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gle.com

国外某实验探讨了青年与老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与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阅读速度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阅读速度受材料类型和年龄因素影响,青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老年被试阅读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 该实验设计是一个 A.二因素设计 B.四因素设计 C.二水平设计 D.四水平设计

题目
国外某实验探讨了青年与老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与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阅读速度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阅读速度受材料类型和年龄因素影响,青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老年被试阅读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 该实验设计是一个

A.二因素设计
B.四因素设计
C.二水平设计
D.四水平设计

相似考题
更多“国外某实验探讨了青年与老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与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阅读速度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阅读速度受材料类型和年龄因素影响,青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老年被试阅读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 该实验设计是一个 ”相关问题
  • 第1题:

    如果要研究不同字体对男女阅读速度的影响,那么该实验的自变量,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被试内变量
    B.两个被试间变量
    C.至少一个被试间变量
    D.至少一个被试内变量

    答案:C
    解析:
    第一个自变量是字体,可以是被试内变量也可以作为被试间变量。第二个自变量是性别,有两个水平:男和女。性别是被试特点的自变量,只能作为被试间变量。

  • 第2题:

    阅读下述研究案例,按要求回答问题。某研究者想探明某种阅读方法对阅读成绩的影响,于是在一所小学随机选择了一个班级作为实验班,纠正学生错误的阅读方法,教学生该种阅读方法。实验前后分别对该班进行了难度相当的测试。该班前后测平均成绩的差异视为实验产生的效果。(l)写出该实验的研究假设。(2)写出该实验设计的名称,并用符号表示其格式。(3)说明该实验设计的统计方法。(4)试从实验设计方面分析该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以及统计方法。


    答案:
    解析:
    (1)本实验的研究假设是:该种阅读方法能够促进学生阅读成绩的提高。(2)该实验设计的名称是单组前后侧设计,格式为:0.X 0:(3)该实验设计采用的统计方法是前测与后测成绩进行差异检验,如果在统计学上存在差异,且后测成绩高于前测成绩,就表明该种阅读方法是有效的。(4)可能存在的问题、改进方案及统计方法①可能存在的问题第一,由于没有控制组做比较,不能控制历史、成熟及统计回归。第二,前测可能影响后测,产生实验误差。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前后测相距时间如果很短,被试可能由于前测产生的练习效应,对后测内容敏感以及疲劳效应等而影响实验的结果;二是如果前后测相距时间过长,那么会出现保持和遗忘的个别差异问题,致使不易分辨出是由自变量引起的反映变量,还是受无关变量干扰的结果。②改进方案再在这个学校抽取一个前测成绩与实验班相同的班级,作为对照组。将对照组的成绩与实验组的成绩形成对比。③采用的统计方法采用的统计方法是比较两个班级后测成绩与前测成绩差或使用协方差分析的方法。 本题考查的是单组实验设计和对照组实验设计的区别。

  • 第3题:

    在探讨性别与被试年龄(青年、中年、老年)对某品牌手机偏好影响的研究中,其实验设计为

    A.2×3设计
    B.1×3设计
    C.2×2设计
    D.3×3设计

    答案:A
    解析:
    题中的设计有两个自变量,一个是被试年龄,一个是性别,性别有两个水平(男和女),被试年龄有三个水平(青年、中年以及老年),这个设计是2×3设计。

  • 第4题:

    国外某实验探讨了青年与老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与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阅读速度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阅读速度受材料类型和年龄因素影响,青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老年被试阅读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 如采用被试内设计,最容易产生的效应是

    A.霍桑效应
    B.实验者效应
    C.练习效应
    D.安慰剂效应

    答案:C
    解析:
    本实验可以采用被试内与被试间混合设计,也就是说,不管是青年组被试还是老年组被试都先后阅读两种类 型的阅读材料。即材料类型这一变量上采用被试内设计,年龄这一变量上采用被试间设计。故阅读前面的材 料可能会对阅读后面的材料造成影响,因此出现了练习效应。

  • 第5题:

    为考察汉字字频(高频、低频)与声旁规则性(规则、不规则)对汉字阅读 的影响,研究者将50名被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名,组既阅读高频-规则字,也阅读高频-不规则字:另一组既阅读低频-规则字,也阅读低频-不规则字。 该实验中的声旁规则性属于

    A.被试内变M
    B.被试间变量
    C.额外变量
    D.无关变M

    答案:A
    解析:
    该实验设计类型为2X2的混合设计,被试内变M为声旁规则性,被试间变M 为汉字字频。

  • 第6题:

    议论类文章阅读教学的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指导学生通过阅读,领悟文章的中心论点。
    (2)分析用以证明文章观点的全部材料,研究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
    (3)辨析论证的结构,注意文章步步推进、层层深入的过程。
    (4)把握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强调准确、鲜明、概括、生动。

  • 第7题:

    参照美国阅读学家GR施道弗博士的理论,可以得出一个检查阅读效率的公式:X=S※L。该公式解释为:阅读效率取决于下列两项指标()。

    • A、阅读速度和理解率
    • B、阅读速度和准确率
    • C、阅读准确率和理解率
    • D、阅读速度和误差率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在下列选项中,除了(),其余都属于阅读的学习策略。

    • A、培养学生和讲英语国家的人直接交流的能力
    • B、选择阅读材料
    • C、利用阅读技巧
    • D、提高阅读速度和扩大阅读量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单选题
    在阅读文章时,有的同学速度较快,可以“一目十行”;有的同学则读得很慢。这反映了(    )差异。
    A

    注意力的分配

    B

    注意力的转移

    C

    注意力的广度

    D

    注意力的稳定性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大量泛读文章有助______提高阅读速度。
    A

    B

    C

    D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议论类文章阅读教学的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指导学生通过阅读,领悟文章的中心论点。
    (2)分析用以证明文章观点的全部材料,研究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
    (3)辨析论证的结构,注意文章步步推进、层层深入的过程。
    (4)把握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强调准确、鲜明、概括、生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参照美国阅读学家GR施道弗博士的理论,可以得出一个检查阅读效率的公式:X=S※L。该公式解释为:阅读效率取决于下列两项指标()。
    A

    阅读速度和理解率

    B

    阅读速度和准确率

    C

    阅读准确率和理解率

    D

    阅读速度和误差率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国外某实验探讨了青年与老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与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阅读速度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阅读速度受材料类型和年龄因素影响,青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老年被试阅读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 能够推断出“青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老年被试阅读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速度校快”这一结论的统计依据是

    A.材料类型和年龄的主效应均显著
    B.材料类型和年龄的交互作用显著
    C.材料类型和年龄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D.材料类型、年龄和阅读速度的交互作用显著

    答案:B
    解析:
    在本题中,只涉及材料类型和年龄两个自变量。由于一个变量在另一个变量的不同水平上有不同的表现,这 一定是出现了交互作用。本题中提到的能够推断出“青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老年被试阅 读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怏”这一结论的统计依据是材料类型和年龄的交互作用显著。

  • 第14题:

    设计一个实验,研究字频与字号的大小对小学儿童阅读速度的影响。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1)研究的问题:字频与字号的大小对小学儿童阅读速度的影响。
    (2)自变量(两个):①字频(被试内变量),分两个水平:低频和高频,它们的频率来自字频词典.②字号(被试内变量),分三个水平:大、中、小号。其操作定义为大号(word文档中的一号字)、中号(word文档中的五号字)、小号(word文档中的八号字)。两个因素结合,共有六个处理水平结合,每个处理水平结合有40个汉字。
    (3)因变量:因变量为阅读速度,操作定义为被试的阅读反应时,即从汉字开始呈现到被试考试阅读所经历的时间。
    (4)变量控制:①被试的选择,要选择在同一个年龄的儿童,且男女儿童数目相等;②儿童智力水平,控制方法:排除智力水平太高或太低的儿童(教师评定);③汉字材料呈现的颜色、背景颜色.对比度、呈现的位置和距离要相同;④指导语要控制的标准一致。
    (5)被试选择:选取小学三年级儿童20名,男女各半,视力水平正常。
    (6)实验过程(如下图):

    本设计的两个变量都是被试内变量,所以是两因素的被试内设计。六个处理,每个处理都40个字,一共240个字,这240个字呈现的顺序为随机呈现,以避免实验顺序的影响。实验开始前儿童先做练习实验,熟悉反应方式。正式实验时,主试随机呈现240个汉字,汉字呈现1秒之前都有预备信号,提醒儿童做好准备,儿童反应的同时记录儿童的反应时。
    (7)数据的统计处理:①数据整理:删除得分在平均数上下三个标准差之外的被试的数据;②描述统计分析计算出6个处理水平结合下被试得分的平均数和标准差;③推论统计采用两因素的被试内方差分析。如果因素一(字频)主效应显著,则可结合描述统计分析,得出显著大于或显著小于的结论。如果因素二(字号)主效应显著,再进行事后检验,判断差异主要存在于哪两个或三个水平之间。然后结合描述统计分析,得出显著大于或显著小于的结论。如果两因素交互作用显著,则分两个方向进行简单效应检验:在字号三个水平上,分别对字频两个水平之间差异的显著性进行检验,考查在字号的哪一个或哪几个水平上,字频不同的文章差异显著;也可以在字频的两个水平上,分别对字号三个水平之间差异的显著性进行检验,考查在字频哪一个或两个水平上,不同字号个体的阅读理解成绩差异显著。
    (8)实验评价:多因素设计具有效率高、额外变量控制较好,与实验情况更符合、更接近的优点,但设计方案比较复杂,统计处理也比较复杂。

  • 第15题:

    研究者试图研究生字密度对学生阅读理解的影响,8名被试都阅读了四种生字密度的文章。

    研究结果如下面所示。根据下表回答问题:(1)计算各种变异来源的自由度。(2)检验实验处理的显著性。


    答案:
    解析:
    (1)自由度值有8名被试分别进行了4种实验处理,因此总自由度为32-1= 31。因为有8名被试参与了实验,因此被试间自由度(即区组自由度)为8-1=7。因为有四种处理方案,因此,实验处理的自由度为4-1=3。残差自由度为(8-1) x(4-1)= 21。被试内自由度等于实验处理自由度与残差自由度之和,为24。(2)实验处理的显著性的检验该实验设计是单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因此检验公式为: F=MSB/MSE,MSB为实验处理的均方;MSE为残差的均方先求得MSB= 63.375;MSE= 2.518,故F= 25. 17,因为MSB的自由度为3,MSE的自由度为21,因此查表F0.01(3,21)= 5.75。实验结果表明生字密度会对阅读理解成绩产生影响。 单因素重复测量的实验设计就是同一组被试接受不同的实验处理,变异的来源可以分解为被试间变异(就是区组变异)和被试内变异。被试内变异又可分解为实验处理变异(即组间变异)和残差变异。

  • 第16题:

    为了研究儿童看电视与其阅读技能发展的关系,某心理学家分别以6、7、8、9岁四组儿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他们6个月看电视的平均时间。随后,心理学家让这些儿童参加了相同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测试。积差相关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表中的数据能得到的倾向性结论是

    A.看电视时间与阅读速度的相关要比与阅读理解间的相关更强
    B.看电视时间与阅读理解的相关要比与阅读速度间的相关更强
    C.看电视时间与阅读速度的相关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减弱
    D.看电视时间与阅读理解的相关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减弱

    答案:B
    解析:
    由表可知,与阅读理解相比,各年龄组看电视时间与阅读速度的相关系数B绝对值明显更小一些,即看电视时间与阅读理解的相关可能会比与阅读速度间的相关更强。

  • 第17题:

    阅读的根本目的是理解,所以阅读速度亦为理解速度。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8题:

    下列哪些方法是良好的阅读方法?()

    • A、大声阅读
    • B、读思结合
    • C、读写结合
    • D、阅读与实践结合
    • E、博览与精读相结合
    • F、提高阅读速度

    正确答案:B,C,D,E,F

  • 第19题:

    某本科生想以混合设计模式研究生字密度、文章类型、句子长度和主题熟悉度四个因素对初中生阅读理解的影响。请指明被试数量;实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可能的额外变量;实验设计类型;实验基本步骤;数据处理方法和可能的结果。


    正确答案: (1)被试:被试人数等根据需要可以选择,具体不确定。
    (2)变量:
    ①自变量有4个,分别是生字密度、文章类型、句子长短和主题熟悉度。
    变量水平根据需要设置。
    ②因变量根据研究需要,可以选择阅读成绩(正确率、错误率等也可以)、阅读速度、阅读效率等。
    ③可能的额外变量有文章长度、字体类型(如黑体、宋体、隶书等),被试的阅读水平、对文章的熟悉度等,刺激材料的呈现方式(如计算机、纸质文稿等)。
    (3)实验设计类型:该实验设计为4因素混合实验设计,根据需要指明组内变量和组间变量(要注意考虑被试的疲劳程度)。
    (4)实验基本步骤:
    ①根据实验设计类型、处理个数和研究需要,选择被试;
    ②选编实验材料(注意呈现方式);
    ③呈现实验材料(注意随机化),进行实验;
    ④实验记录、数据分析和结果处理。
    (5)数据处理方法: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方法。
    (6)可能的结果:在主效应方面,生字密度和文章类型可能具有显著差异(可以有变化);在交互效应方面,鼓励大胆假设。

  • 第20题:

    判断题
    阅读的根本目的是理解,所以阅读速度亦为理解速度。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研究者想探讨这样一个问题:文章的生字密度对学生阅读理解成绩的影响。研究者感兴趣四种生字密度:1:5、1:10、1:15、1:20。  被试: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选取被试40人,男性20人,女性20人。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平均年龄为14.5岁。  材料:选取历史方面的四篇短文(1:5、1:10、1:15、1:20),这四篇短文除了生字密度不同外,在文章的长度、语法的难度上均进行了匹配。每个学生要阅读四篇短文中的每一篇,四篇短文的阅读顺序进行了随机化平衡处理。 分析这个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以及此实验采用什么类型的实验设计(被试间设计还是被试内设计)。

    正确答案: 自变量:四种不同的生字密度:1:5、1:10、1:15、1:20。
    因变量:学生的阅读理解测验成绩。
    额外变量:文章的主题、文章的长度、文章的难度。
    实验设计类型:单因素的被试内设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某本科生想以混合设计模式研究生字密度、文章类型、句子长度和主题熟悉度四个因素对初中生阅读理解的影响。请指明被试数量;实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可能的额外变量;实验设计类型;实验基本步骤;数据处理方法和可能的结果。

    正确答案: (1)被试:被试人数等根据需要可以选择,具体不确定。
    (2)变量:
    ①自变量有4个,分别是生字密度、文章类型、句子长短和主题熟悉度。
    变量水平根据需要设置。
    ②因变量根据研究需要,可以选择阅读成绩(正确率、错误率等也可以)、阅读速度、阅读效率等。
    ③可能的额外变量有文章长度、字体类型(如黑体、宋体、隶书等),被试的阅读水平、对文章的熟悉度等,刺激材料的呈现方式(如计算机、纸质文稿等)。
    (3)实验设计类型:该实验设计为4因素混合实验设计,根据需要指明组内变量和组间变量(要注意考虑被试的疲劳程度)。
    (4)实验基本步骤:
    ①根据实验设计类型、处理个数和研究需要,选择被试;
    ②选编实验材料(注意呈现方式);
    ③呈现实验材料(注意随机化),进行实验;
    ④实验记录、数据分析和结果处理。
    (5)数据处理方法: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方法。
    (6)可能的结果:在主效应方面,生字密度和文章类型可能具有显著差异(可以有变化);在交互效应方面,鼓励大胆假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请设计一个研究方案,探讨文章的生字密度、文章的类型和文章的句子长短对学生阅读理解的影响。要求写明:被试数量;实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可能的额外变量;实验设计类型;实验基本步骤;数据处理方法和可能的结果。

    正确答案: (1)被试:被试类型、人数等根据需要可以选择,具体不确定。
    (2)变量:
    ①自变量有3个,分别是生字密度、文章类型、句子长短。变量水平根据需要设置。
    ②因变量根据研究需要,可以选择阅读成绩(正确率、错误率等也可以)、阅读速度、阅读效率等。
    ③可能的额外变量有文章长度、字体类型(如黑体、宋体、隶书等),被试的教育水平(或者年龄、年级)、对文章的熟悉度等,刺激材料的呈现方式(如计算机、纸质文稿等)。
    (3)实验设计类型:根据需要,可以选择重复实验设计、完全随机化实验设计和混合设计中的1种。如果是混合设计,必须指明组内变量和组间变量(要注意考虑被试的疲劳程度)。
    (4)实验基本步骤:
    ①根据实验设计类型、处理个数和研究需要,选择被试;
    ②选编实验材料(注意呈现方式);
    ③呈现实验材料(注意随机化),进行实验;
    ④实验记录、数据分析和结果处理。
    (5)数据处理方法: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方法。
    (6)可能的结果:在主效应方面,生字密度和文章类型可能具有显著差异(可以有变化);在交互效应方面,鼓励大胆假设。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