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钩端螺旋体
B、葡萄球菌
C、链球菌
D、巴氏杆菌
E、芽孢杆菌
第1题:
A.溶血性链球菌
B.脑膜炎双球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肺炎双球菌
第2题:
细菌对磺胺类药产生耐药性的主要机制是
A.产生水解酶
B.产生钝化酶
C.改变代谢途径
D.改变细胞膜通透性
E.增强药物外排系统作用
第3题:
下列哪一项是细菌对磺胺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机制
A.细菌体内抗菌药原始靶位结构改变
B.细菌代谢途径改变
C.细菌胞浆膜通透性改变
D.细菌产生水解酶
E.细菌产生合成酶
第4题:
第5题:
关于红霉素耐药性的产生正确的是()
第6题:
细菌对磺胺类药产生耐药性的主要机制是()
第7题:
细菌对磺胺类易产生耐药性,下列哪种细菌对磺胺药最易产生耐药性()
第8题:
细菌对磺胺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是()
第9题:
大肠杆菌
链球菌
嗜血杆菌
葡萄球菌
巴氏杆菌
第10题:
青霉素产生灭活酶,破坏其活性必需集团
细菌通过改变代谢途径对磺胺类耐药
细菌通过改变胞浆膜通透性对万古霉素耐药
细菌体内抗菌药原始靶位结构改变对链霉素耐药
链霉素由于产生钝化酶而产生耐药性
第11题:
易产生耐药性
不易产生耐药性
与其他药物间存在交叉耐药性
与其他药物间不存在交叉耐药性
停药数月后,仍可恢复对细菌的敏感性
第12题:
细菌产生了水解酶
细菌产生了钝化酶
细菌获得了大量的对氨基苯甲酸
细菌改变代谢途径
细菌体内抗菌药原始部位结构改变
第13题:
A.易产生耐药性,且不易恢复敏感性
B.易产生耐药性,但易恢复敏感性
C.与其他抗结核病药无交叉耐药性
D.与其他抗结核病药合用可延缓耐药性产生
E.耐药性产生机制可能与药物不能被结核杆菌摄取有关,也可能是基因突变
第14题:
对磺胺类药物最易产生耐药性的微生物是
A、大肠杆菌
B、链球菌
C、嗜血杆菌
D、葡萄球菌
E、巴氏杆菌
第15题:
细菌对磺胺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机制,正确的是
A.细菌产生水解酶,使磺胺类药物水解
B.细菌产生钝化酶,使磺胺类药物失活
C.菌体内靶位结构发生改变
D.PABA产生增多
E.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
第16题:
细菌对磺胺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是:()
第17题:
关于磺胺类药物的作用,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第18题:
下列有关磺胺类药物的药理学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第19题:
最易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的细菌是()。
第20题:
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制,描述正确的有()
第21题:
第22题:
抗菌谱广
不良反应多
细菌对各种磺胺药有交叉耐药性
大多数在体内的乙酰化代谢物溶解度高
磺胺嘧啶易透过血脑屏障
第23题:
细菌对磺胺类药物有交叉耐药性
磺胺类药与TMP合用可延缓耐药性的产生
中效磺胺易致泌尿系统损伤
磺胺药物对人体细胞叶酸代谢无影响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使用磺胺类药物可致溶血性贫血
第24题:
钩端螺旋体
葡萄球菌
链球菌
巴氏杆菌
芽孢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