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在一些人看来,任何社会文化中的课程,实际上都是(而且也应该是)这种文化的反映。个体是社会的产物,教育就是要使个体社会化。课程应该反映各种社会需要,以便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这种定义的本质是认为()。
第3题:
()是最早出现,且流行甚广的有关课程定义的一种观点。
第4题:
"课程是指学生体验到的意义",对课程的这种定义是认为()。
第5题:
下列对课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6题:
认为教育是使人社会化,课程是为了使学生适应社会生活,下列哪一项课程的定义与这种解释最相符合()。
第7题:
课程即教学科目
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
课程即学习经验
课程即社会改造
第8题:
学科
目标
计划
经验
第9题:
课程即学问和学科
课程即书面的教学计划
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目标
课程即学习经验
第10题:
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
课程即社会的改造
课程即教学科目
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
第11题:
课程即教学科目
课程即学习者所获得的经验
课程即目标
课程即师生的对话
第12题:
课程是知识
课程是经验
课程是活动
课程是文化
第13题:
课程是受教育者各种自主性活动的总和,这种思想导致了()观点的产生。
第14题:
课程是指学生体验到的意义,而不是要学生再现的事实或要学生演示的行为。这种定义的本质是认为()。
第15题: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把课程定义为“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这种观点认为课程就是()。
第16题:
就国内情况看,人们普遍接受的主要还是课程是知识的观点。但是,如果我们从课程发展需要的角度来看,课程是经验的观点则更为合理一些,更接近课程本质的定义。
第17题:
在国内外,如下观点比较接近课程本质的定义的是()
第18题:
“学校要敢于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是哪种课程定义的口号?()
第19题:
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
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
课程即社会改造
课程即学习经验
第20题:
课程即学习经验
课程即文化再生产
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课程即社会改造
第21题:
对于课程的界定,各类教育学著作的说法并不一致
课程改革问题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
在我国教育史上,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时期
将课程视为学科和教材的定义,将学生直接经验的学习作为重点
第22题:
课程是标准
课程是教育教学本身
课程是活动
课程是经验
课程是知识
第23题:
对
错