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题:
问答题
在20世纪60年代为什么会产生“样板戏”?“样板戏”是否具有文学价值?
正确答案:
“样板戏”的正式名称为“革命样板戏”。
所有的“样板戏”都是在“京剧现代戏”和小说、电影、话剧以及民族新歌剧的基础上产生的。京剧现代戏产生的时代,主要指中国当代文学的第一个阶段“十七年时期”中的后半段,这正是中国激进主义思潮形成的时期,其突出的标志是阶级斗争的不断强化。1957年反右的扩大化、1957年对彭德怀的错误批判俄反对右倾机会主义运动、1962年八届十中全会“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口号的提出和而后在全国城乡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使人为的阶级斗争越演越烈。出于防止“和平演变”和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重视,对文艺文题抓的越来越紧,并开始了创造“无产阶级文学艺术”的构思。1958年2月28日的《人民日报》和《文艺报》发表了周扬的文艺界反右斗争的总结性文章《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正是从创作“无产阶级文学艺术”出发,毛泽东对拥有广大的接受群,更便于普及的戏剧给与了更多的注意。这种激进主义文艺思想将建国以来居于主流地位的政治性—真实性—艺术性结构中的“真实性”、创作者的艺术个性、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和艺术表达方式成了微不足道的东西。
“样板戏”的许多原则和特征,如强调阶级斗争,强调道德教化,从理想化出发,设计情节和戏剧冲突,塑造高大完美的英雄形象等,都是在京剧现代戏的创作过程中就已经形成的,其样板化的过程,实际上只是这些原则和特征极端化和具体化的过程。
在1964年前后,江青开始插手“京剧现代戏”,并将《沙家浜》、《红灯记》和《智取威虎山》等几部有良好基础的剧作培养成自己手中的“样板”,在“文革”中作为无产阶级文艺方向的标志,成了当时惟一可以公开演出的剧目。样板戏成了江青等阴谋家手中的政治工具,成为江青提高自己的政治身价,打击政敌,推行其激进主义的文艺观念,实行文化“一体化”的工具。
“样板戏”少数属原创,多数是从其他文艺形式改编或移植的。“样板戏”及其前身的主创人员中有许多人是文学界、艺术界的行家,他们对题材的要求也是精益求精。因此“样板戏”在样板化之前,在故事情节、艺术结构、主要人物配置上已形成了基本格局。无论江青多么想让“样板化”更加观念化、纯粹化,她都不可能把自己的意图贯彻到底。如《沙家浜》,为了突出武装斗争,把郭建光定位一号人物,特意为他增加了许多场面和唱段。但从剧场效果来看,他依然无法压倒阿庆嫂,究其原因,在于郭建光不及阿庆嫂有“戏”。所谓“戏”,就是戏剧冲突,就是人物性格在彼此碰撞中的显现、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一、有强烈的戏剧冲突。“样板戏”均取材于革命历史斗争,情节曲折,斗争激烈,悬念丛生,赋予传奇性。创作者抓住关键场面,浓墨重彩地表现主人公与敌人面对面的较量,以表现人物的性格。《沙家浜》“智斗”中的阿庆嫂,柔中带刚,巧施手段,牢牢掌握主动权;《红灯记》“赴宴斗鸠山”中的李玉和,先调侃后大义凛然,让鸠山的伎俩一一破产。人物间的性格碰撞构成一个个戏剧冲突,成为戏中戏。
二、作品蕴含浓厚的道德思想。道德理想在“样板戏”中包括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对领袖和革命事业的忠诚、部分服从全局、个人服从集体等等。满足了广大群众对敌人的憎恨和道德理想。
三、“样板戏”吸收了话剧的写实手法,布景拟实、道具丰富、时空状态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同时打破传统程序,按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和环境的需求化妆打扮,设计唱段、道白等,形成整体的写实风格,在此基础上,在某些重要场面,发挥传统京剧的虚拟特长,达到写实和虚拟结合的艺术效果。
四、“样板戏”一改念白传统,实现了个性化、通俗化、生活化。它是当代人的活的语言,又适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
可见,“样板戏”对中国当代生活的想象和审美诸方面仍然与观众是有着契合的,从而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