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在学校德育中,学生个体品德形成和发展最佳最基本的舞台是()。
A校内非正式群体
B班集体
C学生兴趣小组
D学生群体
第4题:
教育者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教育,并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道德实践活动,这符合中学德育()的原则。
第5题:
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特殊途径是()。
第6题:
学生集体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第7题:
下列关于德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第8题:
“通过集体、在集体中和为了集体”,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第9题: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第10题:
因材施教原则
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疏导原则
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第11题: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
疏导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集体教育原则
第12题: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
疏导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这样的德育原则是()
第16题:
外在的德育影响不能自动生成为学生的品德,必须通过学生主动地选择,才能内化为学生内在的品德。促进外在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是()
第17题:
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同时要根据他们个体特征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一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这条德育原则是()
第18题:
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这样的德育原则是()。
第19题:
教育者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教育,并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道德实践活动,这符合中学德育()的原则。
第20题:
知行统一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
第21题:
道德影响
道德陶冶
道德学习
道德活动
第22题:
校内非正式群体
班集体
学生兴趣小组
学生群体
第23题:
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
自我教育能力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才能转化
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主要放在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环境方面
德育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