新航路开辟打破世界孤立状态 ②欧洲列强开始早期殖民扩张 ③美洲的发现证实了“地圆学说” 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广泛传播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正确答案:A

  • 第4题: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初萌芽于()

    • A、西欧封建社会初期
    • B、亚洲封建社会中期
    • C、东欧封建社会末期
    • D、西欧封建社会末期

    正确答案:D

  • 第5题:

    西欧、日本外交主动性加强表现在哪些方面?对世界格局有怎样的影响?


    正确答案: 日本的对外政策: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实行“经济外交”,即在美国庇护下以经济力量为手段向外发展,达到发展经济、培育国力的目的。经济外交的重点是东南亚。日本通过战争赔偿、贸易、投资等向东南亚实行经济渗透。同时还不断加强与美欧的经济交流。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经济实力增长,推行“多边自主外交”。当时,面对中美关系的改善,石油和美元危机的冲击,美国战略收缩及调整亚洲政策,日本田中内阁改变了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走“多边自主外交”路线。具体内容是:以日美同盟为基轴;借助中国,抗衡苏联,1972年9月,中日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1978年8月签订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联系,如制定了“新中东政策”,多方开展对中东、东南亚和非洲国家的经贸联系与合作。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开始“政治大国外交”。1981年5月,铃木首相访美“第三次远航”的谈话是个标志,紧接着1982年中曾根内阁公开举起“要做政治大国”的旗帜。此后,历届政府都把“政治大国”当作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为此,日本作了一系列的努力: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实行“科技立国”代替原来的“贸易立国”;增强日元的国际货币职能;扩充军费,由“专守防卫”转向“攻势防卫”;坚持“西方一员”的基本立场;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稳定、发展中日关系,继续与苏联对抗,同时不放弃对话。
    冷战结束后开始全力推进“积极进取”外交,加快向政治大国迈进,“政治大国外交”有新发展。主要表现在:提出以美日欧三极为主导形成世界新秩序;利用日美政治军事同盟与国际维和行动这两个框架实现军事大国化,加强军事力量,日本军队装备是亚洲最先进的,而军事开支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在法律上制定国际和平合作法,积极突破向海外派兵的禁区,并且还与美国签订《防卫合作指针》,把“日本有事”改为“日本周边有事”,为日本今后介入地区争端埋下伏笔;积极开展联合国外交,为争取跻身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做;调整和改善与中国、俄罗斯的关系,在发展中日关系的同时,防范中国的倾向在加强,日俄关系有所突破,双方达成暂时搁置北方领土问题,加强经贸合作的协议,但进展缓慢。西欧的外交主动性
    (1)谋求在欧洲事务中发挥积极的、主导性的作用,以欧洲为中心,实现“大欧洲”的融合
    (2)致力于构建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新型关系。
    (3)改善和加强对华关系
    (4)谋求与美国建立新型的、平等的伙伴关系
    (5)对俄罗斯奉行“既合作又防范”的政策

  • 第6题:

    西欧封建社会与中国封建社会的表现形式是一样的。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史学家认为,“14到16世纪的西欧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其中“人”被发现始于()

    • A、文艺复兴
    • B、新航路开辟
    • C、宗教改革
    • D、启蒙运动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如何理解西欧海外殖民扩张与世界一体化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将把全世界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西欧海外殖民在其初期阶段,主要是直接掠夺,即原始积累时期,随后,殖民地成为西欧殖民者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世界市场开始产生和发展。
    随着帝国主义输出资本和国际分工的发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之后,国际贸易进一步高度发展,世界一体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

  • 第9题:

    怎样理解文学风格的时代性?


    正确答案:时代性也称为时代风格,它是民族风格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一种历时性的形态,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代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反映在文学作品中所形成的文学作品的时代特征因此,在同一时代作家作品中,又必然带有某种共同的为该时代所特有的思想情调和艺术特色。这种文学时代的风格,,一般也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表现在作品题材的时代特色上。其次,表现在作品中所体现的时代主题和时代精神上。再次,反映在作品形式的时代特色上。

  • 第10题:

    单选题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初萌芽于()
    A

    西欧封建社会初期

    B

    亚洲封建社会中期

    C

    东欧封建社会末期

    D

    西欧封建社会末期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世界上最早进入铜石并用时代的地区()。
    A

    东亚

    B

    西亚

    C

    西欧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史学家认为,“14到16世纪的西欧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其中“人”被发现始于()
    A

    文艺复兴

    B

    新航路开辟

    C

    宗教改革

    D

    启蒙运动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怎样理解增强新闻通俗化的时代意义?


    正确答案: 通俗化亦即平民化,即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贴近读者的平民视角和具体形象的新闻表述使新闻真正可看、可听、可触、可感。增强新闻通俗化具有时代意义:
    (1)新闻通俗化是吸引受众的基础
    因为新闻的受众很广泛,其文化程度不一。采访时常会遇上一些难以弄懂的事物,如专用术语、技术名词、操作程序等,若是原封不动地照抄照搬,不加任何解释、说明,势必就晦涩难懂,报道就死板。此时,责任性强和有经验的记者,总是通过仔细、反复地询问与观察,将这些事物弄懂弄透,然后深入浅出,用受众能够接受的语言叙述,新闻报道就通俗易懂。
    (2)新闻通俗化是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和传媒竞争的热点
    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日趋多元化,选择性极强,他们更喜欢平和、亲切、自然的交流方式和传播方式,而且,读者阅读报纸,不是学文件,不是听报告,主要依靠兴趣爱好。因此,现在的新闻界倾向与读者进行朋友式的平等交流。通俗化的取向,是当前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事实上,已成为许多媒体的成功之道。
    (3)新闻界的竞争演化为通俗化的竞争
    怎样让新闻为更多读者看懂以扩大读者范围,是世界各国新闻界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西方新闻学者就预言:21世纪最初几十年,国际新闻界千竞争、万竞争,最大的竞争莫过于通俗化竞争。我国读者、听众、观众文化平均程度较低,新闻通俗化的问题必须重视。

  • 第14题:

    泥釉黑陶出现在下面哪一时期:()

    • A、旧时期时代末期
    • B、新石器时代末期
    • C、原始社会初期
    • D、封建社会初期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里的“人”被发现是指()

    • A、资产阶级的兴起
    • B、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掠夺
    • C、宗教改革
    • D、文艺复兴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矮子丕平接受教皇皇冠表明了()

    • A、西欧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 B、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 C、教皇和教会是西欧封建社会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 D、在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怎样理解文学民族性和世界性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不管是世界还是民族,都是拥有其文学的,所以民族文学即文学的民族性,世界文学即文学的世界性。而世界文学包含了以民族文学为中心及其多边文学。微观的狭义的民族文学在不断交流不断碰撞后,即催生出了一个庞大的世界文学。说的通俗一点:民族文学就是狭隘的文学。比如鲁迅,我们认为很伟大,其他国家的人一看不知所云。所以即使他文字字数很多,却不会得到诺贝尔奖。世界文学比如泰戈尔,体现人类大爱的一些东西在里面。即使民族、国家不同,但其实质却能扭住所有人。

  • 第18题:

    以下不属于新时代的曙光的是()

    • A、世界的发现
    • B、人的发现
    • C、科学的发现
    • D、理性的发现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 A、倡导人文主义
    • B、发现了美洲大陆
    • C、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体
    • D、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西欧封建社会的类型及特点。


    正确答案:西欧封建社会主要有三个类型:
    英法型,即由封建割据走向中央集权,由分裂直向统一,最终形成单一民族国家类型;德意型,即始终处于分裂割据状态,由于大封建主或城市贵族势力强大,王权弱小,或被外族侵占等原因,没有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这个任务直到近代才解决。西葡型,在被阿拉伯人征服后,经过700多年的艰苦的收复失地运动,最后15到世纪才把阿拉伯人赶出境外,然后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
    西欧封建社会有以下特点:
    首先是多中心或多元社会。有教权、王权、领主权,此外,还有独立的城市共和国。其次,封君封臣制是“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关系,同时是一种双向式契约关系。再次是基督教信仰至上的封建社会。

  • 第21题:

    14、15世纪是欧洲人发现“人”和“世界”的时代,分别是通过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来实现的。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2题:

    单选题
    泥釉黑陶出现在下面哪一时期:()
    A

    旧时期时代末期

    B

    新石器时代末期

    C

    原始社会初期

    D

    封建社会初期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矮子丕平接受教皇皇冠表明了()
    A

    西欧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B

    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C

    教皇和教会是西欧封建社会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D

    在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