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gle.com

在毒理学实验中应防止交叉吸收,交叉吸收指A.不同剂量组间动物对毒物的交叉接触B.同一剂量组间动物对毒物的交叉接触C.不同吸收途径的交叉接触D.几种毒物的交叉接触E.染毒操作人员的接触

题目

在毒理学实验中应防止交叉吸收,交叉吸收指

A.不同剂量组间动物对毒物的交叉接触

B.同一剂量组间动物对毒物的交叉接触

C.不同吸收途径的交叉接触

D.几种毒物的交叉接触

E.染毒操作人员的接触


相似考题
更多“在毒理学实验中应防止交叉吸收,交叉吸收指A.不同剂量组间动物对毒物的交叉接触B.同一剂量组间动 ”相关问题
  • 第1题:

    菱形交叉曲直交叉和曲线交叉都有两组不同角度的锐角辙叉和两组不同角度的钝角辙叉。()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 第2题:

    按照实验组织方式的不同,实验法可以划分为 ( )。

    A.单一组实验

    B.对照组实验

    C.交叉组实验

    D.研究组实验

    E.应用组实验


    答案:AB

  • 第3题:

    免疫组化染色最常用的对照为

    A、空白对照

    B、空白对照和阳性对照

    C、交叉试验

    D、阳性对照

    E、吸收实验


    参考答案:B

  • 第4题:

    LD5。的概念是

    A.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

    B.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

    C.引起一组受试实验动物50%死亡所需剂量

    D.在一个实验组中使50只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

    E.出现半数动物死亡的该实验组剂量


    正确答案:C

  • 第5题:

    ( )是指相交道路在不同高度上的交叉。

    A.平面交叉
    B.立体交叉
    C.左右交叉
    D.对向交叉

    答案:B
    解析:
    立体交叉是指相交道路在不同高度上的交叉。这种交叉使各条相汇道路车流互不干扰,并可保持原有车速通过交叉口,既能保证行车安全,也大大提高了道路通过能力。

  • 第6题:

    对照组实验设计属于

    A.被试内设计
    B.被试间设计
    C.混合设计
    D.交叉聚合实验设计

    答案:B
    解析:
    对照组设计是常用的一种实验设计方法,这种实验设计方法主要是通过实验组与控制组的比较,研究某种实验处理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即不同的被试组接受不同的自变量或自变量水平的处理。因此,属于被试问设计。

  • 第7题:

    某初中生物老师在指导学生完成“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在进行实验分组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


    A.组间同质,组内同质
    B.组间异质,组内同质
    C.组间同质,组内异质
    D.组间异质,组内异质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要求:(1)坚持实行异质分组,落实个人责任;(2)指导学生学会合作技巧;(3)有准确的教师定位。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组成一般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既可以增加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又可以增加合作学习小组间的竞争性,C项正确。

    A项:组间同质,组内同质。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组间异质,组内同质。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组间异质,组内异质。与题干不符,排除。

  • 第8题:

    下列常用于免疫组化染色对照的方法是()。

    • A、空白对照
    • B、阳性对照
    • C、空白对照阳性对照
    • D、吸收实验
    • E、交叉试验

    正确答案:C

  • 第9题:

    菱形交叉曲直交叉和曲线交叉都有两组不同角度的锐角辙叉和两组不同角度的钝角辙叉。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0题:

    配合停电的交叉跨越或邻近线路,在交叉跨越或邻近线路处附近应装设()接地线。

    • A、一组
    • B、两组
    • C、相应
    • D、三组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判断题
    菱形交叉曲直交叉和曲线交叉都有两组不同角度的锐角辙叉和两组不同角度的钝角辙叉。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在毒理学试验中应防止交叉吸收,交叉吸收指(  )。
    A

    不同剂量组间动物对毒物的交叉接触

    B

    同一剂量组间动物对毒物的交叉接触

    C

    不同吸收途径的交叉接触

    D

    几种毒物的交叉接触

    E

    染毒操作人员的接触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LD50是指( )

    A.出现半数动物死亡的该实验组剂量

    B.在一个实验组中使50只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

    C.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

    D.引起一群个体50%死亡所需剂量

    E.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有关剂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外剂量指机体接触化学物质的量或实验中给予实验动物的量

    B.内剂量指化学物质吸收人血的量或到达靶器官的量

    C.毒理学中的“剂量”通常指内剂量

    D.剂量单位为mg/kg体重、mg/cm2皮肤

    E.提及剂量时应注明接触途径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临床上最不常采用的对照是

    A.组间对照

    B.自身对照

    C.交叉对照

    D.历史对照

    E.安慰对照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消毒剂的亚急性试验分组与剂量设置中,不正确的是()

    A.试验分为3个剂量组与1个对照组

    B.高剂量组应出现明显毒性反应,但不引起死亡;如果出现动物死亡,应不超过10%

    C.中间剂量组应可观察到轻微的毒性效应,低剂量组应不引起任何毒性效应

    D.剂量设计,可考虑高剂量为LD50>的1/5~1/10,高中低剂量组间组距以3~5倍为宜

    E.如果LD50>5000mg/kg体重,高剂量组应用5000mg/kg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如果LD50>5000mg/kg体重,高剂量组应用1000mg/kg。

  • 第17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准实验设计的是

    A.匹配组设计
    B.被试间设计
    C.被试内设计
    D.交叉滞后组相关设计

    答案:D
    解析:
    交叉滞后组相关设计没有严格控制额外变量,没有直接操作自变量。交叉滞后组相关设计的要求是:在时间1对两个变量(A、B)的关A作B测定和相关分析,再在时间2作相似测定和分析。当交叉滞后相关之间有显著差D时,就能推测变量A和B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因此交叉滞后组相关设计属于准实验设计。

  • 第18题:

    横断、纵向和聚合交叉设计常用于发展研究。其中,聚合交叉设计尤其适合于

    A.研究某一年龄组在长时间内的变化
    B.测量某一年龄组内的集中趋势和个别差异
    C.分析在多个任务上年龄组与任务间的交互作用
    D.在不同年龄组重复验证纵向发展变化,增强研究推断

    答案:D
    解析:
    选择两个或多个在不同年份出生的被试群体,在他们的不同年龄予以重复研究的设计叫做聚合交叉研究(纵向时序设计)。即该设计旨在对不同年龄组进行追踪研究。

  • 第19题:

    在毒理学动物试验中,同种动物对同一毒物表现出不同的效应,主要原因为()

    • A、实验操作误差
    • B、动物的个体差异
    • C、动物的物种差异
    • D、实验抽样误差
    • E、实验观察误差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在毒理学实验中应防止交叉吸收,交叉吸收指()

    • A、不同剂量组间动物对毒物的交叉接触
    • B、同一剂量组间动物对毒物的交叉接触
    • C、不同吸收途径的交叉接触
    • D、几种毒物的交叉接触
    • E、染毒操作人员的接触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关于交叉渡线的组成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一组单开道岔和一组菱形交叉
    • B、二组单开道岔和一组菱形交叉
    • C、三组单开道岔和一组菱形交叉
    • D、四组单开道岔和一组菱形交叉
    • E、五组单开道岔和一组菱形交叉

    正确答案:A,B,C,E

  • 第22题:

    接触悬挂非工作支与其他线索交叉处空气间隙小于()mm时,在该处两者间装设一组电连接器。


    正确答案:50

  • 第23题:

    填空题
    接触悬挂非工作支与其他线索交叉处空气间隙小于()mm时,在该处两者间装设一组电连接器。

    正确答案: 50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