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gle.com

试述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的治疗措施。

题目

试述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的治疗措施。


相似考题
更多“试述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的治疗措施。 ”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治疗原则是:(1)急性加重期:多并发细菌感染,应以控制感染为主,应用敏感的抗生素治疗,辅以祛痰或解茎平喘药。(2)缓解期:避免各种致病因素,如吸烟者应戒烟,避免受寒。加强体质锻炼,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机体免疫力差,易感冒者,可适当应用免疫调节药,如卡介菌多糖核酸等治疗。

  • 第2题:

    试述急性脊髓炎急性期的治疗措施。


    正确答案:一、抗炎:早期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200~300mg或地塞米松10~20mg(溶于5%或10%葡萄糖液500ml中),1次/d,7~10次一疗程。其后改为口服强的松30mg,1/d.病情缓解后逐渐减量。二、脱水:脊髓炎早期脊髓水肿肿胀,可适量应用脱水剂,如20%甘露醇250ml静滴,2/d;或10%葡萄糖甘油500ml静滴,1/d.三、改善血液循环:低分子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浆500ml静滴,1/d,7~10次一疗程。四、改善神经营养代谢机能:VitB族、VitC、ATP、辅酶A、胞二磷胆碱、辅酶Q10等药物口服,肌注或静滴。五、防治并发症(一)维护呼吸机能: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治肺部感染,应按时翻身、变换体位、协助排痰,必要时作气管切开,如呼吸功能不全、可酌情作辅助呼吸。注意保暖,必要时予以抗生素。(二)褥疮的防治:1、褥疮的预防和护理(1)避免局部受压。每2小时翻身一次,动作应轻柔,同时按摩受压部位。对骨骼突起处及易受压部位可用气圈、棉圈、海绵等垫起加以保护。(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大小便失禁和出汗过多者,要经常用温水擦洗背部和臀部,在洗净后敷以滑石粉。(3)保持床面平坦、整洁、柔软。2、褥疮的治疗与护理。主要是不再使局部受压,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强创面处理。(1)局部皮肤红肿、压力解除后不能恢复者,用50%酒精局部按摩,2~4次/d,红外线照射10~15分钟,1/d.(2)皮肤紫红、水肿、起疱时,在无菌操作下抽吸液体、涂以龙胆紫、红外线照射2/d.(3)水疱破裂、浅度溃烂时,创面换药,可选用抗生素软膏,复盖无菌纱布。(4)坏死组织形成、深度溃疡、感染明显时,应切除坏死组织,注意有无死腔,并用1:2000过锰酸钾或双氧水或1:5000呋喃西林溶液进行清洗和湿敷,伤面换药,红外线照射。创面水肿时,可用高渗盐水湿敷。如创面清洁、炎症已消退,可局部照射紫外线,用鱼肝油纱布外敷,促进肉芽生长,以利愈合,如创面过大,可植皮。(三)尿潴留及泌尿道感染的防治:尿潴留阶段,在无菌操作下留置导尿管,每4小时放尿一次,并用1:5000呋喃西林溶液或4%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冲洗膀胱,2/d.鼓励病人多饮水,及时清洗尿道口分泌物和保持尿道口清洁。每周更换导管一次。泌尿道发生感染时,应选用抗生素。(四)预防便秘:鼓励病人多吃含粗纤维的食物,并可服缓泻剂,必要时灌肠。(五)预防肢体挛缩畸形,促进机能恢复:应及时地变换体位和努力避免发生屈曲性瘫痪。如病人仰卧时宜将其瘫肢的髋、膝部置于外展伸直位,避免固定于内收半屈位过久。注意防止足下垂,并可间歇地使病人取俯卧位,以促进躯体的的伸长反射。早期进行肢体的被动活动和自主运动,并积极配合按摩、理疗和体疗等。

  • 第3题:

    试述慢性支气管炎的分期


    答案:
    解析:
    (1)急性发作期 指在1周内出现脓性或黏液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加,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或在1周内"咳"、"痰"、"喘"等症状中任何一项明显加重。
    (2)慢性迁延期 指有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等症状迁延到1个月以上。
    (3)临床缓解期 指病情自然缓解或经过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或偶有轻微咳嗽和少量痰液,保持两个月以上。

  • 第4题:

    试述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的总体目标和关键性治疗措施。


    正确答案:(1)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的总体目标: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HBV,减轻肝细胞炎性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发展,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细胞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2)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目前已应用于临床的抗HBV药物有:干扰素α(IFNα),包括普通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干扰素;核苷(酸)类似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思替卡韦、替比夫定等。

  • 第5题:

    试述慢性胃炎的治疗。


    参考答案:(1)饮食清淡,避免刺激性食物。(2)精神安慰,舒缓情绪。(3)使用胃黏膜保护药,促胃动力药,抑配药物等。(4)胃酸与胃蛋白酶分泌过多。(5)精神神经及内分泌因素。(6)其他因素:如遗传与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