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gle.com
更多“谈谈赫尔巴特教学理论与杜威教学理论的差异。”相关问题
  • 第1题:

    联系实际谈谈赫尔巴特教学理论与杜威教学理论的差异。


    答案:
    解析:
    (1)赫尔巴特是传统教学理论的代表:①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②强调教材的重要性,主张学生以学习间接知识为主;③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及权威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2)杜威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其教学思想与赫尔巴特针锋相对:①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从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②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于教给学生科学的结论,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并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③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
    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的著名论断,他批判性地讨论了西方以往的教育思想,同时吸取现代哲学、社会学、生物学、心理学上的成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

  • 第2题:

    赫尔巴特和杜威的教学理论的比较。


    答案:
    解析:
    (1)不同点: ①教育目的不同。赫尔巴特认为,教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的可分为两种,即所谓“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所谓“可能的目的”是指与儿童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的目的,这个目的是要发展多方面的兴趣,使人的各种潜力得到和谐发展。“必要的目的”是指教育所要达到的最高和最为基本的目的,即道德,这个目的就是要养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五种道德观念。杜威提出教育无目的论,他反对外在的、固定的、终极的教育目的。在杜威看来,外在的教育目的是强加的,不能充分考虑儿童的本能与需要;固定的教育目的缺乏灵活性,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终极的教育目的是一种理论上的虚构和假设,因为世界是变动不息的。“教育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无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这就是杜威最著名的教育目的论。 ②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不同。赫尔巴特强调教师是中心,以教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杜威提出儿童中心论,认为整个教育过程中要以儿童为中心,要求尊重儿童的天性。 ③课程方面不同。赫尔巴特强调以系统知识为中心,重视学科学习,忽视学生的生活经验,杜威以其经验论哲学为基础,提出了“从做中学”和“从经验中学”的课程理论。杜威始终反对把成人和专家们事先编好的教材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主张以儿童的直接经验为教育的起点。他强调对直接经验进行组织、抽象和概括。 ④教学方法不同。赫尔巴特强调教师的讲授,杜威十分推崇“从做中学”或“从经验中学”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强调教学必须考虑儿童本性发展的特点,必须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和个别差异,教学必须考虑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使儿童积极、主动地学习。 ⑤教学重点不同。赫尔巴特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杜威非常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他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 ⑥教学过程不同。在教学过程中,杜威依据学生“从做中学”的认识发展提出了五个阶段的过程:从情境中发现疑难,从疑难中提出问题,作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推断哪一种假设能解决问题,经过检验来修正假设、获得结论。它被简明地概括为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五步,也有人称此为五步教学法。而赫尔巴特试图根据心理学来阐述教学过程,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揭示了课堂教学的某些规律性。这一理论对指导和改进教学实践起到积极作用,它也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理论后来被他的学生所发展。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理论,注意运用心理学于教学,重视系统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领导作用,加强了课堂教学并使上课规范化,这都使教学得到改进、质量得到提高。 (2)相同点: 赫尔巴特与杜威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因此教育思想必然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是教育本身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因此他们的教育思想也有相同之处。 ①强调教育培养的人为社会发展服务; ②都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 ③强调教学阶段,对教学过程进行分析,赫尔巴特提出三阶段说,杜威提出思维五步法或探究五步法。

  • 第3题:

    试论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


    答案:
    解析:
    赫尔巴特认为,教学是激发兴趣、形成观念、传授知识、培养性格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塑造儿童心灵的过程。他把教师比作"建筑师”或“园艺师”,主张教师应通过一种"艺术”——教学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来建造儿童的心灵。赫尔巴特 一生以大部分精力探求符合儿童心理规律的教学程序,他依据其假设的观念及统觉的心 理学理论,研究了教师向学生传授新知识、 形成观念体系的具体进程和方法,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的理论。 赫尔巴特的形式阶段,即明了(或清晰)、联合(或联想)、系统、方法。这个过程是让学生清楚、明了地感知新教材,开始获得新观念,进而把新获得的观念与旧观念联系起来,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已获得的知识进行综合、概括,得出结论、定理、 原则,并将其纳人原有的知识系列,形成组织严密的、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儿童的心 理处于静态的审思活动,兴趣则处于探求阶段,因此教学上采用综合方法。最后通过作业、练习运用到实际中去。赫尔巴特认为这是教学新教材,传授新知识应当遵循的心理顺序,不论教学的内容如何,不管学生年龄的大小和年级的高低,都必须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地进行。 评价:赫尔巴特的教学阶段过于机械,流于形式,理论基础也是不科学的。但它较为细致地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对不同教学阶段提出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和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学新知识的规律。

  • 第4题:

    创立“教学做合一”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 B、巴班斯基
    • C、杜威
    • D、赫尔巴特

    正确答案:A

  • 第5题:

    我国主要经历了四个大的学习借鉴西方课程与教学理论的阶段,其中第二阶段以()为主。

    • A、日本引进德国赫尔巴特的课程与教学理论
    • B、学习和实验美国杜威的实用主意课程与教学理论
    • C、学习苏联凯洛夫教学理论
    • D、学习发达国家主要是美苏等国新的课程与教学理论

    正确答案:B

  • 第6题:

    谈谈赫尔巴特与杜威教育理论的差异.


    正确答案: 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在教育教学观上持课堂中心、教师中心、书本中心,杜威作为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主张教育即生活,坚持“儿童中心”的观点。

  • 第7题:

    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的是( )。

    • A、杜威的五步教学法
    • B、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
    • C、孔子提出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D、巴班斯基教学过程中最优化的理论

    正确答案:B

  • 第8题:

    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的是()

    • A、杜威的五步教学法
    • B、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
    • C、孔子提出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D、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单选题
    创立“教学做合一”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
    A

    陶行知

    B

    巴班斯基

    C

    杜威

    D

    赫尔巴特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赫尔巴特把杜威的教学理论称之为现代的教学理论。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

    正确答案: (1)观念心理学。是围绕“观念”、“统觉”、“观念团”、“思想之环”几个概念展开的。
    (2)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多方面的兴趣是教学的直接目的,是连接观念体系与“善的意志”的纽带。
    (3)教学的“形式阶段”:四个教学的“形式阶段”,即明了(清楚、明确地感知新教材)、联合(新观念与旧观念结合起来)、系统(新旧观念的各种联合与儿童的整个观念体系统一起来)、方法(作业)。
    他的弟子戚勒把四段进行修改,提出了历史上著名的“五阶段教学法”——预备、提示、联合、概括、应用。
    (4)教育性教学——作为知识传递的过程和作为善的意志之形成的道德教育就是统一的。他在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第一次把教学与道德教育统一起来,对后世影响深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涉及内容广泛,但主要是关于()的理论。
    A

    教学进程

    B

    教学方法

    C

    教学形式

    D

    教学阶段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


    答案:
    解析:
    1.教学进程理论赫尔巴特的教学进程理论是以统觉理论为基础的。他认为统觉过程的完成具有三个环节:感官的刺激、新旧观念的分析和联合、统觉团的形成。与此相应,他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单纯的提示教学、分析教学和 综合教学。这三种方法之间相互联系就产生了他所谓的“教学进程”。(1)单纯的提示教学。即直观教学,其目的在于通过感官的运用,得到一些与儿童观察过的事物相类似,并与之有关联的感觉表象,从而为观念的联合做准备。(2)分析教学。教师帮助学生对不同的观念和表象进行区分,有助于形成观念的复合或融合,为观念的联合做好准备。分析教学有两个阶段:第一,教师要求学生指出并命名当前出现的事物,然后转向尚未出现的事物。第二,讲述某一个整体分割成的各主要部分、这些部分的相对位置、它们的联系与变动。(3)综合教学。形成观念的联合,获得新知识和概念。

  • 第14题:

    试分析赫尔巴特的形式教学阶段理论。


    答案:
    解析:
    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形式阶段实际上就是课堂教学的完整过程,是一个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在内的规范化的教学程序。赫尔巴赫指出,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是井然有序的,都经历以下四个阶段:(1)明了(清晰)。当一个表象由自身的力量突显在感官前,兴趣活动对它产生注意。这时,学生处于静止的专心活动。教师通过运用直观教具和讲解的方法,进行明确的提示,使学生获得清晰的表象,以作好观念联合,即学习新知识的准备。(2)联合(或联想)。由于新表象的产生并进入意识,激起原有观念的活动,因而产生新旧观念的联合,但又尚未出现最后的结果。这时,兴趣活动处于获得新观念前的期待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与学生进行无拘束的谈话,运用分析的教学方法。(3)系统。新旧观念最初形成的联系并不是十分有序的,因而需要对前一阶段由专心活动得到的结果进行审思。兴趣活动正处于要求阶段。这时,需要采用综合的教学方法,使新旧观念间的联合系统化,从而获得新的观念。(4)方法。新旧观念间的联合形成后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这就要求学生自己进行活动,通过练习巩固新习得的知识。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理论的突出贡献,是在严格按照心理过程规律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中的一切因素和活动进行高度的抽象,以建立一种明确的和规范化的教学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形式阶段理论不仅反映了人类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本质认识的发展,而且具有广泛的实践意义。正因为如此,教学形式阶段理论对19世纪后期、20世纪前期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师范教育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另一方面,教学形式阶段理论所固有的机械化倾向,也使它不断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

  • 第15题:

    论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理论。


    答案:
    解析:
    从教育史上看,教育性的教学反映了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教学具有教育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赫尔巴特认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就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历史上这样明确地阐述教学的教育意义的,他是第一人。赫尔巴特揭示了教学必然具有教育性的规律,并且强调了在教学中必须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这在当时和今天都是正确的。可是,他把教学当作实施德育的唯一途径(有时说是最重要的途径),视知识的增长和品德的提高是无条件的同步运动,他没有认识到德育和智育是各有相对独立性的。他毫无根据地以教学来取代复杂的教育过程,而且没有考虑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情绪在道德教育中的意义。他不正确地认为,情感与意志不是人的心理的独立表现,而仅仅只是观念的一些变体,这是他的不足和保守性在教学论上的反映。思想品德教育和系统知识教学两者不是对立的,而应当统一起来。 教学具有思想品德教育意义。首先,教学具有教育性,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客观需要。任何学校的教学总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着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服务。其次,教学具有教育性,是教材内容的必然反映。科学知识本身就具有重要的思想品德教育的价值。 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思想对我们今天加强教学的教育性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要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伴随着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全过程,也始终是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培养审美能力和政治思想品德的过程。 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一条教学的客观规律,它给我们以启示:(1)教学必须在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着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以得到教学的德育效果:教学必须在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智力,以得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效果。(2)教师必须注意正确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能否见效,前提是教师对自己是否严格要求,教师不仅要以自己丰富的学识去教育学生,而重要的是要以自己的高尚品德来影响学生。教师经常和学生在一起学习,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示范作用。教学必须在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的身心健康,使教学有利于而不是有害于学生的成长发育。学校教育工作的客观实践证明,教学应该具有教育性。

  • 第16题:

    试比较赫尔巴特与杜威教学理论的差异


    正确答案: 两位教育家所处时代不同,代表着不同的教学流派。其教学理论的主要差异有:
    (1)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不同。赫氏主张教师应该对学生严格管理、教师依据心理学理论设计;杜氏则提出学生中心(是太阳),学生设计;
    (2)教学组织的不同。赫氏注重按所设计的四个阶段传授知识,杜氏则让学生从自身经验中学习,教师适时提供所需知识;
    (3)教学方法和依据的材料不同。赫氏依据既定教材教学和练习,杜氏则力倡“从做(活动)中学”;
    (4)教学价值不同。赫氏主张“教育性教学”,杜氏则声称“生长之外无目的”;
    (5)教学场合不同。赫氏在课堂为教学场所,杜氏没有固定场所。
    总之,主要差别在于教学是否按前人知识、课堂讲授和教师作用等“三中心”开展教学。

  • 第17题:

    赫尔巴特把杜威的教学理论称之为现代的教学理论。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教育家是()。

    • A、赫尔巴特
    • B、巴班斯基
    • C、维果茨基
    • D、杜威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的《大教学论》一书奠定了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基础。

    • A、杜威
    • B、夸美纽斯
    • C、赫尔巴特
    • D、洛克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涉及内容广泛,但主要是关于()的理论。

    • A、教学进程
    • B、教学方法
    • C、教学形式
    • D、教学阶段

    正确答案:B,C,D

  • 第21题:

    单选题
    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教育家是()。
    A

    赫尔巴特

    B

    巴班斯基

    C

    维果茨基

    D

    杜威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比较赫尔巴特与杜威教学理论的差异

    正确答案: 两位教育家所处时代不同,代表着不同的教学流派。其教学理论的主要差异有:
    (1)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不同。赫氏主张教师应该对学生严格管理、教师依据心理学理论设计;杜氏则提出学生中心(是太阳),学生设计;
    (2)教学组织的不同。赫氏注重按所设计的四个阶段传授知识,杜氏则让学生从自身经验中学习,教师适时提供所需知识;
    (3)教学方法和依据的材料不同。赫氏依据既定教材教学和练习,杜氏则力倡“从做(活动)中学”;
    (4)教学价值不同。赫氏主张“教育性教学”,杜氏则声称“生长之外无目的”;
    (5)教学场合不同。赫氏在课堂为教学场所,杜氏没有固定场所。
    总之,主要差别在于教学是否按前人知识、课堂讲授和教师作用等“三中心”开展教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谈谈赫尔巴特与杜威教育理论的差异.

    正确答案: 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在教育教学观上持课堂中心、教师中心、书本中心,杜威作为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主张教育即生活,坚持“儿童中心”的观点。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