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gle.com

在上课时,音乐老师在带领学生练声时,有两位男同学在后排故意发出怪音,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此时,老师应采取( )方式。A.热处理 B.冷处理 C.温处理 D.惩罚

题目
在上课时,音乐老师在带领学生练声时,有两位男同学在后排故意发出怪音,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此时,老师应采取( )方式。

A.热处理
B.冷处理
C.温处理
D.惩罚

相似考题
更多“在上课时,音乐老师在带领学生练声时,有两位男同学在后排故意发出怪音,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此时,老师应采取( )方式。”相关问题
  • 第1题:

    李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以幽默方式拉长语音的方式讲课,有同学说肉麻,李老师该怎么做?


    答案:
    解析:
    如果我是李老师,我会进行如下处理:
    第一,利用教育机智化解尴尬,将学生的注意转移到课堂内容上,继续进行正常的授课任务。
    第二,课下与该名同学进行沟通,说清自己授课方式的好处,争取学生理解和配合。
    第三,反思自己的授课方式是否存在问题,多与学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总之,在教学过程出现问题我会灵活处理,保证课堂秩序的进行。课后多与学生沟通,不断的进行反思,完善课堂教学。

  • 第2题:

    在一节音乐课上,张老师带领同学们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在同学们演唱完歌曲后,张老师让同学将音乐的画面画在画纸上,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理念。


    A.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B.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C.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D.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基本理念。张老师请同学将音乐的画面画出来,体现了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的理念。

  • 第3题:

    在上课时,音乐老师在带领学生练声时,有两位男同学在后排故意发出怪音,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此时,老师应采取( )方式。

    A.冷处理
    B.幽默处理
    C.垫脚石处理
    D.惩罚

    答案:A
    解析:
    冷处理是指教师对突然发生的事故采取冷静、冷落的方式,暂时给予冻结,仍按原计划上课,等到下课后对学生做处理。这种方式一般用于处理学生的恶作剧问题上,教师对这种事见怪不怪,不惊奇,不慌乱,也不追究谁干的,也不批评。冷处理的方式使教师有充裕的时间来了解事件真相及根源,把问题处理得更恰当。冷处理需要教师凭自身的意志力,克服对某些学生的反感情绪,用理智战胜无益的激情和冲动。故正确选项选择A。

  • 第4题:

    在唱歌课《雪绒花》学唱环节,学生们在老师的钢琴伴奏声中都很投入并轻柔地演唱这首旋律优美、抒情的歌曲,突然老师听到从角落里冒出了一个“不和谐”的声音,随之教室里爆发出了一阵哄笑声,原来是班里的一位经常调皮的学生发出的,他平时就喜欢在在下课时的走廊里大声唱歌,并引此为傲。这位老师为了维持课堂秩序,呵斥了这位学生。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案例中老师的做法违背了什么理念?( )

    A.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B.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C.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D.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答案:D
    解析:
    题干中的教师为了维持课堂秩序而大声呵斥了这位大声歌唱的学生.属于违背了注重个性发展。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指的是教师要尽可能关注每一位学生。使他们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得到提高并使他们终身喜爱音乐。同时,任何人都是有个性的,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机会,让他们去体验、去表达去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

  • 第5题:

    学生在听教师讲课中要注意的是()

    • A、要充分认识老师在上课时的重要作用
    • B、要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解,跟着老师的讲课思路走
    • C、听课中可以尝试在老师没有做出判断、结论之前,自己试作判断、试下结论,看看自己想的与老师讲的是否一致
    • D、没必要听老师的,不懂了再看书

    正确答案:A,B,C

  • 第6题:

    有个学生,在老师上课板书时,常用两手食指敲打桌沿,发出“哒哒”的响声。虽然有老师警告说查出来要处分,可总是禁而不绝。后来,一位音乐老师找到了这个学生。他怯生生地站在老师面前,等待批评和处分。出乎预料的是老师不仅没有责备他,反而笑着说:“你参加乐队打鼓好吗?”学生愣了,以为老师讽刺他,不敢答话。老师接着说学生乐队缺一名鼓手,我觉得你有条件当。但是,你在上课时要认真听课,遵守课堂纪律,不要再敲桌子了,好吗?”学生点点头,泪水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后来,这个学生敲鼓进步很快,上课也不再敲桌沿了。 阅读上述案例材料,详细分析案例中突出运用了哪些德育原则?


    正确答案: (1)疏导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案例中的音乐老师针对学生用食指敲桌沿这一行为并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警告,而是循循善诱,引导他加人乐队打鼓。
    (2)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音乐老师的做法也体现了这一原则。老师能够从学生用食指敲桌沿这一行为中看到学生有打鼓的潜质,说明音乐老师能够做到一分为二地客观评价学生,能够最大化学生的优点,缩小学生的缺点。
    (3)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音乐老师提出让学生到乐队当鼓手,同时提出要学生上课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的要求,这体现了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能够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启发自觉,使其得到良好的发展。

  • 第7题:

    小李在班级中成绩一般,是老师和同学忽视的对象。有一天上语文课,他在那里叠纸飞机,为了引起同学和老师的注意,他把飞机投向空中。语文老师当场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了他。请你用其他的学习理论,提出更好的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个体可以通过替代强化,即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也就是说,老师最好的方法是在班级中树立榜样,让同学们都学习榜样的积极行为,从而抑制消极行为的出现。

  • 第8题:

    —名就读于苏州某小学的王同学,因为在上音乐课时自言自语,被音乐老师用封箱胶带施以“封嘴”半节课的惩罚。下列关于该音乐老师课堂问题处理方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老师没有顾及王同学的自尊及人格
    • B、该老师应对王同学的行为进行批评训斥,而不应该以“封嘴”惩罚
    • C、该老师应激励王同学与其他学生建立良好的课堂行为
    • D、该老师应及时寻找王同学自言自语的原因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小李在班级中成绩一般,是老师和同学忽视的对象。有一天上语文课,他在那里叠纸飞机,为了引起同学和老师的注意,他把飞机投向空中。语文老师当场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了他。 请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分析这个语文老师处理问题的方法及其效果。


    正确答案: 根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语文老师所采取的方法是惩罚,这样不仅不会改变小李的不良行为,反而迎合了他渴望被老师和同学注意的需要。在本材料中,语文老师可以采用消退的方法来消除小李的不良行为。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不去强化而去淡化,既可消除不正确行为,又不会带来诸如惩罚等导致的感情受挫的副作用。材料中小李在课堂上叠纸飞机并把飞机投向空中,是为了得到老师或同学的关注(强化),老师与同学可以不予理睬,不给予其希望得到的强化,那么此类行为就会逐渐减少。因此,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

  • 第10题:

    单选题
    在上课时有同学捣乱,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权利遭到侵犯由()来保护。
    A

    家长与老师

    B

    老师与同学

    C

    警察与老师

    D

    家长与同学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上课时有的学生总爱做点怪异的动作以引起老师的注意,老师故意对此不予理睬,其做法是()。
    A

    负强化

    B

    正强化

    C

    惩罚

    D

    冷处理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在一节音乐课上,张老师带领同学们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在同学们演唱完歌曲后,张老师让同学将音乐的画面画在画纸上,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的(  )基本理念。
    A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B

    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C

    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D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3题:

    地震发生后老师带领学生进去收拾遗落的玩具时发生余震,老师带领同学安全撤离,你怎么看?


    答案:
    解析:
    不认同。
    一方面,教师要秉着生命大于一切,安全大于一切的原则。既然发生地震就不能再管玩具。虽然最后安全撤离但是仍心有余悸。
    另一方面教师能带领大家安全撤离说明平时安全演练的工作的做的到位,学生都掌握了安全逃生技巧。但是即使如此,也不能拿学生的生命开玩笑。
    总之,安全大于天。

  • 第14题:

    李老师是重庆人,大学毕业后应聘到广州某中学做音乐老师,在音乐课介绍岭南民歌教学时,需要用粤语来完成岭南歌曲的学唱。课前李老师尽管学了又学,但范唱时不地道的粤语发音还是引来了学生们的哄堂大笑。看看开怀大笑的学生,李老师灵机一动,邀请笑的最大声的男同学上台来纠正老师的粤语发音。开始这位同学还很难为情,最终,在同学们和老师的鼓励下,他渐渐融入了当“老师的老师"这一角色,课堂气氛越来越热烈,台下的同学们也开始跃跃欲试,岭南音乐特有韵味的歌声在教师回荡..
    问题: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 》基本原理,分析李老师教学中的优点(7分),并说明理由。(8分)


    答案:
    解析:
    (1)李老师认真准备方言演唱歌曲,努力做到原汁原味,且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出来,并成功将学生们的注意力集中到音乐学习中,符合《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 》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 (2)李老师鼓励学生参与课程教学,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其他学生也跃跃欲试,音乐的传递是通过实践,而非理论学习,因此体现了“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以及“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的基本理念。
    (3)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因材施教,符合“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的基本理念。

  • 第15题: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李老师是重庆人,大学毕业后应聘到广州某中学做音乐老师,在音乐课介绍岭南民歌教学时,需要用粤语来完成岭南歌曲的学唱。课前李老师尽管学了又学,但范唱时不地道的粤语发音还是引来了学生们的哄堂大笑。看看开怀大笑的学生,李老师灵机一动,邀请笑的最大声的男同学上台来纠正老师的粤语发音。开始这位同学还很难为情,最终,在同学们和老师的鼓励下,他渐渐融入了当“老师的老师”这一角色,课堂气氛越来越热烈,台下的同学们也开始跃跃欲试,岭南音乐特有韵味的歌声在教室回荡。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分析李老师教学中的优点(7分),并说明理由(8分)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歌唱课的内容。《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了课程基本理念:(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题干要求分析“优点”,因此,考生作答时可以从该教师的做法符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哪些基本理念出发进行分析。

  • 第16题:

    就读于苏州某小学的王同学,上音乐课时因自言自语,被音乐老师用封箱胶带施以“封嘴”半节课的惩罚。下列关于该音乐老师课堂问题处理方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老师没有顾及王同学的自尊及人格
    B.该老师应对王同学的行为进行批评训斥,而不应该以“封嘴”惩罚
    C.该老师应激励王同学与其他学生建立良好的课堂行为
    D.该老师应及时寻找王同学自言自语的原因

    答案:B
    解析: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尊重的课堂环境以及和谐、宽容、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减少惩罚和批评。

  • 第17题:

    在老师和学生的反转体验中,老师需要注意的是()

    • A、老师可以随时行使特权,提出暂停
    • B、老师在此时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不可以使用老师的特权来评判或者干涉学生的策略体验
    • C、每次这个"假学生"和"小老师"互动时,这个假学生的位置都要明显低于这个小老师,如果小老师站着,假学生可以坐着,如果小老师坐着,假学生就要蹲在地上对话
    • D、学生不知如何继续时,老师可以随时提供帮助

    正确答案:B,C

  • 第18题:

    小李在班级中成绩一般,是老师和同学忽视的对象。有一天上语文课,他在那里叠纸飞机,为了引起同学和老师的注意,他把飞机投向空中。语文老师当场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了他。 请分析小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正确答案: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归属与爱的需要,也称社交需要,是指每个人都有被他人或群体接纳、爱护、关注、鼓励及支持的需要。小李作为班集体的一员,希望被集体中的他人和整个班集体接纳、爱护、关注和鼓励。而作为一个成绩一般的学生,他的归属与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所以他采用上课玩纸飞机的方式来吸引大家的注意。

  • 第19题:

    有个学生,在老师上课板书时,常用两手食指敲打桌沿,发出“哒哒声”的响声。虽然有老师警告说查出来要处分,可总是禁而不绝。后来,一位音乐老师找到了这个学生。他怯生生地站在老师面前,等待批评和处分。出乎意料的是老师不仅没有责备他,反而笑着说:“你参加乐队打鼓好吗?”学生愣了,以为老师讽刺他,不敢答话。老师接着说:“学生乐队缺一名鼓手,我觉得你有条件当。但是,你在上课时要认真听课,遵守课堂纪律,不要再敲桌子了,好吗?”学生点点头,泪水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后来,这个学生敲鼓进步很快,上课也不再敲桌沿了。阅读上述材料,详细分析材料中突出运用了哪些德育原则。


    正确答案:(1)疏导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材料中的音乐老师针对学生用食指敲桌沿这一行为并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警告,而是循循善诱,引导他加入乐队打鼓。
    (2)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音乐老师的做法也体现了这一原则。老师能够从学生用食指敲桌沿这一行为与看到学生有打鼓的潜质,说明音乐老师能够做到一分为二地客观评价学生,能够最大化学生的优点,缩小学生的缺点。
    (3)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音乐老师提出让学生到乐队当鼓手,同时提出要学生上课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这体现了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能够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启发自觉,使其得到良好的发展。

  • 第20题:

    在上课时有同学捣乱,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权利遭到侵犯由()来保护。

    • A、家长与老师
    • B、老师与同学
    • C、警察与老师
    • D、家长与同学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上课时有的学生总爱做点怪异的动作以引起老师的注意,老师故意对此不予理睬,其做法是()。

    • A、负强化
    • B、正强化
    • C、惩罚
    • D、冷处理

    正确答案:D

  • 第22题:

    问答题
    有个学生,在老师上课板书时,常用两手食指敲打桌沿,发出“哒哒声”的响声。虽然有老师警告说查出来要处分,可总是禁而不绝。后来,一位音乐老师找到了这个学生。他怯生生地站在老师面前,等待批评和处分。出乎预料的是老师不仅没有责备他,反而笑着说:“你参加乐队打鼓好吗?”学生愣了,以为老师讽刺他,不敢答话。老师接着说:“学生乐队缺一名鼓手,我觉得你有条件当。但是,你在上课时要认真听课,遵守课堂纪律,不要再敲桌子了,好吗?”学生点点头,泪水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后来,这个学生敲鼓进步很快,上课也不再敲桌沿了。 阅读上列案例材料,分析案例突出的德育原则。

    正确答案: 此案例中,音乐教师的做法符合以下德育原则:
    (1)符合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对破坏课堂纪律的学生,音乐老师没有一味采取禁止的办法,反而笑着说:“你参加乐队打鼓好吗?”在尊重小王自尊心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2)符合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要给学生讲明道理,疏通思想,以表扬鼓励为主,批评处分放在辅助的地位,音乐老师让小王担任学生乐队鼓手,同时进行说理教育,使小王愉快地接受教育。
    (3)同时,符合德育的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该原则要求德育过程中要利用学生本身的“闪光点”,克服缺点错误,音乐老师让小王担任学生乐队鼓手,即利用“闪光点”教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有个学生,在老师上课板书时,常用两手食指敲打桌沿,发出“哒哒声”的响声。虽然有老师警告说查出来要处分,可总是禁而不绝。后来,一位音乐老师找到了这个学生。他怯生生地站在老师面前,等待批评和处分。出乎意料的是老师不仅没有责备他,反而笑着说:“你参加乐队打鼓好吗?”学生愣了,以为老师讽刺他,不敢答话。老师接着说:“学生乐队缺一名鼓手,我觉得你有条件当。但是,你在上课时要认真听课,遵守课堂纪律,不要再敲桌子了,好吗?”学生点点头,泪水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后来,这个学生敲鼓进步很快,上课也不再敲桌沿了。阅读上述材料,详细分析材料中突出运用了哪些德育原则。

    正确答案: (1)疏导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材料中的音乐老师针对学生用食指敲桌沿这一行为并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警告,而是循循善诱,引导他加入乐队打鼓。(2)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音乐老师的做法也体现了这一原则。老师能够从学生用食指敲桌沿这一行为与看到学生有打鼓的潜质,说明音乐老师能够做到一分为二地客观评价学生,能够最大化学生的优点,缩小学生的缺点。(3)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音乐老师提出让学生到乐队当鼓手,同时提出要学生上课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这体现了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能够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启发自觉,使其得到良好的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