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A、非实验设计
B、准实验设计
C、真实验设计
D、纯实验设计
第2题:
A、纳入为因素法
B、恒定法
C、随机法
D、兼作组法
第3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所谓“问题学生”就是指学习成绩特别差的学生。
第8题:
下列因素中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显著性的影响的是学生的()
第9题: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对小学1—6年级每年级三个班学生进行了一次智力测验,然后将每班学生分成两组,并谎称这是根据智力测验成绩来分组的。其中一组占班级总人数20%,称为高智商组(A组),实验支持者将该组学生名单交给所在班级新任教师,并告诉他们,预测表明,这一部分学生“在智力上有很大的发展可能性”,“具有在不久的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能力”。各班其余80%的学生组成普通组(B组)。实际上,各班学生是用随机分派的方法分成两组的。这就是说,分组时根本没考虑事先进行的智力测验。在实验前各班内A、B两组被试智力在统计上是相等的。经过8个月教学后,发现A组学生比B组学生智商有了更大的增长。该实验设计属于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抑或真实验设计?
第10题:
某小学老师考虑某学生学习成绩差与智力因素有关,打算给该学生作智力测验。该老师的主要目的是()
第11题:
性格类型
智力水平
原有知识基础
学习动机
第12题:
做出心理诊断
教学研究
预测未来成就
计划医学干预
第13题:
A、非实验设计
B、准实验设计
C、真实验设计
D、纯实验设计
第14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5题:
智力和身体发育正常,但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的异质群体指的是
A.学习困难学生
B.调皮学生
C.后进学生
D.问题学生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之所以会有学习成绩好与成绩不好的学生,主要原因是学生的智力能力水平有差异。
第19题:
学习障碍学生最主要、最突出的问题表现是学习成绩差,但学习障碍不等于学习成绩差,因为学习成绩还可能由其他原因导致,如智力问题。
第20题:
下列行为属于合理归因的是()
第21题:
研究者对某种新的教学方法的效果感兴趣,他希望探讨:新的教学方式(自变量)与学生成绩提高(因变量)之间的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他选择了两个各方面情况都差不多的班级,并在开学初对这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相同科目、相同试卷的测验(前测)。然后,在其中一个班级(实验组)按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给予实验剌激),而在另一个班级(控制组)中,仍按照原来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学期末,再对这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第二次相同科目、相同试卷的测验(后测),并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下列哪种现象可以说明新的教学法起到了作用和影响()。
第22题:
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
学业成绩中等的学生
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
活泼开朗的学生
第23题:
两班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提高了
实验组学生的成绩提高得多
控制组学生的成绩提高得多
两班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太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