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gle.com

凡夫菩萨,要时常不离佛,忍力成就方堪处三界内,于恶世中救苦众生(智者大师语)。又智度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者,无有是处。又云:譬如二人各有亲眷,为水所溺,一人情急,直入水救,为无方便力故,彼此俱没。此段岂不与劝发菩提心,志在利他,普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之旨大相径庭乎?若不度化众生,即是自了汉,而为焦芽败种如何则可?

题目

凡夫菩萨,要时常不离佛,忍力成就方堪处三界内,于恶世中救苦众生(智者大师语)。又智度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者,无有是处。又云:譬如二人各有亲眷,为水所溺,一人情急,直入水救,为无方便力故,彼此俱没。此段岂不与劝发菩提心,志在利他,普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之旨大相径庭乎?若不度化众生,即是自了汉,而为焦芽败种如何则可?


相似考题
更多“凡夫菩萨,要时常不离佛,忍力成就方堪处三界内,于恶世中救苦众生(”相关问题
  • 第1题:

    观世音菩萨是释迦世尊在法华会上介绍与众生了知寻声救苦有求必应,但是世尊以前之众生能知拜观世音菩萨乎?


    正确答案:世尊以前,众生尚不知有三宝,况能知拜观音菩萨。

  • 第2题:

    佛菩萨只是以人的形象度化众生吗?若不是的话,还有什么是佛菩萨?知道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应当如何发愿?


    正确答案: 佛菩萨并不是只以人的形象度化众生,凡是能够利益众生的一切事物,不管是现在的、过去的、未来的有情物或无情物,均是佛菩萨的化现。
    我们也应像佛菩萨那样发愿:生生世世乃至一切众生获得涅槃之前,只要对众生有利益、有帮助,愿我变成任何事物。

  • 第3题:

    每次参加法会时,法师唱念消灾延寿、大智、大行、大悲、大愿等之洪名,可见佛菩萨也各有特殊悲世愍人之宏愿。至于当来下生,是不是赞他愿他应当再来下凡人世度众生?诚如斯言则吾们肉眼凡夫岂能悉其变身?


    正确答案:何等法会,何种仪规,并非任何法会,呆板一式。推测居士所问,或系佛前大供,供者供斋也,义取其普,必十方三世俱无所遣,方为普也。当来下生,乃谓弥勒菩萨,将来释迦世尊法灭之后,即来娑婆,成佛度众,固应献供示敬也。再者凡设供养,或加赞叹,乃表自心之诚敬,非必眼见后始供与赞。例如每年教师节,赞叹孔子,清明扫墓,祭祀祖先,试问有谁,眼见孔子及其祖先?心诚神来享矣。

  • 第4题:

    万法因缘生,佛菩萨度世亦不离此一原则,证之释尊弟子俱成阿罗汉而那位只会念扫帚一字之某尊者便知佛之缘行法力无边。今届末法,众生求度岂不难之又难?末法时期有无佛菩萨慈悲众生,另弘法门广度众生?


    正确答案:古德云,正法时期戒成就,像法时期禅成就,末法时期净成就。佛菩萨有感必应,随时现身,度化众生,但我辈障重,虽遇错过,是可悲耳,净土法门,名曰门余大道,即是八万四千法门以外之另一法门,何必他求!

  • 第5题:

    卢舍那佛、阿弥陀佛、弥勒佛依次为()。

    • A、三世佛之一、三身佛之一、三方佛之一
    • B、三方佛之一、三身佛之一、三世佛之一
    • C、三身佛之―、三世佛之一、三方佛之一
    • D、三身佛之一、三方佛之一、三世佛之一

    正确答案:D

  • 第6题:

    问答题
    佛菩萨的圣号和我们凡夫的名字有什么差别?

    正确答案: 无论什么众生,仅听闻圣尊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就会遣除心里的痛苦、困惑、烦恼等,这是观世音菩萨的加持力;众生感受痛苦时,如果一心持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菩萨就会寻声救苦,加持这些众生全部获得解脱。诸佛菩萨的名称具有非常甚深的因缘,千百万劫前就被佛的金刚语亲自授记了,在度化众生的过程中,以智慧的结晶而形成了这样的名号。真正有福报的人,才有缘听闻佛菩萨的名号;没有福报的人,即生中根本听不到这些名号,也见不到诸佛菩萨的圣像。观世音菩萨名号的加持不可思议,如果我们看到一些众生非常可怜,或者马上就要死了,为其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传到他的耳旁,此后他就不会再堕恶趣了,这个功德是非常大的。凡夫名字不具此功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多选题
    三方佛中“释家三尊”是指(  )。
    A

    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

    B

    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

    C

    药师佛、日光菩萨、月光菩萨

    D

    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地藏菩萨


    正确答案: A
    解析:
    三方佛体现净土信仰。“三方佛”正中为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其左胁侍为文殊菩萨,其右胁侍为普贤菩萨,合称“释家三尊”。

  • 第8题:

    问答题
    凡夫菩萨,要时常不离佛,忍力成就方堪处三界内,于恶世中救苦众生(智者大师语)。又智度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者,无有是处。又云:譬如二人各有亲眷,为水所溺,一人情急,直入水救,为无方便力故,彼此俱没。此段岂不与劝发菩提心,志在利他,普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之旨大相径庭乎?若不度化众生,即是自了汉,而为焦芽败种如何则可?

    正确答案: 菩提心是上求下化,智悲双运,若不求智,但思救他,二俱不成。论语祖语,是恐人偏执一面,无补实际,救他须有种种方法,倘无方法,何能救他?譬如自是医生,方能救他之病,若非医生,遇见病苦,劝他求医,亦是悲心,并无不可。我辈学人,今日劝人皈依佛道,学佛念佛亦由是耳。上述各文只言具缚凡夫不能救人,并非不许劝人求救,此与菩提心有何径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卢舍那佛、阿弥陀佛、弥勒佛依次为(  )。
    A

    三世佛之一、三身佛之一、三方佛之一

    B

    三方佛之一、三身佛之一、三世佛之一

    C

    三身佛之一。三世佛之一、三方佛之一

    D

    三身佛之一、三方佛之一、三世佛之一


    正确答案: C,A
    解析:
    三身佛,指佛祖释迦牟尼有法(毗卢遮那佛)、报(卢舍那佛)、应(释迦牟尼佛)三身;三方佛,又称横三世佛,由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中央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三位组成;三世佛,又称竖三世佛,即由未来世佛弥勒佛、现在世佛释迦牟尼佛、过去世佛燃灯佛(或迦叶佛)三位组成。

  • 第10题:

    问答题
    三圣像中以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为阿弥陀佛的帮手。众生若有紧急的灾难念观世音菩萨,其能寻声救苦,同时常现相给人看,但大势至菩萨为何不曾听见现相给人看,众生有灾难没有闻及人求大势至菩萨。那么其帮助阿弥陀佛是帮助的哪一种?

    正确答案: 此有通别之分,观音为普门是通,人多知之,势至唯修净者知之是别,人多不知。知则常念,常念故应现,不知无所念,故不应现,念是能感,现是能应。假若一心信念势至,则势至一定能现,此现与不现,端在众生之念与不念,非势至求感而不应也。弥陀二辅,观音司悲,势至司智,自度度众必智悲双运,云何反疑势至无所帮助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佛教中的“竖三世佛”是指(  )。
    A

    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

    B

    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

    C

    释迦牟尼佛、燃灯佛、弥勒佛

    D

    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


    正确答案: B,A
    解析:
    佛教中的三世佛,是指南无过去、现在、未来佛。通常三世佛分横三世佛与竖三世佛,横三世佛是指药师佛、释迦牟尼、阿弥陀佛;竖三世佛是指燃灯佛、释迦牟尼、弥勒佛。

  • 第12题:

    问答题
    诸佛菩萨,应众生机感,现无量数应化身,于三途六道中,分别救苦,准此则西方宗教,当亦是大权菩萨随机示现法门;但彼教经典中谓除上帝为唯一真神外,余皆魔鬼。且根本否认有佛,似此明系魔说,而举世趋之若鹜,诸佛有灵,何以任此邪说横流哉?

    正确答案: 此问可分三段:
    一、至示现法门;凡称宗教,并非一例皆是大权示现,修罗曾说五念住,调达亦作新佛,印度九十余种外道,中国之黄巾白莲等,又岂可均认为权现?当察道与佛同者,为大权应化,不同则否,此须以行求,不可以相论也。所谓魔者,非必巨口噬人;应不论其术之刚柔,只能害人之身或慧命者,皆是若辈也。妲己褒姒,未尝噬人,实亡殷周。自在天未尝噬人,专障众生之解脱,此处最宜著眼!
    二、至否认有佛;道不同不相为谋,斯何足怪,佛家教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以佛存心,故看一切皆佛也。宋儒程子,尚看满街皆是圣贤,此亦能显儒家气象。耶曰余皆是魔,自有彼之看法耳。
    三、至邪说横流世趋若鹜;此势必然,子不闻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之义乎?又不闻象尝害舜,而舜反封之耶?此其所以为舜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佛菩萨的圣号和我们凡夫的名字有什么差别?


    正确答案: 无论什么众生,仅听闻圣尊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就会遣除心里的痛苦、困惑、烦恼等,这是观世音菩萨的加持力;众生感受痛苦时,如果一心持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菩萨就会寻声救苦,加持这些众生全部获得解脱。诸佛菩萨的名称具有非常甚深的因缘,千百万劫前就被佛的金刚语亲自授记了,在度化众生的过程中,以智慧的结晶而形成了这样的名号。真正有福报的人,才有缘听闻佛菩萨的名号;没有福报的人,即生中根本听不到这些名号,也见不到诸佛菩萨的圣像。观世音菩萨名号的加持不可思议,如果我们看到一些众生非常可怜,或者马上就要死了,为其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传到他的耳旁,此后他就不会再堕恶趣了,这个功德是非常大的。凡夫名字不具此功用。

  • 第14题:

    如果观音菩萨及释迦牟尼佛能常示现,直接救化众生,众生不就更容易救化吗?为什么要众生看不见佛,而常沈苦海,而猜疑?


    正确答案:佛与菩萨,皆多化身,落叶飞花,皆可悟道,是落叶飞花,皆佛化身,在自己之器利钝,悟不悟耳。昔释尊在舍卫国,分明佛身现世,而舍卫城中之人,仅有三分之一信者,又有何说?佛菩萨之身,无刹无时而不现,要在众生有缘无缘而已。

  • 第15题:

    普门品载观世菩萨能度佛身,菩萨何能度佛?


    正确答案:所谓度佛身,非谓度已成之佛,乃谓应某众发大道心者,观世音即现佛身,为说一乘之法,使此众直趋佛乘也,此其一义。再则十地以上之圣众,尚未断无明者,观世音即现佛身,而为说法,使其悟证,速成等觉也。此又一义。

  • 第16题:

    三圣像中以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为阿弥陀佛的帮手。众生若有紧急的灾难念观世音菩萨,其能寻声救苦,同时常现相给人看,但大势至菩萨为何不曾听见现相给人看,众生有灾难没有闻及人求大势至菩萨。那么其帮助阿弥陀佛是帮助的哪一种?


    正确答案:此有通别之分,观音为普门是通,人多知之,势至唯修净者知之是别,人多不知。知则常念,常念故应现,不知无所念,故不应现,念是能感,现是能应。假若一心信念势至,则势至一定能现,此现与不现,端在众生之念与不念,非势至求感而不应也。弥陀二辅,观音司悲,势至司智,自度度众必智悲双运,云何反疑势至无所帮助耶。

  • 第17题:

    ()为“横三世佛”。

    • A、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
    • B、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
    • C、释迦牟尼佛、燃灯佛、弥勒佛
    • D、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问答题
    如果观音菩萨及释迦牟尼佛能常示现,直接救化众生,众生不就更容易救化吗?为什么要众生看不见佛,而常沈苦海,而猜疑?

    正确答案: 佛与菩萨,皆多化身,落叶飞花,皆可悟道,是落叶飞花,皆佛化身,在自己之器利钝,悟不悟耳。昔释尊在舍卫国,分明佛身现世,而舍卫城中之人,仅有三分之一信者,又有何说?佛菩萨之身,无刹无时而不现,要在众生有缘无缘而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多选题
    佛教的“横三世佛”之中属于“东方三圣”的是(  )。
    A

    释迦牟尼

    B

    观世音菩萨

    C

    阿弥陀佛

    D

    月光菩萨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横三世佛“又称三方佛,体现净土信仰。“横三世佛”左边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主管东方琉璃光世界。两位胁侍菩萨是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东方三圣”又称“药师三尊”,由月光菩萨、药师佛、日光菩萨三位组成。中间为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右边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

  • 第20题:

    问答题
    常见病重者,极愿代为祈祷求佛菩萨加被,令其消除病苦,并增正信,然又恐道力微薄,未获感应反令众生疑惑佛菩萨之神力,不知平素修何法,存何心方遇事能得感应?

    正确答案: 凡受病苦,皆属夙孽,已熟之果,虽发忏悔,事已嫌迟,况自不悔耶?他人代忏,乃是忏者慈悲之心,自有功德,惟忏者得多分,被忏者得少分耳。然尚须被忏者信心生愧否则少分亦不感应也。凡属佛法,均有力量,不必分别,更应知佛法不可思议,业力亦不可思议,法力胜业力,则业可消,业力胜法力,则业不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判断题
    小乘佛教认为世上只有一个佛,其教义重视救苦救难、普度众生。()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观世音菩萨是释迦世尊在法华会上介绍与众生了知寻声救苦有求必应,但是世尊以前之众生能知拜观世音菩萨乎?

    正确答案: 世尊以前,众生尚不知有三宝,况能知拜观音菩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三世佛从时间上体现佛的传承关系,表示佛法永存,世代不息。三世佛即(  )。
    A

    月光菩萨、药师佛、日光菩萨

    B

    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

    C

    普贤菩萨、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

    D

    弥勒佛、释迦牟尼佛、迦叶佛


    正确答案: B,D
    解析:
    A项,月光菩萨、药师佛、日光菩萨为“东方三圣”;B项,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为三方佛;C项,普贤菩萨、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为释家三尊。

  • 第24题:

    问答题
    每次参加法会时,法师唱念消灾延寿、大智、大行、大悲、大愿等之洪名,可见佛菩萨也各有特殊悲世愍人之宏愿。至于当来下生,是不是赞他愿他应当再来下凡人世度众生?诚如斯言则吾们肉眼凡夫岂能悉其变身?

    正确答案: 何等法会,何种仪规,并非任何法会,呆板一式。推测居士所问,或系佛前大供,供者供斋也,义取其普,必十方三世俱无所遣,方为普也。当来下生,乃谓弥勒菩萨,将来释迦世尊法灭之后,即来娑婆,成佛度众,固应献供示敬也。再者凡设供养,或加赞叹,乃表自心之诚敬,非必眼见后始供与赞。例如每年教师节,赞叹孔子,清明扫墓,祭祀祖先,试问有谁,眼见孔子及其祖先?心诚神来享矣。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