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周易·系辞》
B《庄子》
C《论语》
D《论文偶记》
第1题:
一般来说,表达诗意有两种基本的方式,一则立象尽意,一则是直言其意。
第2题:
翻译: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者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第3题: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出自()
第4题: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这段文字出自()。
第5题:
中国古代文论中,早在()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的命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周易•系辞》
《周易略例•明象》
《庄子•外物》
《庄子•天道》
第9题:
《周易·系辞》
《论语》
《孟子》
《老子》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第12题:
《四维论》
《争臣论》
《原道》
《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
第13题:
翻译: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第14题:
中国古代文论中,早在《周易·系辞》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的言说,这里包含着文本层面的()、()、()三个层面的因子。
第15题: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这段话来自于()
第16题:
“圣人之所以立天下,曰仁义。”出自柳宗元()。
第17题:
“圣人观乎天文,以査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这句话出自()。
第18题:
《周易·系辞》
《庄子》
《论语》
《论文偶记》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老子
孔子
莎士比亚
爱默生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