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gle.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动作电位的产生,概括起来如下:
(1)静息的细胞膜受刺激,膜通透性改变。当细胞膜受到刺激,出现去极化,电位达到临界值时,引起膜通透性改变;
(2)膜对Na+通透性提高。当去极化达到临界值水平时,立即激活Na+载体(Na+泵),于是Na+迅速大量内流;
(3)Na+内流出现锋电位,暂时出现膜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
(4)钠的平衡电位。当膜内“正”值达一定高度,Na+的内部电位足以抵制Na+内流电场力时,则平衡,完成动作电位。
更多“简述动作电位产生的过程。”相关问题
  • 第1题:

    经通道易化扩散完成的生理过程有

    A.静息电位的产生
    B.动作电位去极相的形成
    C.动作电位复极相的形成
    D.局部反应的产生

    答案:A,B,C,D
    解析:

  • 第2题:

    兴奋性是指()
    A.细胞兴奋的外在表现
    B.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或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C.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过程
    D.细胞对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全过程
    E.机体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过程


    答案:B
    解析:
    兴奋性是机体或组织对刺激发生反应的特性,也就是能够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 第3题:

    动作电位产生的过程包括去极化、()、()和超级化。
    反极化;复极化

  • 第4题:

    什么是静息电位?什么是动作电位?简述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正确答案: 静息电位:细胞膜处于安静状态时,由于钾离子外流,形成外正内负的稳定电位态。
    动作电位:细胞受到阈刺激后产生的全面、可传导、不衰减的电流变化过程。
    产生机制:上升支称去极化,由钠离子外流形成;下降支称复极化,由钾离子外流形成。

  • 第5题:

    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有何特征?简述产生各时相的离子机制。


    正确答案: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是:复极化时间长,有2期平台;其动作电位分为去极化时相(0期)和复极化时相(1、2、3、4期);0期去极是由快钠通道开放形成的,而且4期稳定,故为快反应非自律细胞。各期的离子基础是:0期为Na+内流(快通道);1期为K+外流(一过性);2期为Ca2+(及少量Na+)缓慢持久内流与K+外流处于平衡状态,使复极减慢形成平台;3期为K+迅速外流;4期(静息期)是Na+-K+泵开动及Ca2+-Na+交换使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不均衡分布得以恢复的时期

  • 第6题:

    现代生理学观点,兴奋性是()

    • A、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
    • B、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过程
    • C、动作电位就是兴奋性
    • D、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
    • E、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正确答案:E

  • 第7题:

    问答题
    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有何特征?简述产生各时相的离子机制。

    正确答案: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是:复极化时间长,有2期平台;其动作电位分为去极化时相(0期)和复极化时相(1、2、3、4期);0期去极是由快钠通道开放形成的,而且4期稳定,故为快反应非自律细胞。各期的离子基础是:0期为Na+内流(快通道);1期为K+外流(一过性);2期为Ca2+(及少量Na+)缓慢持久内流与K+外流处于平衡状态,使复极减慢形成平台;3期为K+迅速外流;4期(静息期)是Na+-K+泵开动及Ca2+-Na+交换使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不均衡分布得以恢复的时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什么是静息电位?什么是动作电位?简述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正确答案: 静息电位:细胞膜处于安静状态时,由于钾离子外流,形成外正内负的稳定电位态。
    动作电位:细胞受到阈刺激后产生的全面、可传导、不衰减的电流变化过程。
    产生机制:上升支称去极化,由钠离子外流形成;下降支称复极化,由钾离子外流形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下列属于主动转运过程的是(  )。
    A

    一次动作电位产生后,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恢复

    B

    动作电位的复极化过程

    C

    肌浆中的Ca2回收到终末池

    D

    动作电位去极化的过程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近代生理学将兴奋性的定义理解为(  )。
    A

    活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

    B

    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过程

    C

    细胞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D

    细胞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

    E

    动作电位即兴奋性


    正确答案: B
    解析:
    一般来说,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过程,称为兴奋,而在现代生理学中,兴奋被看做是动作电位的同义语或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并不是所有的细胞接受刺激后都能产生动作电位的。

  • 第11题:

    单选题
    按照现代生理学观点,兴奋性为(  )。
    A

    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

    B

    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过程

    C

    动作电位就是兴奋性

    D

    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

    E

    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正确答案: C
    解析:
    细胞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 第12题:

    问答题
    什么是动作电位?简述其产生机制。

    正确答案: 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细胞膜产生的一次可逆的,并且是可传导的电位变化。产生的机制为:
    1.阈刺激或阈上刺激使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钠离子顺浓度剃度及电位差内流,使膜去极化,形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
    2.钠离子通道失活而钾通道开放,钾离子外流,负极化形成动作电位的下降支,
    3.钠泵的作用,将进入膜内的钠离子泵出膜外同时将膜外多余的钾离子泵入膜内,恢复兴奋前时离子分布的浓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通常说的兴奋性是指()
    A.机体兴奋的外在表现
    B.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或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C.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变化过程
    D.细胞对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全过程
    E.机体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过程


    答案:B
    解析:
    兴奋性是指机体对刺激产生动作电位(或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 第14题:

    下列属于主动转运过程的是( )。

    A.一次动作电位产生后,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恢复
    B.动作电位的复极化过程
    C.
    D.动作电位去极化的过程

    答案:A,C
    解析:

  • 第15题:

    简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原因?


    正确答案: 1.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当组织一次有效刺激,在示波器上记录到一个迅速而短促的波动电位,即首先出现膜内、外的电位差迅速减少直至消失,进而出现两侧电位极性倒转,由静息时膜内为负,膜外为正,变成膜内为正,膜外为负。然而,膜电位的这种倒转是暂时的,它又很快恢复到受刺激前的静息状态。膜电位的这种迅速而短暂的波动称为动作电位。两种电位产生的共同原因是因为:生物电的形成依赖于细胞膜两侧离子分布的不均匀和膜对离子严格选择的通透性,及其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而膜电位形成的直接原因是离子的跨膜运动。
    2.静息电位产生的原因是静息时膜主要对钾离子有通透性和钾离子的外流所致。动作电位产生的原因则是起自于刺激对膜的去极化作用,动作电位上升支的形成是膜对纳离子通透性突然增大和纳离子的迅速内流所致。然而,膜对纳离子通透性增大是暂时的,当膜电位接近峰值电位水平时,纳离子通道突然关闭,膜对纳离子通透性回降,而对钾离子通透性增高,钾离子的外流又使膜电位恢复到内负外正的状态,形成动作电位下降支。

  • 第16题:

    简述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正确答案: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去极和复极过程分为5个时期:
    1、0期:去极过程,其形成机制是由于钠离子快速内流所致。
    2、复极1期:由钾离子为主要成分的一珲性外向离子流所致。
    3、复极2期:由钙离子负载的内向和钾离子携带的外向离子流所致。
    4、复极3期:钾离子外向离子流进一步增强所致。
    5、4期:又称静息期,此期膜的离子主动转运作用增强,排出钠离子和钙离子,摄回钾离子,使膜内外离子分布恢复到静息时的状态。

  • 第17题:

    什么是动作电位?简述其产生机制。


    正确答案: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细胞膜产生的一次可逆的,并且是可传导的电位变化。产生的机制为:
    1.阈刺激或阈上刺激使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钠离子顺浓度剃度及电位差内流,使膜去极化,形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
    2.钠离子通道失活而钾通道开放,钾离子外流,负极化形成动作电位的下降支,
    3.钠泵的作用,将进入膜内的钠离子泵出膜外同时将膜外多余的钾离子泵入膜内,恢复兴奋前时离子分布的浓度。

  • 第18题:

    单选题
    兴奋性是指(  )。
    A

    细胞兴奋的外在表现

    B

    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或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C

    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过程

    D

    细胞对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全过程

    E

    机体对刺激发生反射的过程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填空题
    动作电位产生的过程包括去极化、()、()和超级化。

    正确答案: 反极化,复极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原因?

    正确答案: 1.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当组织一次有效刺激,在示波器上记录到一个迅速而短促的波动电位,即首先出现膜内、外的电位差迅速减少直至消失,进而出现两侧电位极性倒转,由静息时膜内为负,膜外为正,变成膜内为正,膜外为负。然而,膜电位的这种倒转是暂时的,它又很快恢复到受刺激前的静息状态。膜电位的这种迅速而短暂的波动称为动作电位。两种电位产生的共同原因是因为:生物电的形成依赖于细胞膜两侧离子分布的不均匀和膜对离子严格选择的通透性,及其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而膜电位形成的直接原因是离子的跨膜运动。
    2.静息电位产生的原因是静息时膜主要对钾离子有通透性和钾离子的外流所致。动作电位产生的原因则是起自于刺激对膜的去极化作用,动作电位上升支的形成是膜对纳离子通透性突然增大和纳离子的迅速内流所致。然而,膜对纳离子通透性增大是暂时的,当膜电位接近峰值电位水平时,纳离子通道突然关闭,膜对纳离子通透性回降,而对钾离子通透性增高,钾离子的外流又使膜电位恢复到内负外正的状态,形成动作电位下降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何为动作电位?简述其产生过程及特点。

    正确答案: 动作电位指细胞受到刺激而兴奋时,细胞膜在原来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迅速而短暂的,可向周围扩布的电位波动。
    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神经纤维和肌细胞在安静状态时,其膜的静息电位约为-70~-90mV。当它们受到一次阈刺激(或阈上刺激)时,膜内原来存在的负电位将迅速消失,并进而变成正电位,即膜内电位由原来的-70~-90mV变为+20~+40mV的水平,由原来的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这样整个膜内外电位变化的幅度为90~130mV,构成了动作电位的上升支。上升支中零位线以上的部分,称为超射。但是,由刺激引起的这种膜内外电位的倒转只是暂时的,很快就出现了膜内电位的下降,由正值的减小发展到膜内出现刺激前原有的负电位状态,这就构成了动作电位的下降支。
    动作电位的特点:①有"全或无"现象。单一神经或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刺激若达不到阈值,不会产生动作电位。刺激一旦达到阈值,就会爆发动作电位。动作电位一旦产生,其大小和形状不再随着刺激的强弱和传导距离的远近而改变。②有不应期,由于绝对不应期的存在,动作电位不可能发生融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正确答案: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去极和复极过程分为5个时期:①0期:去极过程,其形成机制是由于Na快速内流所致。②复极1期:由K为主要成分的一过性外向离子流所致。③复极2期:由Ca2+负载的内向离子流和K携带的外向离子流所致。④复极3期:K外向离子流进一步增强所致。⑤4期:又称静息期,此期膜的离子主动转运作用增强,排出Na和Ca2+,摄回K,使膜内外离子分布恢复到静息时的状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动作电位产生的过程。

    正确答案: 动作电位的产生,概括起来如下:
    (1)静息的细胞膜受刺激,膜通透性改变。当细胞膜受到刺激,出现去极化,电位达到临界值时,引起膜通透性改变;
    (2)膜对Na+通透性提高。当去极化达到临界值水平时,立即激活Na+载体(Na+泵),于是Na+迅速大量内流;
    (3)Na+内流出现锋电位,暂时出现膜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
    (4)钠的平衡电位。当膜内“正”值达一定高度,Na+的内部电位足以抵制Na+内流电场力时,则平衡,完成动作电位。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