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关于给药方案的制定和调整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制定给药方案首先要明确目标血药浓度范围
B、药物半衰期8~24小时,每天给药一次
C、制定给药方案与患者的饮酒嗜好无关
D、制定给药方案不需要考虑血药浓度范围
E、调整给药方案即调整给药剂量
第2题:
多次给药方案中,缩短给药间隔可()
A.使达到CSS的时间缩
B.提高CSS的水平
C. 减少血药浓度的波动
D.延长半衰期
E. 提高生物利用度
第3题:
需要对茶碱类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主要是因为
A、生物利用度低
B、给常规剂量,但血药浓度差异较大,治疗窗窄
C、不同个体半衰期不定
D、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大
E、动力学呈线性特征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关于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叙述错误的是()
第8题:
利用治疗药物监测(TDM)可以协助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将血药浓度控制在安全、有效的范围内。当血药浓度超出治疗浓度范围时,可应用峰-谷浓度法、药动学分析法等调整给药方案。如果峰浓度在治疗范围内,而谷浓度过高,应()
第9题:
在多次给药方案中,缩短给药间隔并同时相应减少给药剂量可()。
第10题:
使达到CSS的时间缩
提高CSS的水平
减少血药浓度的波动
延长半衰期
提高生物利用度
第11题:
低于最低有效浓度可能达不到治疗目标
只要血药浓度在有效浓度范围内,无必要再进行用药方案的调整
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窄的药物需进行治疗药物监测
药物非线性药动学发生在低于最低有效浓度时
高于最高有效浓度时易发生不良反应
第12题:
延长给药间隔
缩短给药间隔的同时减少单剂量
增加给药剂量
减少给药剂量
增加给药剂量的同时延长给药间隔
第13题:
关于苯妥英钠药效学、药动学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给药剂量增加,药物消除可能会明显减慢,会引起血药浓度明显增
B、苯妥英钠在临床上不属于治疗窗窄的药物,无需监测其血药浓度
C、苯妥英钠的安全浓度范围较大,使用时较为安全
D、制定苯妥英钠给药方案时,只需要根据半衰期制定给药间隔
E、可以根据小剂量时的动力学参数预测高剂量的血药浓度
第14题:
A. 延长给药间隔
B. 缩短给药间隔的同时减少单剂量
C. 增加给药剂量
D. 减少给药剂量
E. 增加给药剂量的同时延长给药间隔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利用治疗药物监测(TDM)可以协助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将血药浓度控制在安全、有效的范围内。当血药浓度超出治疗浓度范围时,可应用峰-谷浓度法、药动学分析法等调整给药方案。调整给药方案后,经过一定数量的消除半衰期,再取血测定峰浓度和谷浓度,如在预期范围内,可按照此方案给药。消除半衰期的数量为()
第20题:
给药间隔小,则:()
第21题:
多次给药方案中,缩短给药间隔可()。
第22题:
随着给药剂量增加,药物消除可能会明显减慢会引起血药浓度明显增
苯妥英钠在临床上不属于治疗窗窄的药物,无需监测其血药浓度
苯妥英钠的安全浓度范围较大,使用时较为安全
制定苯妥英钠给药方案时,只需要根据半衰期制定给药间隔
可以根据小剂量时的动力学参数预测高剂量的血药浓度
第23题:
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lgC对t作用图,得到直线的斜率为负值
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在滴注开始时可以静注一个负荷剂量,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或接近稳态浓度
单室模型口服给药,在血药浓度波动与药物半衰期,给药间隔时间有关
多剂量给药,血药浓度波动与药物半衰期、给药间隔时间有关
多剂量给药,相同给药间隔下,半衰期短的药物容易蓄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