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翻译: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李斯《谏逐客书》)
第2题:
作者用“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论证“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这里运用论证方法是()
第3题:
李斯在 《谏逐客书》中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这里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和论证方法有()
第4题:
翻译: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排比
对偶
比喻
类比
归纳
第10题:
对偶
反复
比拟
比喻
排比
第11题:
归纳法
演绎法
对比法
类比法
第12题:
排比
对偶
比喻
类比
第13题:
翻译: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问,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齎盗粮者也。
第14题:
李斯《谏逐客书》:“秦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这几句所用的修辞方法是()。
第15题: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流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李斯《谏逐客令》)这里采用的修辞手法和论证方法有()
第16题: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这里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有()。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孟轲
韩非
商鞅
李斯
第22题:
第23题:
排比
对偶
比喻
类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