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gle.com

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在施工前,应在现场有代表性的场地进行试夯或试验性施工, 以取得必要的( )。 A.施工机械计划 B.施工参数 C.劳动力的安排 D.施工材料计划

题目
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在施工前,应在现场有代表性的场地进行试夯或试验性施工, 以取得必要的( )。
A.施工机械计划 B.施工参数
C.劳动力的安排 D.施工材料计划


相似考题

2.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二级公路路基工程,其中K3+220~K3+650 为高填方路堤。路基填方高度最高为21.2m,地面以下有约6m 的软土层。施工单位采用强夯处理地基,采用水平分层填筑路堤。高镇方路堤楼断面示意图如图1 所示。(注:本图单位以cm 计,路基两侧超宽填筑50cm)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在已碾压整平的场地内做好了周边排水沟,布设了竖向排水体,并在强夯区地表铺设了垫层。在施工场地内选择一块有代表性的地段作为试验区,面积200m2。试夯结束后在规定时间段内,对试夯现场进行检测,井与试夯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以检验设备及夯击能是否满足要求,确定间歇时间、夯击间距、夯击次数等施工参数,确定强夯处理的施工工艺。强夯处理范围为坡脚边缘。 事件二:施工单位确定的强夯施工工序主要包括:①夯点布设、②施工准备、③场地平整、④试夯、⑤主夯、⑥检查验收、⑦副务、⑧满夯。 事件三: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对高填方路堤进行了动态观察,即沉降观测,用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率每昼夜不大于10-15mm 控制路堤稳定性。 问题: 1、分别写出图1 中标注H 以及A 所对应的术语名称。强夯区铺设的垫层材料采用哪种类型?试列举两种具体材料。 2、指出事件一中存在的错误并改正。补充通过试夯还可以确定的施工参数。 3、写出事件二中强夯施工的正确工序。(写出数字编号即可) 4、补充事件三中,施工单位对软土地区路堤施工还必须进行的动态观测项目及控制标准。

更多“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在施工前,应在现场有代表性的场地进行试夯或试验性施工, 以取得必要的( )。 ”相关问题
  • 第1题:

    强夯地基施工前必须试夯,试夯的()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A、夯锤重量
    B、夯实遍数
    C、密实度
    D、总下沉量
    E、夯实深度

    答案:C,E
    解析:
    2018新教材P138,该题考察强夯地基和重锤夯实地基施工质量要点。 (1)施工前应进行试夯,选定夯锤重量、底面直径和落距,以便确定最后下沉量及相应的最少夯实遍数和总下沉量等施工参数。试夯的密实度和夯实深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选项CE正确

  • 第2题:

    采用强夯法处理黄土地基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强夯施工前应在现场进行试夯
    B.强夯过的土层不宜立即测试其地基承载力
    C.在强夯土层表面可以再设置一定厚度的灰土垫层
    D.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可不必考虑土层的天然含水量

    答案:D
    解析:
    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6.3.1条、6.3.4条、6.3.5条、 6.3.7条。

  • 第3题:

    关于强夯法地基处理,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为减小强夯施工对邻近房屋结构的有害影响,强夯施工场地与邻近房屋之间可设置隔振沟
    B、强夯的夯点布置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
    C、强夯法处理砂土地基时,两遍点夯之间的时间间隔必须大于7d
    D、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与加固范围内地基土的性质有关

    答案:C
    解析:
    A项,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条文说明第6.3.1条规定,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黏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第6.3.10条规定,当强夯施工所引起的振动和侧向挤压对临近建构筑物产生不利影响时,应设置监测点,并采取挖隔振沟等隔振或防振措施。
    B项,根据第6.3.3条第6款规定,强夯法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基底下设计处深度的1/2~2/3,且不应小于3m。
    C项,根据第6.3.3条第4款规定,强夯法地基处理时,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间隔时间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当缺少实测资料时,可根据地基土的渗透性确定,对于渗透性较差的黏性土地基,间隔时间不应少于(2~3)周;对于渗透性好的地基可连续夯击。
    D项,根据第6.3.3条条文说明规定,实际上影响有效加固深度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夯锤重和落距以外,夯击次数、锤底单位压力、地基土性质、不同土层的厚度和埋藏顺序以及地下水位等都与加固深度有着密切关系。

  • 第4题:

    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分别适用于哪些类型的地基?


    正确答案: 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强夯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与软塑~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要求不严的工程。

  • 第5题:

    阐述现场试夯确定强夯夯击击数和间歇时间的方法。


    正确答案: 击数确定:常以夯坑的压缩量最大,夯坑周围隆起量最小为原则,根据试夯得到的强夯击数和夯沉量,隆起量的监测曲线来确定。
    间歇时间:各遍间的间歇时间取决于加固土层中孔隙水压力消散所需要的时间来决定。

  • 第6题:

    采用强夯法处理黄土地基时,下列()不正确。()

    • A、强夯施工前应在现场进行试夯
    • B、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可不必考虑土层的天然含水量
    • C、在强夯土层表面可以再设置一定厚度的灰土垫层
    • D、强夯过的土层不宜立即测试其地基承载力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强夯施工前应选择有代表性并不小于()m2的路段进行试夯,确定最佳夯击能、间歇时间、夯间距等参数。

    • A、300
    • B、500
    • C、800
    • D、1000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多选题
    关于采用强夯法处理黄土地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强夯施工前应在现场进行试夯

    B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可不必考虑土层的天然含水量

    C

    在强夯土层表面可以再设置一定厚度的灰土垫层

    D

    强夯过的土层宜立即测试其地基承载力


    正确答案: D,B
    解析:
    B项,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GB 50025—2018)第6.3.1条规定,强夯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含水量10%~22%且平均含水量低于塑限含水量1%~3%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当强夯施工产生的振动和噪声对周边环境可能产生有害影响时,应评估采用强夯法的适宜性。A项,根据第6.3.11条规定,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应根据初步设计要求选择有代表性的场地试夯或试验性施工,并应根据试夯测试结果调整设计参数,或修改地基处理方案。C项,根据第6.3.10条规定,强夯地基宜在基底下设置灰土垫层。垫层厚度可取300mm~500mm或根据计算确定。D项,根据第8.2.2条第4款规定,强夯地基的承载力检测宜在地基强夯结束28d后进行,并应符合本标准附录J的规定。取样检测宜在地基强夯结束14d后进行。

  • 第9题:

    多选题
    强夯地基施工前必须试夯以确定施工参数,使()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A

    夯锤重量

    B

    夯实遍数

    C

    密实度

    D

    落距

    E

    夯实深度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强夯的要求有()
    A

    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做工艺性试夯试验,确定主要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

    B

    每遍夯击后应将夯坑填平,再进行下一遍夯击。强夯完毕,应按设计要求平整场地

    C

    强夯锤重、落距应满足有效加固深度的要求

    D

    强夯施工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隔振措施

    E

    碎石桩全部制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铺设碎石垫层,并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压实


    正确答案: E,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强夯的夯击次数应通过现场试夯确定,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

    强夯的夯击次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

    B

    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

    C

    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

    D

    强夯的夯击次数应通过现场试夯确定,常以夯坑的压缩量最大、夯坑周围隆起量最小为确定原则。

    E

    强夯的夯击次数应通过现场试夯确定,常以夯坑的压缩量最大为确定原则。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强夯法施工技术参数有哪些?并说明强夯法施工主要步骤和施工要点?

    正确答案: 强夯法施工技术参数有:
    (1)有效加固深度和单位夯击能;
    (2)夯击点的布置及间距;
    (3)单点夯击击数与夯击遍数;
    (4)夯击间隔时间;
    (5)垫层设计。
    强夯法施工主要步骤:
    ⑴平整场地,放线、埋设水准点和各夯点标桩;
    ⑵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
    ⑶起重机就位,并使夯锤对准夯点;
    ⑷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⑸起吊夯锤到预定高度,脱钩;
    ⑹重复⑸,按设计规定完成夯击次数;
    ⑺重复⑶~⑹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
    ⑻推平夯坑,并测量场地标高;
    ⑼按设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测量夯后场地标高。
    强夯法施工要点:
    ⑴为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建筑物的影响,应采取防振措施;
    ⑵按规定起锤高度、锤击数的控制指标施工,或按试夯后的沉降量控制;
    ⑶注意含水量对强夯效果的影响;
    ⑷注意夯锤上部排气孔的畅通;
    ⑸注意施工安全,防止石块伤人;
    ⑹雨季施工注意排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强夯地基施工前必须试夯,试夯的()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A.夯锤重量
    B.夯实遍数
    C.密实度
    D.总下沉量
    E.夯实深度

    答案:C,E
    解析:
    2020版教材P190页
    (1)施工前应进行试夯,选定夯锤重量、底面直径和落距,以便确定最后下沉量及相应的最少夯实遍数和总下沉量等施工参数。试夯的密实度和夯实深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 第14题:

    其他条件相同时,关于强夯法地基处理。下列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

    A. 强夯有效加固深度,砂土场地大于黏性土场地
    B. 两遍夯击之间的时间间隔,砂土场地大于黏性土场地
    C. 强夯处理深度相同时,要求强夯超出建筑物基础外缘的宽度,砂土场地大于黏性土场地
    D. 强夯地基承载力检测与强夯施工结束的时间间隔,砂土场地大于黏性土场地

    答案:B,C,D
    解析:
    A项正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6.3.3条表6.3.3-1规定,相同单击夯击能情况下,砂土的有效加固深度大于粉土、粘性土;B项错误,第4款规定,两遍夯击之间的时间间隔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则砂土场地小于粘性土场地;C项错误,第6款,规范并没有规定强夯加固地基时,超出建筑物基础外缘的宽度砂土场地须大于粘性土场地;D项错误,第6.3.14条第2款规定,强夯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检验,应在施工结束后间隔一定时间进行,对于碎石土和砂土地基,间隔时间宜为7~14d,粉土和黏性土地基,间隔时间宜为14~28d。

  • 第15题:

    (2018年)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二级公路路基工程,其中K3+220~K3+650为高填方路堤。路基填方高度最高为21.2m,地面以下有约6m的软土层。施工单位采用强夯处理地基,采用水平分层填筑路堤。高填方路堤楼断面示意图如图所示。



    注:本图单位以cm计,路基两侧超宽填筑50cm。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在已碾压整平的场地内做好了周边排水沟,布设了竖向排水体,并在强夯区地表铺设了垫层。在施工场地内选择一块有代表性的地段作为试夯区,面积为200m2。试夯结束后在规定时间段内,对试夯现场进行检测,并与试夯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以检验设备及夯击能是否满足要求,确定间歇时间、夯击间距、夯击次数等施工参数,确定强夯处理的施工工艺。
    强夯处理范围为坡脚边缘。
    事件二:施工单位确定的强夯施工工序主要包括:①夯点布设;②施工准备;③场地平整;④试夯;⑤主夯;⑥检查验收;⑦副夯;⑧满夯。
    事件三: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对高填方路堤进行了动态观测,即沉降观测,用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率每昼夜不大于10~15mm控制路堤稳定性。
    【问题】
    1.分别写出图中标注H以及A所对应的术语名称。强夯区铺设的垫层材料采用哪种类型 试列举两种具体材料。
    2.指出事件一中存在的错误并改正。补充通过试夯还可以确定的施工参数。
    3.写出事件二中强夯施工的正确工序。(写出数字编号即可)
    4.补充事件三中,施工单位对软土地区路堤施工还必须进行的动态观测项目及控制标准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1)H:边坡高度;A:分级过渡台阶(护坡道)。 (2)强夯区铺设的垫层材料:采用坚硬粗颗粒材料,例如碎石,矿渣。
    2.(1)错误一:试夯区面积200m2;
    正确做法:试夯面积不应小于500m2;
    错误二:强夯处理范围为坡脚边缘;
    正确做法:强夯处理范围应超出路堤坡脚,每边超不小于3m。同时坡脚外增加一排置换桩。
    (2)通过试夯还可以确定的施工参数:单击夯击能,夯击遍数。
    3.事件二中正确的强夯施工顺序为:②→③→①→④→⑤→⑦→⑧→⑥
    4.(1)动态观测:公路施工过程中还应进行水平位移观测。
    (2)控制标准:施工期间坡脚水平位移速率每昼夜不大于5mm控制路堤稳定性。

  • 第16题:

    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在施工前,应在现场有代表性的场地进行试夯或试验性施工,以取得必要的()。

    • A、施工机械计划
    • B、施工参数
    • C、劳动力的安排
    • D、施工材料计划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强夯地基施工前必须试夯以确定施工参数,使()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 A、夯锤重量
    • B、夯实遍数
    • C、密实度
    • D、落距
    • E、夯实深度

    正确答案:C,E

  • 第18题:

    反复将夯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能量,将地基夯实的地基处理方法称为()。

    • A、震冲法
    • B、强夯置换法
    • C、强夯密实法
    • D、柱锤冲扩法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单选题
    关于强夯法地基处理,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2013年真题]
    A

    为减小强夯施工对邻近房屋结构的有害影响,强夯施工场地与邻近房屋之间可设置隔振沟

    B

    强夯的夯点布置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

    C

    强夯法处理砂土地基时,两遍点夯之间的时间间隔必须大于7d

    D

    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与加固范围内地基土的性质有关


    正确答案: D
    解析:
    A项,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条文说明第6.3.10条规定,当强夯施工所引起的振动和侧向挤压对临近建构筑物产生不利影响时,应设置监测点,并采取挖隔振沟等隔振或防振措施。
    B项,根据第6.3.3条第6款规定,强夯法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基底下设计处深度的1/2~2/3,且不应小于3m。
    C项,根据第6.3.3条第4款规定,强夯法地基处理时,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间隔时间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当缺少实测资料时,可根据地基土的渗透性确定,对于渗透性较差的黏性土地基,间隔时间不应少于2~3)周;对于渗透性好的地基可连续夯击。
    D项,根据条文说明第6.3.3条规定,实际上影响有效加固深度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夯锤重和落距以外,夯击次数、锤底单位压力、地基土性质、不同土层的厚度和埋藏顺序以及地下水位等都与加固深度有着密切关系。

  • 第20题:

    单选题
    采用强夯法处理黄土地基时,下列()不正确。()
    A

    强夯施工前应在现场进行试夯

    B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可不必考虑土层的天然含水量

    C

    在强夯土层表面可以再设置一定厚度的灰土垫层

    D

    强夯过的土层不宜立即测试其地基承载力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强夯处理路基时应符合下列哪些要求()。
    A

    施工前必须查明场地范围内的地下管线等构筑物的位置及标高。

    B

    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在现场选点进行试夯,通过试夯确定施工参数。

    C

    地基处理范围不宜小于路基坡脚外1m。

    D

    应划定作业区,并应设专人指挥施工。

    E

    施工过程中,应设专人对夯击参数进行监测和记录。


    正确答案: D,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在施工前,应在现场有代表性的场地进行试夯或试验性施工,以取得必要的()。
    A

    施工机械计划

    B

    施工参数

    C

    劳动力的安排

    D

    施工材料计划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分别适用于哪些类型的地基?

    正确答案: 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强夯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与软塑~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要求不严的工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强夯法中,夯点的夯击次数,应按现场试夯的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且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多少()
    A

    50mm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