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gle.com

某校15岁的学生林某放学回家途中,与同学肖某发生争执,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肖某捅成重伤。对此事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林某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林某未满16周岁。不用负刑事责任 C.对林某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要体现“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D.林某放学后在校外与他人发生冲突,学校无须承担责任

题目
某校15岁的学生林某放学回家途中,与同学肖某发生争执,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肖某捅成重伤。对此事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林某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林某未满16周岁。不用负刑事责任
C.对林某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要体现“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D.林某放学后在校外与他人发生冲突,学校无须承担责任

相似考题
更多“某校15岁的学生林某放学回家途中,与同学肖某发生争执,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肖某捅成重伤。对此事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丁某教唆17岁的肖某抢夺他人手机,肖某在抢夺得手后,为抗拒抓捕将追赶来的被害人打成重伤。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丁某构成抢夺罪的教唆既遂

    B.肖某构成转化型抢劫

    C.对丁某教唆肖某犯罪的行为应当从重处罚

    D.丁某与肖某之间不构成共同犯罪


    正确答案:ABC

  • 第2题:

    高中生肖某于1984年10月13日出生。2002年5月4日在校将同学李某打伤,致其花去医药费7000元。肖某毕业后进入一家炼钢厂工作。2003年4月,李某起诉要求肖某赔偿医药费。该民事责任应由谁承担?( )

    A.主要由肖某之父承担,肖某适当赔偿

    B.肖某之父承担,因肖某在侵权行为发生时未满18周岁,没有经济能力

    C.肖某承担,因肖某诉讼时已满18周岁,且有经济能力

    D.主要由肖某承担,肖某之父适当赔偿


    正确答案:C
    「考点」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责任
    「解析」《民通意见》第161条第1款规定,“侵权行为发生时行为人不满18周岁,在诉讼时已满18周岁,并有经济能力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行为人没有经济能力的,应当由原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故C正确,ABD错误。

  • 第3题:

    纺织女工林某因与工友袁某发生口角而怀恨在心,便唆使与其共同生活的13岁的小姑许某一同前去殴打袁某。次日晚,林某与许某拦下晚归的袁某,对其拳打脚踢。经医疗诊断,袁某身上多处受伤,伤势轻微。袁某报案后,A区公安分局派出所民警肖某负责办理此案。但袁某以肖某系林某的同学,二人交往甚密为由,申请肖某回避。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袁某要求肖某回避符合规定,肖某应当回避

    B.肖某的回避,由其所在派出所所长决定

    C.对教唆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林某,应当从重处罚

    D.许某在事发时未满14周岁,对其应当说服教育,不予处罚


    参考答案:A, C, D

  • 第4题:

    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地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犯罪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故意伤害罪的是( )。

    A.袁某在饭店和素有矛盾的牛某发生争执,袁某纠集同伙将牛某打致重伤
    B.潘某在某超市内与人发生争执,遂持随身携带的尖刀捅刺对方,致其急性失血性休克死亡
    C.陈某因工作琐事对同事贾某心生怨恨,于是持水果刀朝贾某颈部、胸部及四肢等处捅刺,致贾某身亡
    D.杨某发现李某在有争议的田地里耕作,遂用随身携带的弯刀砍向李某的头部,致李某轻伤

    答案:C
    解析:
    本题属于单定义。
    本定义要件为“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C选项中,陈某持水果刀朝贾某颈部、胸部等地方捅刺,这些部位属于致命部位,可见陈某的目的已经不再是损害他人身体健康,而是夺取贾某性命。

  • 第5题:

    下列哪一行为不属于刑法上的不作为?()

    A:主治医生孙某,在负责为病人谢某治疗的过程中,与谢某家属发生争执,后谢某发病,孙某假装去探望另一位病人。经谢某家属百般哀求,孙某仍对谢某不理不睬,不久谢某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
    B:李某的孩子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捡到一包假币,回家后交给李某。李某数了一下,共有3万元,但害怕出事,就将假币用火烧成了灰烬
    C:杨某与姜某约定,由杨某照看姜某6个月的孩子,姜某给予杨某一定的报酬。杨某在照看孩子的过程中发现孩子特别爱哭,弄得其心烦意乱,便决定只要孩子一哭,就不给他喂食,以作“惩罚”。几天后孩子饿死
    D:肖甲非常讨厌其侄子肖李某(6岁)。某日,肖甲携肖李某外出时,张某酒后驾车撞伤了肖李某并迅速逃逸。肖李某躺在血泊中,肖甲心想,反正事故不是自己造成的,于是离开了现场。肖李某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

    答案:B
    解析:
    【考点】刑法上的不作为。详解:不作为,是指有能力实施而不实施其依法有义务实施的行为。需要注意的是,不作为犯并不是指行为人没有实施任何积极的举动,而只是指行为人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其实施的积极举动。因此行为人通过实施一些积极的举动而逃避法律要求其履行的特定义务时,并不影响不作为犯的构成。构成不作为犯必须以行为人负有特定义务为前提。特定义务的来源有以下几种情况:(1)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2)职务或业务上要求承担的义务。(3)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4)基于法律行为承担的义务。法律行为是指在法律上能产生一定权利义务的行为,不管这种行为通过口头还是书面形式发生,行为人就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A选项中孙某基于职务有救治病人的义务,但其不履行其义务致使谢某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属于刑法上的不作为。B选项中李某虽明知是假币,但其并未持有,而是将假币烧掉,不属于刑法上的不作为。C选项中杨某基于法律行为(代为照看孩子的约定)承担着相应的义务,包括及时喂食的义务,但杨某却因孩子爱啼哭而不给孩子喂食,致使其饿死,亦属于刑法上的不作为。D选项中肖甲是基于其带孩子外出的先行行为而负有照看好孩子的义务,在孩子发生危难时有救助的义务,肖甲在肖李某被车撞后,不积极履行义务,致肖李某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属于刑法上的不作为。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 第6题:

    肖某之母死亡后,肖某继承20万元遗产。经查,肖某之母生前欠缴个人所得税1万元;负担个人债务50万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肖某无需缴纳税款
    B、肖某无需清偿债务
    C、肖某需用其自己的财产补足清偿全部税款和债务
    D、肖某仅需在其继承遗产的范围内清偿税款和债务

    答案:D
    解析:
    继承遗产应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缴纳的税款和债务。也就是说,继承人在接受被继承人的遗产时,应负责清偿被继承人生前所欠的税款和债务,但继承人缴纳的税款和清偿的债务以被继承人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

  • 第7题:

    初中生付某与同学钱某放学后在校外餐馆就餐,席间付某与钱某发生争执,付某拿起餐馆的菜刀砍伤了钱某,对此次伤害事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付某的监护人应承担主要赔偿责任
    B.付某的监护人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C.付某所在学校应承担主要赔偿责任
    D.餐馆应承担主要赔偿责任

    答案:B
    解析:
    初中生付某与同学钱某放学后在校外餐馆就餐,席间付某与钱某发生争执,付某拿起餐馆的菜刀砍伤了钱某。监护人应当承担被监护人致人损害带来的侵权责任,应该父母承担。题干中强调是放学后,与学校无关。故本题选B。

  • 第8题:

    司机肖某和采购员程某一起从外地进货回公司,在一小吃店吃午饭时,肖某在程某的拉劝下,喝了些啤酒。重新上路后,由于肖某喝酒后有些犯困,注意力不集中,拐弯时将行人马某撞成重伤。二人怕耽误回家的时间,但又怕人发现,就把马某抬到路边偏僻的树林,结果马某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抢救而死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肖某构成交通肇事罪
    • B、由于程某唆使肖某喝酒,所以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
    • C、肖某和程某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 D、两人共同犯罪的形式是间接故意的共同不作为

    正确答案:B

  • 第9题:

    丁某教唆15岁的肖某抢夺低年级同学手机,肖某在抢夺得手后,为抗拒抓捕将追赶来的被害人打成重伤。关于本案,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丁某构成抢夺罪既遂
    • B、肖某构成转化型抢劫
    • C、对丁某教唆肖某犯罪的行为应当从重处罚
    • D、丁某与肖某之间不构成共同犯罪

    正确答案:A,C

  • 第10题:

    肖某与赵某在网吧玩游戏过程中与史某发生口角,肖某挥拳打了史某。史某11位同班同学见史某被打,便与肖某、赵某争吵起来,并出手打了肖某、赵某二人,双方在扭打的过程中,摔坏了网吧的两台电脑主机。后公安人员赶到现场,了解到现场争吵人员均只受皮外伤,公安人员对肖某、赵某、史某及史某的11位同学开具了处罚决定。肖某、赵某、史某及史某的11位同学均表示不服,欲申请行政复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应推选1至5名代表参加行政复议
    • B、网吧可以向复议机关申请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
    • C、复议机构可以通知网吧参加行政复议
    • D、网吧不参加行政复议,不影响该复议案件的审理

    正确答案:A,B,C,D

  • 第11题:

    宋某欠肖某现金3万元,肖某多次向宋某索要,但宋某以种种借口拖延不还。肖某遂与他人将宋某骗出非法拘禁,使用暴力方法逼其还债,致使宋某左眼伤残,丧失视力。肖某的行为应如何定罪()

    • A、非法拘禁罪
    • B、故意伤害罪
    • C、非法拘禁罪、故意伤害罪
    • D、绑架罪

    正确答案:B

  • 第12题:

    多选题
    丁某教唆17岁的肖某抢夺他人手机,肖某在抢夺得手后,为抗拒抓捕将追赶来的被害人打成重伤。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07年真题]
    A

    丁某构成抢夺罪的教唆既遂

    B

    肖某构成转化型抢劫

    C

    对丁某教唆肖某犯罪的行为应当从重处罚

    D

    丁某与肖某之间不构成共同犯罪


    正确答案: A,B
    解析:
    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成立共同犯罪必须有二人以上、必须有共同故意、必须有共同行为。根据部分犯罪共同说,只要二人以上就部分犯罪具有共同的行为与共同的故意,便成立共同犯罪。《刑法》第29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刑法》第269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AC两项,本案中,肖某犯了丁某教唆的抢夺罪,尽管后来肖某的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但属于共犯的过限行为,丁某对这部分不需要承担责任,即丁某只承担抢夺罪既遂。被教唆人肖某未满18周岁,对丁某教唆肖某的行为从重处罚
    B项,肖某的本意是抢夺手机,但是在抢夺后为抗拒抓捕使用了暴力,将被害人打伤,构成转化型抢劫
    D项,只要二人以上就部分犯罪具有共同的行为与共同的故意,便成立共同犯罪,丁某和肖某在抢夺罪范围内构成共同犯罪

  • 第13题:

    1997年10月15日,某校学生陈某(1981年11月生)与同学吴某因一件小事发生争吵,继而动手扭打起来。陈某被吴某打倒在地,头碰到水泥地面,磕出一个大包。陈某极为恼怒,从地上爬起来后便掏出随身携带的一把水果刀猛地向吴某腹部捅去,致使吴某脾脏被刺破,倒地休克(法医鉴定为重伤)。经送医院抢救,吴某脱离危险,一个月后痊愈。请分析:陈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参考答案:

    陈某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陈某虽未满16周岁,但陈某的行为已对吴某造成故意伤害罪(重伤),根据刑法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


  • 第14题:

    卢某婚后与妻感情不和,在认识了打工妹肖某后,以夫妻名义与肖某同居,并生有一女。如果卢某和肖某感情出现裂痕,欲与肖某解除同居关系,但肖某不同意。卢某准备向法院起诉。下列哪些说法是真确的?()

    A.如果卢某仅起诉请求解除与肖某的同居关系,法院不应当受理卢某的请求

    B.如果卢某仅起诉请求解除与肖某的同居关系,法院应当受理并依法解除

    C.如果卢某仅起诉请求对同居期间的财产进行分割,法院不应当受理

    D.如果卢某仅就女儿的抚养问题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应当受理


    参考答案:B, D

  • 第15题:

    一场大雨过后,肖某轿车号牌上的一个数字恰巧被树上掉下来的一片树叶所遮挡,肖某开车回家途中,被交警拦下接受检查,肖某因未带驾驶证,轿车被交警扣留。同时,交警以肖某故意遮挡号牌为由,当场对他作出了罚款200元的处罚。肖某提出异议,认为自己不存在遮挡号牌的故意,号牌被树叶所遮挡纯属意外,交警未予理会,当场向肖某收缴了200元的罚款,并给他写了收条。

    如果肖某不服交警的处罚及时提请了行政诉讼,要求撤销处罚决定,那么法院依法应作出( )
    A.判决驳回肖某诉讼请求 B.判决撤销处罚决定
    C.判决确认处罚程序违法 D.裁定驳回肖某的起诉


    答案:B
    解析:
    B【解析】《行政诉讼法》第54条规定,主要证据不足的,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可以判决撤销、部分撤销具体行政行为或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 第16题:

    丁某教唆17岁的肖某抢夺他人手机,肖某在抢夺得手后,为抗拒抓捕将追赶来的被害人打成重伤。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丁某构成抢夺罪的教唆既遂
    B:肖某构成转化型抢劫
    C:对丁某教唆肖某犯罪的行为应当从重处罚
    D:丁某与肖某之间不构成共同犯罪

    答案:A,B,C
    解析:
    丁某实施了教唆行为,且肖某实施并完成了被教唆的抢夺行为,因此丁某构成了抢夺罪的教唆既遂,选项A正确。根据《刑法》第269条规定,B项正确。根据《刑法》第29条规定,C选项也正确。丁某出于抢夺的故意教唆肖某,而肖某确实听从了丁某的教唆,并完成了被教唆的抢夺罪,二人具有抢夺的共同的犯罪故意,因此丁某与肖某之间在抢夺阶段构成共同犯罪。D选项不正确。

  • 第17题:

    王某的丈夫李某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关进看守所,看守所警察肖某见王某长得漂亮,便哄骗她说自己可以将李某弄出来,但作为对价王某必须与其发生性关系。王某救夫心切,便答应了肖某的要求,但在二人发生性关系后肖某并没有将李某放出。则关于肖某的行为,说法错误的是:()

    A:不构成犯罪
    B:构成强奸罪
    C:构成招摇撞骗罪
    D:构成诈骗罪

    答案:B,C,D
    解析:
    【考点】被害人承诺。详解:首先,诈骗罪的犯罪对象是他人财物,并不包括财物以外的其他利益,因此可以排除D选项。其次,招摇撞骗罪的成立要求行为人有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在本案中肖某并未编造自己虚假的身份,故不构成本罪,因此C选项错误。最后,强奸罪的本质在于违背妇女意志强行发生性关系。在本案中确定肖某是否成立强奸罪的关键就在于如何理解王某的承诺,即关于承诺动机的错误是否会影响承诺的效力。这种情况仅仅和承诺的动机有关,故不影响其效力,肖某的行为不构成强奸罪,因此A说法正确。本题为选非题,正确答案为BCD。

  • 第18题:

    肖某之母死亡后,肖某继承20万元遗产。经查,肖某之母生前欠缴个人所得税1万元;负担个人债务50万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肖某无需缴纳税款
    B.肖某无需清偿债务
    C.肖某需用其自己的财产补足清偿全部税款和债务
    D.肖某仅需在其继承遗产的范围内清偿税款和债务

    答案:D
    解析:
    继承遗产应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缴纳的税款和债务。也就是说,继承人在接受被继承人的遗产时,应负责清偿被继承人生前所欠的税款和债务,但继承人缴纳的税款和清偿的债务以被继承人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

  • 第19题:

    杨某推着小车在街边卖早点,被市综合执法局执法队员李某和肖某发现 其无照经营,不符合卫生管理规定和市容管理规定。鉴于杨某属于流动 经营,李某和肖某口头作出罚款100元的决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李某和肖某口头作出罚款决定合 法
    • B、李某和肖某可以当场作出罚款决 定
    • C、鉴于杨某属于流动经营,李某和 肖某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 D、因李某和肖某不遵守法定程序, 故处罚决定无效

    正确答案:A,B,C

  • 第20题:

    宋某欠肖某3万元,肖某多次向宋某索要,但宋某以种种借口拖延不还。肖某遂将宋某骗出拘禁,使用暴力逼其还债,致使宋某重伤。肖某的行为构成()

    • A、非法拘禁罪
    • B、故意伤害罪
    • C、非法拘禁罪、故意伤害罪
    • D、绑架罪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丁某教唆15周岁的肖某抢夺低年级同学的手机,肖某在抢夺得手后,为抗拒抓捕将追赶来的被害人打成重伤。关于本案,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丁某构成抢夺罪既遂
    • B、肖某构成转化型抢劫
    • C、对丁某教唆肖某犯罪的行为应当从重处罚
    • D、丁某与肖某之间不构成共同犯罪

    正确答案:A,C

  • 第22题:

    肖某系某股份制银行的股东,对于其享有的权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肖某可以要求查阅公司财务会计报告
    • B、肖某无权对公司的经营提出建议或者质询
    • C、肖某有权查阅公司章程
    • D、肖某有权查阅股东大会会议记录

    正确答案:B

  • 第23题:

    单选题
    初中生付某与同学钱某放学后在校外餐馆就餐,席间付某与钱某发生争执,付某拿起餐馆的菜刀砍伤了钱某。对此次伤害事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付某的监护人应承担主要赔偿责任

    B

    付某的监护人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C

    付某所在学校应承担主要赔偿责任

    D

    餐馆应承担主要赔偿责任


    正确答案: 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