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gle.com
更多“简要分析态度与品德之间的关系。”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正确答案:


  • 第2题:

    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以及培养良好态度与品德的方法。


    答案:
    解析: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包括:
    (1)认知失调(2)态度定势(3)道德认知。培养良好态度与品德的方法包括:
    (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

  • 第3题:

    简要分析儿童美术创作教学中“教”、“学”、“用”三者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运用所掌握的美术表现技巧、知识表现自己所思、所想的过程是儿童美术创作的本质特征。对儿童进行美术表现需要怎样的美术技能、知识,应该怎样教授儿童所需的美术技能、知识,儿童学了有什么用以及儿童是怎样学习美术技能、知识等问题的回答体现了对儿童美术创作中教师的教、儿童的学与用的关注。理性考察儿童美术教学中“教”、“学”、“用”三者的逻辑关系,是儿童美术创作的基本要求。教与学是辩证的对立与统一关系,既有美术知识与技能层面的教学,也有学习态度与规范方面的教学,要研究“教”,也要研究儿童的“学”。自主性的美术创作行为发生在儿童美术教学的理想追求。美术的“教”与“学”应以“用”为目的,“用”要以“教”与“学”为依托。

  • 第4题:

    请简要分析自由与法制的关系。


    正确答案: 1.法律不但赋予大多数人以自由的权利,而且还通过强制性的手段来制止对于自由的侵犯和践踏,保护个体权利。
    2.自由始终是与相应的制度规范相容并存的。
    3.强调法制,并不表示要抑制自由,而是为了达到法制与自由的统一。
    4.制度或者法制设计只有顺应和遵循生产力发展状况、发展规律及文化发展的状况和规律才能为自由提供更大的空间和生长机制,人为地超越生产力发展状况和不顾及历史文化传统的制度安排,不但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文化的进步,反而成为生产力和人类进步发展的桎梏。

  • 第5题:

    举例分析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的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品德发展的关键在于个体接受外在的道德规则并加以认同,将之转变为自己的一部分。在柯尔伯格等人看来,品德的发展既不是由外部强制而来,也不是生物学成熟的自然结果,而是儿童在与其社会道德环境的交互作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进行道德教育的前提是了解个体品德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反过来,有效的道德教育能作为一种外因推动学生的道德内化和品德发展。在品德发展过程中,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主要体现在:
    (1)品德发展对道德教育的影响
    ①品德发展水平制约德育目标的制定
    德育目标能否充分发挥出应有功能的一个重要前提即德育目标是否符合学生自身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首先,由品德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可知,德育过程中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的品德发展阶段及心理发展水平的个体,应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目标,此即道德目标制定的层次性原则。
    小学阶段,学生在品德认识上具有表面性、具体性、肤浅性等特点,对道德规范还没有比较抽象的深刻认识,辨美丑、明是非、懂荣辱的能力还较差;在品德评价方面,往往服从权威观点,以教师、家长、成人的评价为转移而缺乏独立性;在品德情感方面,带有情景性,往往不是从品德的理性认知中产生;在品德行为方面,具有一定的起伏波动性,还未养成稳定的行为习惯。鉴于这样的情况,小学德育目标的定位应靠近学生年龄实际、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初中阶段,少年逐渐减少儿童时的稚气而开始具备对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初步发展了较高层次的道德观念。鉴于这种伦理道德的萌芽,教育者在制定德育目标时应该强调初步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科学观念领会等方面。而品德心理的动荡性则启示,所设德育目标应突出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不怕困难等品质,注重培养初中生一定的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及自觉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高中阶段,学生开始进入青年初期。在这一时期,学生道德认知得到较好发展,能够独立、深刻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品行;由于知识的不断加深,人生阅历的日渐丰富,他们逐渐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具有把自己的品行同未来、社会的发展结合在一起的理性思考。因此,这一阶段德育目标在于树立全面的、高层次的伦理道德观念,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
    其次,依据品德发展的阶段性和不平衡性,德育目标的重心可以根据不同学龄段、不同时期、不同情况和需要有所改变和侧重,此即德育目标制定的渐进性原则。在这种渐进性的过程中,可根据道德品质在各个方面不同的发展特点及其关键期,突出强调不同的德育目标。以伦理道德观念的掌握为例,小学阶段极少提及这一德育目标,这是因为小学生的道德认知缺乏深刻性,对他们仅从日常行为规范、日常生活礼仪作一些训练。进入初中和高中阶段才开始要求具备一个社会公民所必须的高层次道德准则和观念。但是这两个学龄段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初中阶段仅强调这一观念的初步领会;随着道德品质的基本成熟,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则侧重树立全面的伦理道德观念。
    最后,依据品德发展的系统性特点,不同学龄段的德育目标须讲求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统一体,此即德育目标制定的系统性原则。每一品德发展阶段都围绕某个或某几个特点而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如小学阶段的过渡性和协调性、初中阶段的动荡性、高中阶段的成熟性。因此,同一学龄段的各个具体德育目标应相互衔接,以反映这种系统的品德特点。另外,不同品德发展的阶段又形成一个不断分化和整合的系统。这样,不同学龄段的分目标须前伸后延、承上启下,且所有的这些德育目标都服务于一个共同的总目标。
    ②品德发展机制影响德育方法的实施
    既然品德的发展是个体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建构而来,那么道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推进个体的这种主动建构过程上,而不是采用行为主义的机械教育,抑或采取成熟主义的放任自流。虽然品德发展有其固定的顺序,但现实道德环境中的恰当引导将有助于学生的这种建构过程顺利进行。
    (2)道德教育对品德发展的影响
    道德教育并非个体品德发展的唯一决定因素,但它却是个体在建构品德过程中与外界环境的互动之源。良好的道德教育作为一种积极的互动源泉促进建构过程的顺利进行,不合理的道德教育则可能适得其反,阻碍个体品德的发展。
    对中小学生而言,影响他们品德发展的一个重要客观因素是学校德育,学校不仅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小学生系统传播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更能通过有意识地组织各种实践互动来促进学生对良好道德品质的积极建构,甚至无形的学校道德风尚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高水平品德的形成,最终促进品德发展。
    首先,通过德育教学,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政治观点、思想观点的形成和道德品质的发展,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向学生传授法律常识,品德修养常识,社会发展史等,不仅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观点,而且使学生进一步懂得了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认识了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等,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合作、互动对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品质具有较大的持久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教师广博的知识和对道德品质深刻正确的理解是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推理的重要力量;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是影响学生道德情感、激发学生道德行为的重要因素;教师在具体活动中表现的高尚道德品质,也使学生的道德理想具有了现实的基础,从而激励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断努力。
    最后,学校的德育环境、班级道德风尚等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品德的形成。班级成员的一言一行无不对其他学生产生影响。如果一个班级的学生有盗窃行动,老师放任不理,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班级中几乎人人都会染有盗窃的恶习。由此可见,良好的校风、班风对学生高尚品德的培养非常重要。但是,良好德育氛围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懈的努力。

  • 第6题:

    问答题
    简要分析SO与UE模型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二者只有目标函数不同,约束条件完全一致,故二者之间可以进行转化。
    1)SO模型转化成UE模型来求解: 通过对走行时间函数的修正,可以利用UE模型来求解SO模型。 只有当交通量较小时,道路上不存在拥挤时,系统最优和用户均衡才有可能相等;若道路上的交通量大时,二者不可能相等。
    2)UE模型转化为SO模型 :显然,通过对走行时间函数进行不同的修改可使UE模型和SO模型进行相互转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简要分析态度的功能。

    正确答案: 理解态度的基本功能,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人们会保持现有的态度。而如果理解满足现有态度的心理需要,就可能预测态度会在什么时候变化、如何变化。态度的功能有:
    (1)调解的机能。态度的形成与发展直接依赖于人们对得益或受损的知觉或体验。正是这和体验,消费者表现出对特定商标、商店的赞成或不赞成的倾向。一句话,消费者对商品越满意,肯定的态度越强,改变其态度的阻力也越大。
    (2)自我防卫的功能。消费者基于某种原因难以得到一些产品,或者一些产品对他并不适用,于是便会对这种产品形成一种消极的态度。这种消极态度的形成,反过来使之免受精神上的困扰。自我防卫功能使消费者维护自己的形象。
    (3)价值表现功能。价值表现功能是表现自我形象的倾向。消费者把自己的价值观转化为或征为实在的东西。对某种商品的积极态度,反映了对该价值观的积极态度。
    (4)知识功能。人们是根据态度所倾向的东西来接受和存储某一对象的信息的。当然消费者关心的只是他愿意去了解的那些商品的信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试简要阐述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正确答案: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依从
    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服从可能是出于自愿,也可能是被迫的。被迫的服从也称顺从,即表面接受他人的意见或观点,在外显行为方面与他人相一致,而在认识与情感上与他人并不一致。
    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此时个体对道德规范行为的必要性尚缺乏充分的认识,也缺乏情感体验,行为主要受控于外在压力(如奖惩),而不是内在的需要。依从则可能得到安全,否则将受到惩罚。
    (2)认同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是试图与榜样一致。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主体虽然对道德行为规范本身仍缺乏清楚而深刻的认识与体验,但由于对榜样的仰慕,在行为上就试图与榜样一致。认同的愿望越强烈,对榜样的模仿就越主动,在困难面前就越能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榜样的特点、榜样行为的性质、示范的方式等都影响着认同。
    (3)内化
    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由于在内化过程中解决了各种价值的矛盾和冲突,当个人按自己内化了的价值行动时,会感到愉快和满意。而当出现了与自己的价值标准相反的行动时,会感到内疚、不安。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要分析任务与工作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工作和任务都是进行工作分析时常用到的概念,从工作分析的专业角度看,两者的含义有一定的区别。一项工作一般由某一特定的人员、职位或工作种类承担的所有任务组成,因此一项工作就是已分配给某个人的一组任务,它独立于接受了该任务的人员而存在。当任务已被划归到不同的工作之后,人们就能根据所要检验的问题,根据需要适当地确定是要进行工作分析还是要进行任务分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简析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正确答案:
    33.(1)联系: ① 态度和品德的实质是相同的;② 态度和品德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的。(2)区别: ① 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 ② 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 第11题:

    简要分析德育过程与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差别。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德育过程和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差别表现在:
    (1)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个体品德自我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则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是双边活动过程。
    (2)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包括自发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德育过程中学生主要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
    (3)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结果看,品德形成可能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德育过程则要求学生们所形成的思想品德与社会要求相一致。

  • 第12题:

    简要分析态度的功能。


    正确答案: 理解态度的基本功能,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人们会保持现有的态度。而如果理解满足现有态度的心理需要,就可能预测态度会在什么时候变化、如何变化。态度的功能有:
    (1)调解的机能。态度的形成与发展直接依赖于人们对得益或受损的知觉或体验。正是这和体验,消费者表现出对特定商标、商店的赞成或不赞成的倾向。一句话,消费者对商品越满意,肯定的态度越强,改变其态度的阻力也越大。
    (2)自我防卫的功能。消费者基于某种原因难以得到一些产品,或者一些产品对他并不适用,于是便会对这种产品形成一种消极的态度。这种消极态度的形成,反过来使之免受精神上的困扰。自我防卫功能使消费者维护自己的形象。
    (3)价值表现功能。价值表现功能是表现自我形象的倾向。消费者把自己的价值观转化为或征为实在的东西。对某种商品的积极态度,反映了对该价值观的积极态度。
    (4)知识功能。人们是根据态度所倾向的东西来接受和存储某一对象的信息的。当然消费者关心的只是他愿意去了解的那些商品的信息。

  • 第13题:

    以下对态度和品德之间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态度和品德都是一种内部状态
    • B、态度和品德的结构是一致的
    • C、态度涉及的范围比品德更大
    • D、品德的价值内化程度更高

    正确答案:A,B,C,D

  • 第14题:

    简要分析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正确答案:(1)从防卫出发而选择的区位,多利用河流、海洋、制高点和隘口。
    (2)城市区位与交通的关系,包括水运、陆运和海上交通关系。

  • 第15题:

    判断题
    研究表明,学生的态度与品德特征与家庭的教养方式没有关系。( )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学生的态度与品德特征与家庭的教养方式有密切关系。

  • 第16题:

    问答题
    简述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正确答案: 通过对态度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二者的实质是相同的。品德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的行为的内部状态,而态度也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二者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的构成。但是,态度和品德这两个概念也有区别。
    第一、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
    第二、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多选题
    以下对态度和品德之间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

    态度和品德都是一种内部状态

    B

    态度和品德的结构是一致的

    C

    态度涉及的范围比品德更大

    D

    品德的价值内化程度更高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举例分析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的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品德发展的关键在于个体接受外在的道德规则并加以认同,将之转变为自己的一部分。在柯尔伯格等人看来,品德的发展既不是由外部强制而来,也不是生物学成熟的自然结果,而是儿童在与其社会道德环境的交互作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进行道德教育的前提是了解个体品德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反过来,有效的道德教育能作为一种外因推动学生的道德内化和品德发展。在品德发展过程中,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主要体现在:
    (1)品德发展对道德教育的影响
    ①品德发展水平制约德育目标的制定
    德育目标能否充分发挥出应有功能的一个重要前提即德育目标是否符合学生自身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首先,由品德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可知,德育过程中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的品德发展阶段及心理发展水平的个体,应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目标,此即道德目标制定的层次性原则。
    小学阶段,学生在品德认识上具有表面性、具体性、肤浅性等特点,对道德规范还没有比较抽象的深刻认识,辨美丑、明是非、懂荣辱的能力还较差;在品德评价方面,往往服从权威观点,以教师、家长、成人的评价为转移而缺乏独立性;在品德情感方面,带有情景性,往往不是从品德的理性认知中产生;在品德行为方面,具有一定的起伏波动性,还未养成稳定的行为习惯。鉴于这样的情况,小学德育目标的定位应靠近学生年龄实际、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初中阶段,少年逐渐减少儿童时的稚气而开始具备对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初步发展了较高层次的道德观念。鉴于这种伦理道德的萌芽,教育者在制定德育目标时应该强调初步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科学观念领会等方面。而品德心理的动荡性则启示,所设德育目标应突出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不怕困难等品质,注重培养初中生一定的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及自觉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高中阶段,学生开始进入青年初期。在这一时期,学生道德认知得到较好发展,能够独立、深刻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品行;由于知识的不断加深,人生阅历的日渐丰富,他们逐渐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具有把自己的品行同未来、社会的发展结合在一起的理性思考。因此,这一阶段德育目标在于树立全面的、高层次的伦理道德观念,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
    其次,依据品德发展的阶段性和不平衡性,德育目标的重心可以根据不同学龄段、不同时期、不同情况和需要有所改变和侧重,此即德育目标制定的渐进性原则。在这种渐进性的过程中,可根据道德品质在各个方面不同的发展特点及其关键期,突出强调不同的德育目标。以伦理道德观念的掌握为例,小学阶段极少提及这一德育目标,这是因为小学生的道德认知缺乏深刻性,对他们仅从日常行为规范、日常生活礼仪作一些训练。进入初中和高中阶段才开始要求具备一个社会公民所必须的高层次道德准则和观念。但是这两个学龄段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初中阶段仅强调这一观念的初步领会;随着道德品质的基本成熟,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则侧重树立全面的伦理道德观念。
    最后,依据品德发展的系统性特点,不同学龄段的德育目标须讲求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统一体,此即德育目标制定的系统性原则。每一品德发展阶段都围绕某个或某几个特点而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如小学阶段的过渡性和协调性、初中阶段的动荡性、高中阶段的成熟性。因此,同一学龄段的各个具体德育目标应相互衔接,以反映这种系统的品德特点。另外,不同品德发展的阶段又形成一个不断分化和整合的系统。这样,不同学龄段的分目标须前伸后延、承上启下,且所有的这些德育目标都服务于一个共同的总目标。
    ②品德发展机制影响德育方法的实施
    既然品德的发展是个体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建构而来,那么道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推进个体的这种主动建构过程上,而不是采用行为主义的机械教育,抑或采取成熟主义的放任自流。虽然品德发展有其固定的顺序,但现实道德环境中的恰当引导将有助于学生的这种建构过程顺利进行。
    (2)道德教育对品德发展的影响
    道德教育并非个体品德发展的唯一决定因素,但它却是个体在建构品德过程中与外界环境的互动之源。良好的道德教育作为一种积极的互动源泉促进建构过程的顺利进行,不合理的道德教育则可能适得其反,阻碍个体品德的发展。
    对中小学生而言,影响他们品德发展的一个重要客观因素是学校德育,学校不仅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小学生系统传播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更能通过有意识地组织各种实践互动来促进学生对良好道德品质的积极建构,甚至无形的学校道德风尚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高水平品德的形成,最终促进品德发展。
    首先,通过德育教学,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政治观点、思想观点的形成和道德品质的发展,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向学生传授法律常识,品德修养常识,社会发展史等,不仅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观点,而且使学生进一步懂得了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认识了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等,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合作、互动对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品质具有较大的持久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教师广博的知识和对道德品质深刻正确的理解是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推理的重要力量;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是影响学生道德情感、激发学生道德行为的重要因素;教师在具体活动中表现的高尚道德品质,也使学生的道德理想具有了现实的基础,从而激励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断努力。
    最后,学校的德育环境、班级道德风尚等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品德的形成。班级成员的一言一行无不对其他学生产生影响。如果一个班级的学生有盗窃行动,老师放任不理,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班级中几乎人人都会染有盗窃的恶习。由此可见,良好的校风、班风对学生高尚品德的培养非常重要。但是,良好德育氛围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懈的努力。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