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gle.com
更多“唐朝时为中日两国交流做出重大贡献的日本留学生是(  ) ”相关问题
  • 第1题:

    唐朝时期,先后有十几批来自日本的()前往长安学习唐朝的政治、文化和佛法,促进了中日友好关系和文化交流。


    正确答案:遣唐使

  • 第2题:

    唐朝时鉴真和尚六次东渡日本,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成为()始祖。


    正确答案:律宗

  • 第3题: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两国经济文化交往源远流长。唐朝的文化对日本转型影响最大的是()

    • A、铸铜和制铁技术
    • B、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 C、文字和建筑
    • D、佛教和儒学

    正确答案:B

  • 第4题:

    民间感情向是国家关系的晴雨表,中日两国尤其如此。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和日本分别有92.8%和90.1%的受访者对对方国家印象不好,45.3%和28.3%的受访者认为两国关系会继续恶化。两国均有超过七成的民众认同领土争议是“妨碍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问题”,并已影响到两国经济关系。 与此同时,认为中日关系重要的受访者也有较高比例。问及持有好印象的理由,“日本科技水平高”、“日本人工作努力认真”、“日本产品质量好”,“关心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受认识的中国人影响,包括身边留学生等从事民间交流的中国人”、“中国开始作为世界大国活跃在国际社会”,分别处于两国民众回答中的前三位。在中日关系不断降温的情况下,2013年上半年日本对华投资却增长了14.37%。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请从文化传播的角度,谈谈怎样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的感情,为缓和中日关系做出贡献


    正确答案: ①大力发展商业贸易,以经促文、促政。
    ②通过教育、留学等方式加强人员往。
    ③通过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增强文化沟通和交流。

  • 第5题:

    唐朝时,中日文化交流最杰出的使者是()。

    • A、张骞
    • B、玄奘
    • C、鉴真
    • D、甘英

    正确答案:C

  • 第6题:

    2014年9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发表题为《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的重要演讲,他说“中印两国人民交往史上浓墨重彩的是佛教交流”。回顾历史,唐朝时曾经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 A、张骞
    • B、玄奘
    • C、鉴真
    • D、郑和

    正确答案:B

  • 第7题:

    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于唐朝开元年间来到中国,在华五十四年,中进士,官至二品,并与李白、王维、鉴真等人结下深厚情谊,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阿倍仲麻吕因其学识、才能和人品受到尊重,唐玄宗也因此对之宠爱有加,并赐汉名为()

    • A、晁错
    • B、晁衡
    • C、晁盖
    • D、晁显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单选题
    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于唐朝开元年间来到中国,在华五十四年,中进士,官至二品,并与李白、王维、鉴真等人结下深厚情谊,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阿倍仲麻吕因其学识、才能和人品受到尊重,唐玄宗也因此对之宠爱有加,并赐汉名为()
    A

    晁错

    B

    晁衡

    C

    晁盖

    D

    晁显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唐朝时____和尚六次东渡日本,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北京外国语大学2010研]

    正确答案: 鉴真
    解析:
    扬州大明寺僧人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排除一切险阻,六次冒死东渡,终于在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东渡成功,并且在日本弘扬律宗,为中日文化交流写下光辉的一页,他自己也成为日本律宗的始祖。

  • 第10题:

    填空题
    唐朝时鉴真和尚六次东渡日本,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成为()始祖。

    正确答案: 律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中国与邻国日本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下列人物中在唐朝时期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突出贡献的有()。 ①唐玄奘; ②鉴真; ③一行; ④阿倍仲麻吕。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唐朝时,日本到唐朝的留学生被称为什么?


    正确答案: 唐朝时,日本到唐朝的留学生被称为遣唐使。

  • 第13题:

    唐朝时,一艘艘木制帆船从日本来到中国,中日两国交流频繁。2010年6月12日,上海世博会日本国家馆日,一艘复制的日本帆船驶入了上海的十六铺码头,再现了当年的盛况。这艘船再现的是()

    • A、日本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
    • B、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 C、玄奘西行去印度求取佛经
    • D、倭寇骚扰中国东南沿海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唐朝时期,中日交往盛况空前。日本先后13次派往唐朝访问、学习的使团名称是什么?中日友好交往对日本历史上哪次重大改革起了推动作用?


    正确答案:遣唐使;日本大化改新

  • 第15题:

    民间感情向是国家关系的晴雨表,中日两国尤其如此。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和日本分别有92.8%和90.1%的受访者对对方国家印象不好,45.3%和28.3%的受访者认为两国关系会继续恶化。两国均有超过七成的民众认同领土争议是“妨碍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问题”,并已影响到两国经济关系。 与此同时,认为中日关系重要的受访者也有较高比例。问及持有好印象的理由,“日本科技水平高”、“日本人工作努力认真”、“日本产品质量好”,“关心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受认识的中国人影响,包括身边留学生等从事民间交流的中国人”、“中国开始作为世界大国活跃在国际社会”,分别处于两国民众回答中的前三位。在中日关系不断降温的情况下,2013年上半年日本对华投资却增长了14.37%。 对中日关系,有人认为将“继续恶化”并不可收拾,有人认为不可能破裂,要“不畏浮云遮望眼”。你支持哪种看法,请予以论证。


    正确答案: 认为将“继续恶化”并不可收拾:量变引起质变,中日关系持续恶化,民众相互缺乏好感,最终将引起两国关系的“不可收拾”。
    认为不可能破裂:经济全球化密切了各国间的联系,使得各国相互依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引导中日关系克服目前的困难向好的方向发展。
    要求:理论能支持观点;有论证过程。

  • 第16题:

    ()6次东渡日本,为中日医药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正确答案:鉴真

  • 第17题:

    简述日本遣唐使和留学生对中日交往的贡献。


    正确答案: 中日两国之间的交往,至隋唐时代达于频繁往来的鼎盛时期。这时,中国在社会发展阶段上处于先进地位,唐代中国的经济与文化高度发达,而尚在“大化革新”前的日本,社会发展还落后于中国,因此,中日之间的交流,日本取积极、主动的态势,如饥似渴的吸收中国文化,先后派出使团、留学生和学问僧到中国来吸取营养。在隋代,日本共派出遣隋使五次,特使高向玄理等人专程到华来学习佛法;在唐代,从公元630年到公元834年的二百余年中,日本共派出遣唐使18次(有的资料说19次),其中有16次(有的资料是15次)到了中国。使团成员包括正副使、僧人、学生和各类工匠,每次人数由二百五十人左右增加到五百人左右,最多的一次达651人,船只从两只增加到四只。那时日本的航海技术还很落后,连利用季节风向航海的技术都没有掌握,因此每次来华使团都要付出巨大的牺牲,文献记载的遇难者达五百余人,但他们为学习中国的文化锲而不舍,舍生忘死。他们来华后,大多入国子监所辖的“六学”就读,学问僧则四处拜师,论道讲法。他们在中国学习的内容包括了文物典章制度、生活方式、社会习惯和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回国后终于在奈良时代以“大化革新”为契机,使日本实现了中央集权制度,进入了封建社会。
    在中国留学的日本人,其中有许多成就卓著,对日本的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如南渊清安、高向玄理等都是仿照中国井田制度实行班田制、促成“大化革新”的关键人物;吉备真备、空海等则是借助汉子,创造日本假名字母的直接贡献者。中国的围棋也由吉备真备带往日本。膳犬丘则将尊孔仪式带回日本。有些留学生则长期留在中国,如阿倍仲麻吕(中国名字晁衡),随第八次遣唐使入唐,在长安完成了学业,参加了科举考试并考中进士,官至秘书监(国家图书馆馆长),与李白、王维等大诗人交厚,中间曾渡海回国,临行前唐玄宗、王维赋诗送行,不幸遇险而还,李白以为他遇难,曾作《哭晁衡》一首: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成为中日友好的千古绝唱。

  • 第18题:

    简述唐代中日两国间的音乐文化交流?


    正确答案:(1)日本的古都奈良,是仿效唐代长安的格局而修建的都市,奈良东大寺大佛殿的西北部有我国唐代乐器金银平脱琴、嵌螺钿紫檀五弦琵琶、曲项琵琶、阮咸等等;
    (2)代表人物:隋唐三百年间,中日两国朝廷频繁地互派使节日本:吉备真备、阿倍仲麻吕、也有不少中国音乐家东渡日本,中唐时期的著名音乐家皇甫东朝和他的女儿皇甫升女;
    (3)雅乐东传:中国唐代雅乐大量流传到日本,成为日本雅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雅乐的概念与中国雅乐不尽相同,它是由日本和乐、三韩乐和唐乐三个部分组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日本遣唐使和留学生对中日交往的贡献。

    正确答案: 中日两国之间的交往,至隋唐时代达于频繁往来的鼎盛时期。这时,中国在社会发展阶段上处于先进地位,唐代中国的经济与文化高度发达,而尚在“大化革新”前的日本,社会发展还落后于中国,因此,中日之间的交流,日本取积极、主动的态势,如饥似渴的吸收中国文化,先后派出使团、留学生和学问僧到中国来吸取营养。在隋代,日本共派出遣隋使五次,特使高向玄理等人专程到华来学习佛法;在唐代,从公元630年到公元834年的二百余年中,日本共派出遣唐使18次(有的资料说19次),其中有16次(有的资料是15次)到了中国。使团成员包括正副使、僧人、学生和各类工匠,每次人数由二百五十人左右增加到五百人左右,最多的一次达651人,船只从两只增加到四只。那时日本的航海技术还很落后,连利用季节风向航海的技术都没有掌握,因此每次来华使团都要付出巨大的牺牲,文献记载的遇难者达五百余人,但他们为学习中国的文化锲而不舍,舍生忘死。他们来华后,大多入国子监所辖的“六学”就读,学问僧则四处拜师,论道讲法。他们在中国学习的内容包括了文物典章制度、生活方式、社会习惯和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回国后终于在奈良时代以“大化革新”为契机,使日本实现了中央集权制度,进入了封建社会。
    在中国留学的日本人,其中有许多成就卓著,对日本的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如南渊清安、高向玄理等都是仿照中国井田制度实行班田制、促成“大化革新”的关键人物;吉备真备、空海等则是借助汉子,创造日本假名字母的直接贡献者。中国的围棋也由吉备真备带往日本。膳犬丘则将尊孔仪式带回日本。有些留学生则长期留在中国,如阿倍仲麻吕(中国名字晁衡),随第八次遣唐使入唐,在长安完成了学业,参加了科举考试并考中进士,官至秘书监(国家图书馆馆长),与李白、王维等大诗人交厚,中间曾渡海回国,临行前唐玄宗、王维赋诗送行,不幸遇险而还,李白以为他遇难,曾作《哭晁衡》一首: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成为中日友好的千古绝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2014年9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发表题为《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的重要演讲,他说“中印两国人民交往史上浓墨重彩的是佛教交流”。回顾历史,唐朝时曾经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A

    张骞

    B

    玄奘

    C

    鉴真

    D

    郑和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唐朝时,中日文化交流最杰出的使者是(  )。
    A

    张骞

    B

    玄奘

    C

    鉴真

    D

    甘英


    正确答案: B
    解析:
    A项错误,张骞是汉朝出使西域的使者,开辟了“丝绸之路”。B项错误,玄奘出使印度,促进的是中印文化的交流。C项正确,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促进中日在佛经、建筑等多方面的文化交流。D项错误,甘英在汉朝时出使西域,促进了中国对西亚各国的认识。

  • 第22题:

    单选题
    招提寺是日本著名的佛教圣地,为唐朝和尚鉴真东渡日本后主持修建,是中日两国历史文化交流的见证。该寺位于日本的(  )。
    A

    京都

    B

    奈良

    C

    东京

    D

    江户


    正确答案: B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