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溶液混合时由于形成过饱和溶液而不能析出沉淀,采用什么方法可以使过饱和溶液析出沉淀?
第1题:
在工业生产中为了得到质量好粒度大的晶体,常在介稳区进行结晶。介稳区是指( )。
A.溶液没有达到饱和的区域
B.溶液刚好达到饱和的区域
C.溶液有一定过饱和度,但程度小,不能自发地析出结晶的区域
D.溶液的过饱和程度大,能自发地析出结晶的区域
第2题:
采用降温或浓缩的方法使溶液达到过饱和状态析出溶质,此操作称为()。
第3题:
在溶液中,()是不稳定的,它容易析出过量的溶质而产生晶核。
第4题:
有一白色沉淀,加入2mol氨水水沉淀溶解,再加KBr溶液即析出浅黄色沉淀,此沉淀可溶于Na2S2O3溶液中,再加入KI溶液又见黄色沉淀,此沉淀溶于KCN溶液中,最后加入Na2S溶液时析出黑色沉淀.问: (1)白色沉淀为何物? (2)写出各步反应方程式。
第5题:
在工业生产中为了得到质量好粒度大的晶体,常在介稳区进行结晶。介稳区是指()。
第6题:
造成后沉淀的原因,说法错误的是()。
第7题:
析出固体的溶液是()溶液。
第8题:
沉淀析出后,在沉淀与母液一起放置的过程中,溶液中本来难于析出的杂质离子可能沉淀到原沉淀表面上的现象称为()现象。
第9题:
结晶过程是指改变溶液的()条件,使溶液中某组分过饱和,形成结晶析出的过程。
第10题:
在粗总皂甙的水或醇溶液中,加入中性醋酸铅溶液,可使()沉淀析出,继续加入碱式醋酸铅溶液,可使()沉淀析出。
第11题:
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积大干其溶度积时,溶液中有沉淀析出。
第12题:
第13题:
氨茶碱水溶液加入
A.碳酸钠可析出茶碱沉淀
B.碳酸氢钠可析出茶碱沉淀
C.浓盐酸可析出茶碱沉淀
D.稀盐酸可析出茶碱沉淀
E.氢氧化钠可析出茶碱沉淀
第14题:
析碘过程碘从溶液中析出可分为()
第15题:
KI溶液中加入[Ag(NH3)2]NO3溶液,能使Ag+形成不溶物而析出;但加入K[Ag(CN)2]溶液后,不能有沉淀形成。为什么?
第16题:
在磷酸二氢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第17题:
下列有关溶液叙述正确的是()。
第18题:
当有关离子浓度的乘积等于其溶度积时,溶液达到饱和,并处于平衡状态,()。
第19题:
当沉淀从溶液中析出时,溶液中其他可溶性组分被沉淀带下来而混入沉淀之中的现象称为()现象。
第20题:
离子积与溶度积相等时,溶液为过饱和溶液,处于沉淀溶解平衡状态。
第21题:
下列变化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第22题:
关于溶质的过饱和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23题:
对
错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