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元好问
B严羽
C张炎
D李清照
第1题:
什么是严羽的“别材”、“别趣”说?请结合“别材”、“别趣”说,谈谈他对宋诗“以文字为诗”、“以议沦为诗”、“以才学为诗”的批评。
(一)严羽主张作诗要“妙悟”,诗本身要有“兴趣”,即指诗人直觉到的诗美的本体、诗境的实相。严羽认为唐诗有这种“兴趣”,而宋诗所缺乏的恰恰正是这种审美特征。为什么宋诗没有“兴趣”呢?严羽认为来人好“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即在诗歌里用事、用典故、议论说理,破坏了诗歌的“兴趣”的审美特征。
(二)为了反对宋人的“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严羽提出了诗有“别材”、“别趣”之说。《沧浪诗话·诗辨》说:“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即是说诗写得好坏,别有一种“妙悟”的才能.别有一种“尚意兴而理在其中”的兴趣,与学问、理论没有太大的关系。他举了韩愈与孟浩然的例子,认为孟浩然学力、学问远不如韩愈,但诗歌却超过韩愈,就是因为孟浩然有“别材”、“别趣”。这可以作为“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的注脚。尽管他的这一对比不一定公平和符合事实。
(三)在赞扬唐人诗歌后,严羽批评宋诗说:“近代诸公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以是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其作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严羽刘“近代诸公”的批评,实则是对宋诗的批评,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这种倾向从宋初就已开始。“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缺乏唐诗那种“妙悟”的“兴趣”,即丰富隽永的审美趣味,足宋诗的主流倾向。
略
第2题:
在《谈艺录》中,作者指出诗人魏尔伦的诗境类似于《沧浪诗话》中的()。
第3题:
以具体作品为例,评说严羽对宋诗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批评。
第4题:
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里批评宋诗说:近代诸公作奇特解会,遂以()为诗,以()为诗,()为诗。
第5题:
宋诗有“()、以才学为诗、以()为诗”的特点。
第6题:
南宋严羽批评宋诗“以()为诗,以()为诗,以()为诗。”
第7题: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称()诗歌的特点为:“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开创了“以文为诗”的风气,对宋诗影响颇大的唐代诗人是:()
第14题:
“宋诗运动”是鸦片战争前后一个较有代表性的诗派。这一诗派()的是(),代表诗人有()。这一诗派,标榜宋诗,以苏()黄()为宗,反对宗唐,开始时颇有一股要革新诗风的锐气。
第15题:
批评宋诗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是()
第16题:
试述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
第17题:
()多以气势入诗。作诗以气格为主,其代表宋诗为之一变的诗体是()。
第18题:
以()为诗,以()为诗,以()为诗是宋诗异于唐诗的特征。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元好问
严羽
张炎
李清照
第23题:
第24题:
以文为诗
以才学为诗
好发议论
好用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