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gle.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1.概念 发热是指致热原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形。
正常人体温一般为36~37℃,成年人清晨安静状态下的口腔体温在36.3~37.2℃;肛门内体温36.5~37.7℃;腋窝体温36~37℃。
按体温状况,发热分为: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2.发热的原因临床上大致可分为由各种病原体感染所致感染性发热与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其中前者多见。
3.发热的过程一般分三个阶段:体温上升期、高热期、体温下降期。
4.发热的热型
(1)稽留热体温恒定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2)弛张热体温高峰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3)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持续1天至数天,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4)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5)回归热体温急剧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和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1次。
(6)不规则发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5.发热的伴随症状不同原因、不同疾病而可伴随不同症状,常见的有:
(1)寒战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败血症、急性胆囊炎、急性肾盂肾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疟疾、钩端螺旋体病、药物热、急性溶血或输血反应。
(2)结膜充血见于麻疹、流行性出血热、斑疹伤寒、钩端螺旋体病。
(3)单纯疱疹口唇单纯疱疹多见于急性发热性疾病,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间日疟、流行性感冒等。
(4)淋巴结肿大常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风疹、淋巴结结核、局灶性化脓性感染、丝虫病、白血病、淋巴瘤、转移癌等。
(5)肝脾肿大常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肝及胆道感染、布氏杆菌病、疟疾、结缔组织病、白血病、淋巴瘤及黑热病、急性血吸虫病等。
(6)出血发热伴皮肤黏膜出血可见于重症感染及某些急性传染病,也可见于某些血液病,如急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7)关节肿痛常见于败血症、猩红热、布氏杆菌病、风湿热、结缔组织病、痛风等。
(8)皮疹常见于麻疹、猩红热、风疹、水痘、斑疹伤寒、风湿热、结缔组织病、药物热等。
(9)昏迷先发热后昏迷常见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斑疹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痢疾、中暑等;先昏迷后发热见于脑出血、巴比妥类中毒等。
更多“发热概述”相关问题
  • 第1题:

    概述法概述什么?


    正确答案:概述法是导游人员在景点旅游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不是“城市概况”,也不是接到旅游者的“车上导游”或“沿途导游”,而是导游人员帮助旅游者更好地理解景点中的景观而做的一种铺设。一般包括景点的历史沿革、座落位置、景物布局、游览路线、休息用餐处、集合登车地点等。

  • 第2题:

    按时间顺序将许多延续信息进行综合,有条不紊地概述出来,这种综合技巧叫做()

    • A、汇集概述
    • B、归纳概述法
    • C、纵横法
    • D、纵横综合法

    正确答案:D

  • 第3题:

    概述


    正确答案: 现代婚纱摄影没有规定的程式,完全靠摄影师根据顾客的实际情况进行现场创作。在拍摄过程中,交流、化妆和服装造型、拍摄、选片制作等是比较规范的现代婚纱摄影的基本环节。现代婚纱照也可以走出摄影室,到风景名胜、宫殿教堂、田野湖畔、街头巷尾等各种不同的环境拍摄,背景处理的基本类型可分为:全虚、半虚、全实等。

  • 第4题:

    影响性概述与参与性概述的不同之处是()。

    • A、前者是概述咨询师自己叙述的内容
    • B、后者是概述求助者自己叙述的内容
    • C、前者较后者对求助者的影响小
    • D、后者较前者更为主动、积极

    正确答案:A,B

  • 第5题:

    问答题
    内伤发热概述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糖尿病概述糖尿病概述

    正确答案: 1.概念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发的临床综合征,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和(或)胰岛素靶细胞代谢作用的缺陷引起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导致葡萄糖、蛋白质及脂肪等一系列代谢紊乱。以血循环中葡萄糖浓度异常升高为基本特征。久病时可引起多个器官损坏,导致眼、肾脏、神经、心脑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病变。
    2.分类
    (1)1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破坏,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有酮症倾向,多见于青少年,少有肥胖,起病常较急,症状常明显,糖尿病相关的自身免疫指标阳性(ICA、IAA、GAD等),需要胰岛素治疗。
    (2)2型糖尿病胰岛素相对不足为主,多伴有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较1型糖尿病强,常有阳性家族史。多见于成年人,早期症状不典型,多肥胖,少有自发酮症倾向,早期血清胰岛素水平正常或升高,后期血清胰岛素水平也有下降。
    (3)妊娠糖尿病指妊娠期间发生糖尿病或糖耐量减低。
    (4)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3.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200mg/dl);或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或OGTT中2小时血浆血糖≥11.1mmol/L(200mg/dl)。症状不典型者,需另一天再次证实。不主张做第三次OGTT。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调查报告概述部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概述部分应简要介绍调查研究的方法

    B

    概述部分是整个调查报告的主体

    C

    概述部分应简要介绍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

    D

    概述部分应简要说明调查目的

    E

    概述部分应写明对原始资料进行选择、评价等的原则


    正确答案: E,D
    解析:
    正文是市场调查分析报告的主体部分。

  • 第8题:

    内伤发热概述


    正确答案: 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水湿郁遏或气血阴阳亏虚为基本病机,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临床上多表现为低热,但有时可以是高热。

  • 第9题:

    发热概述。


    正确答案: 1.概念发热是指致热原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形。正常人体温一般为36~37℃,成年人清晨安静状态下的口腔体温在36.3~37.2℃;肛门内体温36.5~37.7℃;腋窝体温36~37℃。按体温状况,发热分为: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2.发热的原因临床上大致可分为由各种病原体感染所致感染性发热与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其中前者多见。
    3.发热的过程一般分三个阶段:体温上升期、高热期、体温下降期。
    4.发热的热型(1)稽留热体温恒定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2)弛张热体温高峰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3)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持续1天至数天,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4)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5)回归热体温急剧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和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1次。(6)不规则发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5.发热的伴随症状不同原因、不同疾病而可伴随不同症状,常见的有:(1)寒战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败血症、急性胆囊炎、急性肾盂肾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疟疾、钩端螺旋体病、药物热、急性溶血或输血反应。(2)结膜充血见于麻疹、流行性出血热、斑疹伤寒、钩端螺旋体病。(3)单纯疱疹口唇单纯疱疹多见于急性发热性疾病,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间日疟、流行性感冒等。(4)淋巴结肿大常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风疹、淋巴结结核、局灶性化脓性感染、丝虫病、白血病、淋巴瘤、转移癌等。(5)肝脾肿大常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肝及胆道感染、布氏杆菌病、疟疾、结缔组织病、白血病、淋巴瘤及黑热病、急性血吸虫病等。(6)出血发热伴皮肤黏膜出血可见于重症感染及某些急性传染病,也可见于某些血液病,如急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等。(7)关节肿痛常见于败血症、猩红热、布氏杆菌病、风湿热、结缔组织病、痛风等。(8)皮疹常见于麻疹、猩红热、风疹、水痘、斑疹伤寒、风湿热、结缔组织病、药物热等。(9)昏迷先发热后昏迷常见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斑疹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痢疾、中暑等;先昏迷后发热见于脑出血、巴比妥类中毒等。

  • 第10题:

    导言呈现或者说明的是()

    • A、背景或环境
    • B、学习目标
    • C、过程概述
    • D、任务概述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商品标准一般由()部分构成。

    • A、概述
    • B、正文
    • C、补充
    • D、概述、正文、补充

    正确答案:D

  • 第12题:

    问答题
    概述法概述什么?

    正确答案: 概述法是导游人员在景点旅游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不是“城市概况”,也不是接到旅游者的“车上导游”或“沿途导游”,而是导游人员帮助旅游者更好地理解景点中的景观而做的一种铺设。一般包括景点的历史沿革、座落位置、景物布局、游览路线、休息用餐处、集合登车地点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问答题
    发热概述

    正确答案: 1.概念发热是指致热原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形。正常人体温一般为36~37℃,成年人清晨安静状态下的口腔体温在36.3~37.2℃;肛门内体温36.5~37.7℃;腋窝体温36~37℃。按体温状况,发热分为: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2.发热的原因临床上大致可分为由各种病原体感染所致感染性发热与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其中前者多见。
    3.发热的过程一般分三个阶段:体温上升期、高热期、体温下降期。
    4.发热的热型
    (1)稽留热体温恒定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2)弛张热体温高峰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3)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持续1天至数天,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4)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5)回归热体温急剧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和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1次。
    (6)不规则发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5.发热的伴随症状不同原因、不同疾病而可伴随不同症状,常见的有:
    (1)寒战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败血症、急性胆囊炎、急性肾盂肾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疟疾、钩端螺旋体病、药物热、急性溶血或输血反应。
    (2)结膜充血见于麻疹、流行性出血热、斑疹伤寒、钩端螺旋体病。
    (3)单纯疱疹口唇单纯疱疹多见于急性发热性疾病,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间日疟、流行性感冒等。
    (4)淋巴结肿大常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风疹、淋巴结结核、局灶性化脓性感染、丝虫病、白血病、淋巴瘤、转移癌等。
    (5)肝脾肿大常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肝及胆道感染、布氏杆菌病、疟疾、结缔组织病、白血病、淋巴瘤及黑热病、急性血吸虫病等。
    (6)出血发热伴皮肤黏膜出血可见于重症感染及某些急性传染病,也可见于某些血液病,如急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7)关节肿痛常见于败血症、猩红热、布氏杆菌病、风湿热、结缔组织病、痛风等。
    (8)皮疹常见于麻疹、猩红热、风疹、水痘、斑疹伤寒、风湿热、结缔组织病、药物热等。
    (9)昏迷先发热后昏迷常见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斑疹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痢疾、中暑等;先昏迷后发热见于脑出血、巴比妥类中毒等。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