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用来称平辈或晚辈;()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
第3题:
“伯、叔、姨”原是称平辈亲属的,后来用于称尊辈,是()的结果。
第4题:
古人“顿首”之礼是用于什么关系的拜礼()。
第5题:
古人交际很讲礼节。称李白为“李太白”是礼貌或尊敬,太白是他的()
第6题:
古人在人际交往中,名具有“名以正体”的严肃性,一般用于谦称、卑称。上对下、长对少方可称名;下对上、平辈之间,称字不称名。
第7题:
在中国古代,名、字与号是有区别的: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号又叫别号、表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下列选项中属于称“号”的是()。
第8题:
尊;令;老
贤;仁;令
尊;贤;仁
贤;尊;仁
第9题:
古时以“泰山”喻岳父,以“伉俪”喻夫妇。对老师称“子”“夫子”“师”“先生”。
臣民称皇帝为“陛下”,皇帝对臣下表示宠爱时称臣下为“卿”“爱卿”。
古人在称谓前加个“先”字,表示已经死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已死的皇帝为先帝,已死的父亲为先考,已死的母亲为先妣,已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
“卑己尊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在称别人的父亲时,敬词有令堂、令尊等;称自己的父亲时,谦词有家慈、家君、家尊等。
第10题:
借用别的语言或方言
父母从子女称
婚姻制度的变化
子女从父母称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字
号
斋名
谥号
第13题:
第14题:
对于(),鞠躬只表示礼貌,帽子放在胸前,头略低。
第15题:
古人在人际交往中,下对上、平辈之间,称()。
第16题:
古人用词很有讲究,如贞观三年《等慈寺塔记》称王世充为王充,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第17题:
人们在交往中互相表示尊敬的形式称()
第18题:
下列各句的叙述,有错的一项是()
第19题:
姓
名
字
乳名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古人称呼别人习惯将中间的字省掉,以示对对方的尊敬
王世充为其本名,后改名为王充,故称其为王充
古人著文时漏掉了“世”字
为了避唐太宗的讳,所以将“世”字去掉
第22题:
名
字
绰号
别号
第23题:
对
错
第24题:
平辈
长辈
小辈
尊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