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试析清代“移”的分支及各自适应的行文关系。
清朝对地方衙署和在京衙门分设移文、移会两个分文文种。
移文用于司、道、府以下无隶属关系的较低级衙署相互间行文。
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三类行文关系:
(1)直隶州与非所属之知县。
(2)知县与府首领官、州同、州判。
(3)州同、州判与儒学。此外,从清代档案中所反映的移文运用实践看,还有下列两种关系。
(4)低级文、武官署之间。
(5)地位相当的不同系统官衙之间。
移会用于中央衙署与特定内部机构之间。具体而言,适用移会的行文关系主要有二类:
(1)中央的总收发室通政使司、刑法机关大理寺,除对各部院用咨文外,对其他衙署发文用移会。
(2)隶属于最高监察机关都察院的机构、隶属于内阁的内部机构与各部、院、寺、监行文用移会。
略
第2题:
清代,关文种的分支及其行文关系如何?
清代,“关”大体用于同级或不相隶属的中、低级官署之间。其适用范围极为广泛,行文关系的分工趋于细密,文种分支为关文、平关,并往往与牒呈文种配套使用。
(1)行政系统的同级官署用关文。如,知县之间相互用关文。
(2)在行政系统,地位差异较小的官员之间,将平行文“关”与平上文“牒呈”配合运用。
其行文关系大体分为两类:
①府、州、县正职长官知府、知州、知县,对其佐贰官用关文;府、州、县佐贰官,对其正职长官用牒呈。
②下级官署长官(如知府为从四品),官阶高于直接上级衙署内办事机构负责人(如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的首领官经历为从六品)。前者对后者用关文,后者对前者用牒呈。
③下级官署长官(如知州从五品、知县正七品),与间接上级衙署办事机构负责人(如两司经历)官阶大致相当,相互用关文。
(3)文、武不相隶属官署间,级差不太悬殊者,相互使用平关。
略
第3题:
秦汉臣下评议政事、陈述政见、弹劾官员的上行文是()
第4题:
下列对唐宋时期公文文种名称说法正确的是()
第5题:
清代沿用的奏一类的文种有().
第6题:
清代密奏的行文程序。
第7题:
就行文方向而言,章与奏是一种()。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上行文
平行文
下行文
既为上行文,也为平行文
第11题:
奏本
奏札
题本
奏状
奏折
第12题:
第13题:
下列各项,属于官署上行文种的有()
A奏记
B详
C关
D帖
E禀
第14题:
清代规定()以上的官员是可以向皇上密折奏事的。
第15题:
清代向皇帝请示、汇报政务的主要公文文体是()
第16题:
以一个可执行文件的运行为例,简述程序执行过程。
第17题:
什么是奏状?简述奏状的渊源和文种确立。
第18题:
我国最早的上行文是秦代出现的()
第19题:
册书、制书、诰命是下行文
奏钞、表、札子是上行文
敕旨、状是下行文
移、咨是平行文
第20题:
第21题:
资呈
题本
密奏
谕旨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