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就介绍三家灭智伯?()
第1题:
《资治通鉴》第一句话涉及以下哪个历史事件?()
第2题:
以下哪一项关于《资治通鉴》的说法是错误的?()
第3题:
《资治通鉴》为什么用倒叙法补充三家灭智伯的故事?()
第4题:
《资治通鉴》上起()。
第5题: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指出,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该有问题眼光,但目的是为了能够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把握和体现时代的脉络与精神;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该有辩证的批判精神,但目的是为了提出建设性意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问题眼光也好,批判精神也好,都是为了对社会和国家作出有益的贡献,而不能毫无建树地破坏。为什么说具备问题眼光和批判精神,目的都是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而不能毫无建树地破坏?
第6题:
《资治通鉴广注》的作者是()
第7题:
在《资治通鉴》中,荆轲刺秦王的主题是为了凸显荆轲的侠客形象。
第8题:
《资治通鉴》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这一现象反映出()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司马光
胡三省
翦伯赞
张廷玉
第11题:
礼制的破坏
周天子失职
三家对礼制的破坏
周天子对礼制的破坏
第12题:
武王克商
平王东迁
三家分晋
始皇统一
第13题: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借郝灵荃事件塑造宋璟的正面形象,主要是为了反对王安石的开边政策。
第14题:
以下哪个不是司马光顺利编修《资治通鉴》的条件?()
第15题:
关于《资治通鉴》的第一句话,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第16题:
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以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三个异姓贵族取代姬姓晋国)作为春秋战国分期的标准,这反映出司马光认为()
第17题:
司马光认为周朝三家分晋的罪魁祸首是()。
第18题:
庄子的《渔父》是为了批判不同的思想。
第19题:
古代文学的特征包括()。
第20题:
《资治通鉴》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强烈的批判意识
强烈的宗教色彩
鲜明的民间文学色彩
体裁丰富
有多种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