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毋庸 ,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置疑 B.怀疑 C.多疑 D.质疑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立足母语文化优秀传统和本质特征的同时,汲取目的语文化的长处,不断发展,创造本民族的新文化,可称为()。
第7题:
近来,各地高考改革方案中对英语和语文考试方式和分值的调整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其中北京拟:英语分由150分降100,语文分值由150分提高到180分。专家分析说,这一调整:会增加母语教学刚性要求,有利于提升国人母语的应用能力、人文素养和文化自豪感。提高母语教学()
第8题:
2011年10月,由教育部研制的“汉语能力测试”率先在上海、江苏等地试水。据称,此举旨在遏止国人提笔忘字、满口洋文、淡漠汉语的现象,复兴传承数千年的母语文化。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活语言,汉字又是世界上仅存的象形文字,推出“汉语能力测试”不啻为中国人复兴母语的新尝试。在现阶段,西方文化在不经意间左右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精神和行为理念,我们的母语及母语文化处于边缘状态;重应试教育而轻母语能力培养,导致学生母语修养的缺失。有的人连母语文章都写不通顺,母语的工具——汉字都写不准确,何以谈母语的文化传承呢?舆论认为,在全球化浪潮汹涌的今天,仅此一项考试不足以担当此重任。惟有发掘汉字乃至汉语的深层文化内涵,致其熠熠生辉,母语才具备足够的传播力、影响力和感染力。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复兴母语文化及其原因。
第9题:
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这是因为() ①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 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与发展不竭的源泉 ③对中华文化认同感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第10题:
唯我独尊型
双文化型
外为我用型
第11题:
根基 迷失 内涵
基础 失落 涵义
基础 丧失 意义
根本 丢失 价值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各国文化精华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特征。()
第18题:
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对少数民族服饰、饮食、居住、婚姻、节庆、礼仪、丧葬等风俗习惯,国家给予了充分尊重和切实保障。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是因为()
第19题:
张岱年说:“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民族的自信心与自尊心。而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其思想基础,即对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第20题:
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民族的自信心与自尊心。而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其思想基础,即对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这说明()
第21题:
民族风俗 低估
民族情感 轻视
文化认同 替代
文化精神 缺少
第22题:
民族风俗 低估
民族情感 轻视
文化认同 替代
文化精神 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