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gle.com
更多“简答建国后指令的使用时期,阐述其用途与被取消的原因。”相关问题
  • 第1题:

    抗日战争中,根据地为取代旧公文“指令”的用途,分别设置的()和(),是建国后“批复”的两个源头。


    正确答案:批答;复

  • 第2题:

    试简答什么是饬、通饬及其被取消。


    正确答案:饬是袁世凯北京政府中后期取代部令、委任令、训令而设置的用于上级官署或职官主动发文的下行文种。
    饬的运用特点是上级主动对下级行文,当主动针对所有下级同时发文则称为通饬。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于1916年7月29日公布《公文程式》,将令体公文文恢复到1912年11月的状况。饬文种即被取消。以后,公文中的饬字,仅指上级对下级命令的动作,不指文种。

  • 第3题:

    试析民国时期的指令与建国后的指令,是名同实异的两个文种。


    正确答案:民国时期的指令,用于上级官署对下级官署、本官署长官对属员“因陈请而有所指示”,属于答复性被动下行文,类似于今之批复文种。
    建国后的指令是新型文种。建国初不设“指令”文种,1981年国办《办法》增设的指令文种,属于上级机关主动行文,是新创文种,与解放前的指令名同实异。

  • 第4题:

    试阐述建国初报告文种涵盖两类用途所带来的缺陷,以及1957年确立请示文种的实质。


    正确答案: 建国之初设置的报告文种实质是把历史上由解放区设置的“报告”、“请示”两种文种作为其两项用途。
    所带来的缺陷是实际政务活动中可能产生两种偏误:一是下级仅汇报工作情况,但上级误解为请示而给予答复,导致因已经完成的活动与复文精神不完全吻合而返工;二是下级请求批复,但因上级误解为只报告情况,所以迟迟没有做出答复,贻误工作。
    为求得上下级之间对同一篇报告公文的目的明确认同,在写作实践中就流行了“请示报告”形式,作为约定俗成的弥补措施。以此来和不要求批复的报告相区分。
    1957年确立请示文种的实质是在吸取解放区文种设置经验的基础上,分离出建国初报告文种的部分用途(“请示报告”),取代签报要求答复的功用而设置,作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上行文种。

  • 第5题:

    试阐述建国初设置签报的积极意义、实际使用的不便之处、签报消亡的原因。


    正确答案: 积极意义:签报明确要求首长批答,有利于重要事项得到及时处理,不致贻误。
    不方便的地方:
    (1)如果不是很重要的事情,一般不应使用签报。
    (2)要求直接送上级首长,如果受地隔两处或不能当面上交的限制,那么就难以运用。
    (3)由首长亲笔书写,如果使用过多,势必加重其负担。
    (4)由于不经过普通的公文手续,而且又由受文首长批示返还,有可能造成作批答的首长所在领导机关的档案中缺乏记载,并可能导致该领导机关其他领导人毫不知情。
    签报消亡的原因:1957年10月,随着请示文种确立,签报公文已经失去存在价值,很快绝迹。

  • 第6题:

    试分析建国初期社会学专业被取消的原因。


    正确答案:⑴主张改良的学院派社会学与主张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长期斗争的结果。
    ⑵片面学习和借鉴苏联高等教育体制和经验的结果。
    ⑶毛泽东等中共主要领导人对学院派社会学所形成的负面印象。
    ⑷建国初期对社会主义社会是否还存在社会问题的认识。

  • 第7题:

    问答题
    阐述民国时期批(或批答)的用途变化。

    正确答案: 批,是民国时期仿照古代公文而设置的用于准驳呈请的答复性下行文种。民国时期批(或批答)的用途变化:“批”和“批答”文种在整个民国时期的基本用途,是由“各官署准驳人民之陈请”。“批”或“批答”的程式规定,在部分阶段还具有另一项用途:由上级对下级的陈请、报告答复准驳。换言之,民国时期对“批”文种的使用范围多数规定,只用于官对民;少数规定,既用于官对民,又用于上级对下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批复”文种是对建国前“批答”的继承和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试析民国时期的指令与建国后的指令,是名同实异的两个文种。

    正确答案: 民国时期的指令,用于上级官署对下级官署、本官署长官对属员“因陈请而有所指示”,属于答复性被动下行文,类似于今之批复文种。
    建国后的指令是新型文种。建国初不设“指令”文种,1981年国办《办法》增设的指令文种,属于上级机关主动行文,是新创文种,与解放前的指令名同实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答宣头的主要用途和绝迹原因。

    正确答案: 宣头成为君命文种后,多用于任命、封赠。这是其主要用途。
    元朝,皇帝任命五品以上官员用“宣命”,明清改称诰命。宣体公文遂绝。这是宣头绝迹的原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简答什么是饬、通饬及其被取消。

    正确答案: 饬是袁世凯北京政府中后期取代部令、委任令、训令而设置的用于上级官署或职官主动发文的下行文种。
    饬的运用特点是上级主动对下级行文,当主动针对所有下级同时发文则称为通饬。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于1916年7月29日公布《公文程式》,将令体公文文恢复到1912年11月的状况。饬文种即被取消。以后,公文中的饬字,仅指上级对下级命令的动作,不指文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阐述建国初报告文种涵盖两类用途所带来的缺陷,以及1957年确立请示文种的实质。

    正确答案: 建国之初设置的报告文种实质是把历史上由解放区设置的“报告”、“请示”两种文种作为其两项用途。
    所带来的缺陷是实际政务活动中可能产生两种偏误:一是下级仅汇报工作情况,但上级误解为请示而给予答复,导致因已经完成的活动与复文精神不完全吻合而返工;二是下级请求批复,但因上级误解为只报告情况,所以迟迟没有做出答复,贻误工作。
    为求得上下级之间对同一篇报告公文的目的明确认同,在写作实践中就流行了“请示报告”形式,作为约定俗成的弥补措施。以此来和不要求批复的报告相区分。
    1957年确立请示文种的实质是在吸取解放区文种设置经验的基础上,分离出建国初报告文种的部分用途(“请示报告”),取代签报要求答复的功用而设置,作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上行文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抗日战争中,根据地为取代旧公文“指令”的用途,分别设置的()和(),是建国后“批复”的两个源头。

    正确答案: 批答,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阐述民国时期的布告文种的含义、用途以及文种确立的过程。


    正确答案: 布告,是始设于民国时期由官署向民众宣布事实或有所劝诫时使用的公文文种。“布告”词义演化。我国古代,由官府晓谕、劝诫民众的公文,以“榜”、“示”为文种。而“布告”,只是公文表述的常用术语。作为词素的“布”字,最初涵义是:
    (1)。陈述。
    (2)。记载。如“文、武之道,布在方、策。”
    (3)。传播。经过世世代代反复运用,“布告”中“布”的字义最终定型为“发布”。作为词素的“告”字,基本涵义为“告知”;发展涵义为“告诫”。“诰”字的涵义变化,带动了“告”字的字义发展。第一阶段,“诰”为“告”之本字。涵义仅为“告知”,故上、下均通用“诰”字。第二阶段,下对上陈述,创用“告”字;上对下告诫,才用“诰”字,故君、臣诫下之辞,都可称为“诰”。第三阶段,汉朝以来,仅皇帝之辞可称为“诰”,臣子避嫌,故官署诫下之辞,也改用“告”字。第四阶段,随着“诰”(及以后的“诰命”)。成为君命文种之一,为避免与之混淆,皇帝的诏、敕文书中表述训诫之意,也可用“告”字。布告文种确立。民国时期,“布告”取代“示”的地位,成为正规公文文种:
    (1)。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公文程式》沿袭清代设置“示”文种。
    (2)。同年11月袁世凯北京政府《公文程式令》改设为“布告”,并将大总统发布者称为“大总统布告”。
    (3)。1914年5月,袁世凯将“大总统布告”易名“告令”,而把各官署布告复称为“示”。
    (4)。1916年7月,黎元洪发布的《公文程式》,将两者合并设立为“布告”一种,最终确立了其正式文种的地位。
    布告的用途规定:
    (1)。基本用途。“官署对人民宣布(或表述为宣示)。事实”,是历次程式的一致规定。
    (2)。发展用途。“对公众有所劝诫”,这是1928年6月以来由国民政府历次《公文程式》所增加的规定。民国时期“布告”文种的两项用途规定,与古代作为公文术语的“布告”之“告”字的两项涵义,恰巧吻合。

  • 第14题:

    简答宣头的主要用途和绝迹原因。


    正确答案:宣头成为君命文种后,多用于任命、封赠。这是其主要用途。元朝,皇帝任命五品以上官员用“宣命”,明清改称诰命。宣体公文遂绝。这是宣头绝迹的原因。

  • 第15题:

    试阐述民国时期呈文在不同阶段的用途变化,及其与短暂设置的上行文种详、禀、状之关系。


    正确答案:民国时期呈的用途变迁,主要有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民国三年五月,为使公文文种设置更能体现等级观念,袁世凯将上行文种分设为“详”、“禀”、“呈”三种。而这时详、禀的用途及其与呈之关系,则又显示了这一变迁的实质。具体而言:
    (1)将“详”设置为用于下级对上级的上行文种,其实质是取代了“呈”的第一个用途。
    (2)将“禀”设置为用于“人民对官署之陈请”的上行文种,其实质是取代了原属于“呈”的第二个用途。
    (3)将以“呈”为名称的公文另赋特定用途,规定官署或职官对大总统用“呈”,这时的呈实质上已异化。
    但到民国五年七月,又废除“详”、“禀”,将“呈”恢复为原基本用途。
    第二个阶段:民国十七年六月,国民政府《公文程式条例》规定,将呈的第二个用途“人民对公署有所陈述”,改设为“状”文种。但在同年十一月规定中,又将这一用途归并入“呈”文种。

  • 第16题:

    与当代公文相比,民国时期指令的用途类似于现行公文中的()。


    正确答案:批复

  • 第17题:

    阐述民国时期批(或批答)的用途变化。


    正确答案:批,是民国时期仿照古代公文而设置的用于准驳呈请的答复性下行文种。民国时期批(或批答)的用途变化:“批”和“批答”文种在整个民国时期的基本用途,是由“各官署准驳人民之陈请”。“批”或“批答”的程式规定,在部分阶段还具有另一项用途:由上级对下级的陈请、报告答复准驳。换言之,民国时期对“批”文种的使用范围多数规定,只用于官对民;少数规定,既用于官对民,又用于上级对下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批复”文种是对建国前“批答”的继承和发展。 

  • 第18题:

    问答题
    阐述民国时期的呈文及其基本用途。

    正确答案: 在民国时期,呈是沿袭古代公文而设置,并为历届政府所采用的最基本的上行文种。
    民国时期呈的基本用途有二:
    (1)下级官署对上级官署(或职官对长官)的。
    (2)人民对官署的陈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填空题
    与当代公文相比,民国时期指令的用途类似于现行公文中的()。

    正确答案: 批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答建国后指令的使用时期,阐述其用途与被取消的原因。

    正确答案: 从1981年至1993年,是建国后指令的使用时期。
    指令被取消的原因:1981年的办法规定指令必须用于经济、科研等方面,1987年的《办法》将这一限定删除,规定指令用来“发布指示性和规定性相结合的措施或要求”。放宽了使用范围,但是同时也削弱了它的用途特色,与其他的下行文种的差异趋于模糊。加之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指令的使用频率日益降低,1993年的《办法》取消了指令文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试阐述建国初设置签报的积极意义、实际使用的不便之处、签报消亡的原因。

    正确答案: 积极意义:签报明确要求首长批答,有利于重要事项得到及时处理,不致贻误。
    不方便的地方:
    (1)如果不是很重要的事情,一般不应使用签报。
    (2)要求直接送上级首长,如果受地隔两处或不能当面上交的限制,那么就难以运用。
    (3)由首长亲笔书写,如果使用过多,势必加重其负担。
    (4)由于不经过普通的公文手续,而且又由受文首长批示返还,有可能造成作批答的首长所在领导机关的档案中缺乏记载,并可能导致该领导机关其他领导人毫不知情。
    签报消亡的原因:1957年10月,随着请示文种确立,签报公文已经失去存在价值,很快绝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阐述清代禀由书札演变为公文的原因。简答禀未设置为正规文种的原因。

    正确答案: 禀由书札演变为公文的原因,可从两方面考察:
    其一,外在影响因素正式设置的上行文种详文,对实际公务的推动方式,难以适应需要。
    具体而言:
    (1)清代用详颇为慎重。事非重大,不宜用详。
    (2)详要求呈于直接上司,如果需要申报更高级的衙门,必须由直接上司按组织系统层层转详,故而运转程序繁复。
    (3)详须请上级批示。为避免因上级不批准而有失颜面,宜采用非正规之文作为替代。其二,作为书札的禀文,程式用语大为简化,不必使用例行的公文套语,书写较为自由。在行文关系上,也不受既定公文运转程序的制约。禀文对实际公务的推动方式较为合理、适应性能较强,是得以演变为公文的内在原因。
    禀未设置为正规文种的原因:禀虽转化为公文并普遍使用,但由于清政府的保守性,一直未在典章法规中将其明定为正规文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分析建国初期社会学专业被取消的原因。

    正确答案: ⑴主张改良的学院派社会学与主张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长期斗争的结果。
    ⑵片面学习和借鉴苏联高等教育体制和经验的结果。
    ⑶毛泽东等中共主要领导人对学院派社会学所形成的负面印象。
    ⑷建国初期对社会主义社会是否还存在社会问题的认识。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