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快速冷却
B、慢速冷却
C、延迟冷却
D、保温
第1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2题:
不锈钢发生晶间腐蚀,是由于晶界区有新相形成而富铬。例如,18Cr9Ni不锈钢在1050℃以上时,碳的固溶度为0.10%~0.15%或更多,温度由此急降,可使碳全部固溶在奥氏体中;在500~700℃范围内,固溶的碳量最多不超过0.02%,如果将经固溶处理后的不锈钢在500~850℃下加热(例如焊接),过饱和的碳会全部或部分从钢中析出,形成碳化铬,并分布于晶界。在析出的碳化铬中,其含铬量比钢的基体低,使得碳化铬附近的晶界区富铬,形成富铬区。
第3题:
柴油机凸轮轴,要求凸轮表面有高的硬度(HRC>50),而心部具有良好的韧性(Ak>40J),原来用含碳量为0.45%的碳钢调质,再在凸轮表面进行高频淬火,最后低温回火。现因库存钢材用完,拟用含碳量为0.15%的碳钢代替。试说明: (1)原含碳量为0.45℅钢的各热处理工序的作用。(4分) (2)改用含碳量为0.15℅钢后,仍按原热处理工序进行,能否满足性能要求?为什么?(4分) (3)改用含碳量为0.15℅钢后,采用何种热处理工艺能达到所要求的性能?(4分)
第4题:
奥氏体不锈钢的固溶处理是指( )
A.把奥氏体不锈钢加热到1050~1100℃,碳在奥氏体中固溶,保温一定时间,快速冷却到427℃以下,以获得均匀的奥氏体组织。
B.把奥氏体中渗碳体通过加热固溶在奥氏体中。
C.把奥氏体不锈钢加热到850~900℃,保温一定时间,快速冷却到427℃以下,以获得均匀的奥氏体组织。
D.把奥氏体中铬和镍通过加热固溶在奥氏体中。
第5题:
29、不锈钢发生晶间腐蚀,是由于晶界区有新相形成而富铬。例如,18Cr9Ni不锈钢在1050℃以上时,碳的固溶度为0.10%~0.15%或更多,温度由此急降,可使碳全部固溶在奥氏体中;在500~700℃范围内,固溶的碳量最多不超过0.02%,如果将经固溶处理后的不锈钢在500~850℃下加热(例如焊接),过饱和的碳会全部或部分从钢中析出,形成碳化铬,并分布于晶界。在析出的碳化铬中,其含铬量比钢的基体低,使得碳化铬附近的晶界区富铬,形成富铬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